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知识精讲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201848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知识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知识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知识精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一)单元内容简介:21 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搜集信息、掌握信息、利用信息为时代的需要。“信息传播”这一单元,为我们开辟了别开生面的信息化课堂。三个太阳 ,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观的南极景观图,让我们知道了南极精神的内涵;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相结合的录音新闻 ,让我们欣赏了我国运载火箭发射的壮观情景,真正体验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为祖国作贡献的决心。 “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使我们了解“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的特写画面,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影响同学们的一生。中国历史上具有划

2、时代意义的新闻,为我们上了一堂国情教育课,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所向披靡,香港胜利回归,人心振奋,祖国的最终统一,成为我们共同的心声。本单元要求我们尝试消息的写作,综合实践活动则让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阅读和写作,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发展语文、提高素养。(二)学习要点掌握阅读新闻的几种方法,养成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通过“神州”五号航天员出征的学习,引导同学们树立科技兴国的观念,通过对“南极精神”的感悟、渡江战役,以及香港的回归意义的认识,培养对祖国的荣誉感。注重阅读,品味新闻语言的特点。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体会在“准确”这一共性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重点段落,有所侧重地品析篇章的个性

3、化语言及其表达作用。录音新闻形式比较独特,我们要通过学习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结合的特色,从而更好地掌握这种体裁的特点。而在新闻两篇中,应该学习措辞准确与简洁有力这一特色,从而把握新闻语言的特点。学以致用,根据课文的写作方法,按照消息的常规特点,进行消息的写作练习,进一步培养大家关心时事、捕捉信息的习惯。为了更便捷地搜集信息,我们要学会网络阅读和网上写作,关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增强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服务的意识。(三)精读指导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消息不长,全文就一段文字,共有 17 句话。这则新闻的“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

4、道的内容告诉人们。 )这则新闻的“导语”第 1、2 句话。 (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的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告诉人们。 )这则新闻的“主体”第 3-17 句话。 (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的、详实的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 )所以,这则新闻的正文部分可以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用心 爱心 专心导语部分(1、2 句话):第一句概括了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渡江部队的人数、渡江战线的长度和渡江作战的声势。 “百万”交代了渡江部队人数之多;“1000 余华里”交代了战线之长;“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八字点题,描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直逼对岸的情景,说明战绩辉煌。第二句指明 1000

5、余华里渡江战线的起讫点,是第一句的补充。其中“均是”突出了渡江作战声势的浩大和战线之长。导语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连同电头只 65 字,这两句话,精确时间,大军人数,战线长度,渡江区域一一进行了报道,概述了伟大事件,洋溢着胜利豪情,真正做到言简意赅,不能随便增字或减字。主体部分(317 句)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叙述我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渡江的情况。(1)给课文主体部分划分层次。第一层:(从“20 日夜起”到“24 小时内即已渡过 30 万人 ”即:第 3 句)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渡江人数。文中“突破”写大军渡江势如破竹, “24 小时内即已渡过 30 万人”说明行动迅速,战果辉煌。这一层

6、是略写。第二层:(从“21 日下午”到“ 不起丝毫作用”,即:4-11 句)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论。这一层先写渡江的时间、地点,然后写战果巨大,战局发展神速。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 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这句写敌军毫无斗志。其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照应了上文,用语简洁。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和抵抗“甚为微弱” ,写出了敌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溃不成军、无心应战的情景。紧接着对这一发展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我军之胜利是由于英勇善战,敌军之溃败是由于不满于南京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说明这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惟一的,用语

7、准确,措辞严密。汤恩伯督战无效这一事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文来说,进一步证明我军英勇善战和敌军毫无斗志;对下文来说,汤恩伯之所以敢于不顾东线而到西线督战,是因为 认为东线是很巩固的,可事实怎样呢?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文末,即 12-17 句)写东路军渡江情况。这一层中写东路渡江战况基本与西路相同。 “不料”是对汤恩伯的十分辛辣的嘲讽。接着转入对东路军实现预定渡江计划的报道,指出此处敌军抵抗比较顽强,但经过一天激战,同样取得辉煌战果。用“歼灭”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这一系列表示动态的词语,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无敌、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中心思想:本文报道

8、我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从而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写作特点:1. 详略得当,写法有同有异。主体部分叙述我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渡江的情况,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而又写得有详有略。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 ,此处简略交待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军写得稍详,除具有中路军所记叙的内容外,还写了我军占领南岸广大地区、进军方向以及敌军溃退的情节,分析了我军胜利的原因。东路军写得更详细,因为敌人自认为“很巩固” , “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强” ,战斗很激烈。叙述战况基本上与西路军相同,同时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战果和

9、这一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2. 语言准确鲜明,简明扼要。(1)对整个事件的叙述,措词十分准确,如叙述东路军的战果,对抵抗之敌,用“歼灭及击溃” (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 ) ,对地区和要塞分别说“占领”和“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 ,对长江用“封锁” (不准船只自由通航) 。对铁路线则说“切断” (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 。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用心 爱心 专心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2)对概念作适当的限制。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 ,这就非常确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夸大自己,也不一味贬

10、低敌人,而是实事求是地报道实际情况。如“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用“不含”加以补充,语意明确,不发生歧义,因为当时九江还没有解放。(3)善于利用背景。交战双方或作者读者都了解的东西,尽量少说或不说,比如对中路军的报道简略,是因为 20 小时前刚刚有过专门报道;国民党拒绝签定和平协定的重要背景,和西路军的战况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文中多次提到 20 日、21日、22 日等,一概不提“4 月” ,这是不言而喻的。(4)适当运用一些军事术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和概括性强的语句。如: “均是” 、“突破” 、 “余部” 、 “之线” 、 “当面之敌”

11、 、 “甚为” 、 “业已” 、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模拟试题】三个太阳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步履 l 伫立 ch 翩跹 pinxin 晕船 yn B、蓦地 m 粗犷 gung 混沌 dn 踮脚(din)C、吞噬 sh 蹒跚 pnshn 呕心沥血 u 暴虐 nD、蹙眉 c 亘古 gn 膝盖 q 剔透( t)2结合课文,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海上巨浪翻滚,空中雪粒横飞,整个乔治岛混沌一片。 ( )A.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B.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C.形容模糊一团的景象。(2)画家,你的心地太善良了。( )A.心情,心境

12、B.指人的内心(3)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好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 )A.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 B.形容举止洒脱。3根据课文,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1)海面上 着的冰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莹莹蓝光,犹如一座座 。(2)茫茫雪原,组成一个纯洁、宁静的世界;万年冰山仿佛 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3)海上巨浪 ,空中雪粒 ,整个乔治岛混沌一片。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运用这些修辞方法的好处。(1)成群结队的企鹅步履蹒跚地朝你走来,用真挚的眼神望着你;而调皮的雪燕,从空中俯冲而下,在你的帽子上轻轻一啄,又飞

13、走了” ( )(2)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好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 )二.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用心 爱心 专心夜里,整理完好几张速写, 刚躺下,便听见窗外传来一阵阵狂风的呼啸声,不一会,呼啸声仿佛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 “来暴风雪了!”她的脑子闪过这个念头,往窗外一看,只见值班的同志还在紧张卸货,她从床上跳下,猛地扑向门外。海上巨浪翻滚,空中雪粒横飞,整个 乔治岛混沌一片。他们抬着器材、建筑材料,穿梭似地飞跑着暴虐的狂 风 像是一头妖怪,咬牙切齿,要把 长城站、乔治岛撕碎、吞噬。他们 已结合成一个 坚实的整体,用自己的身躯,用自己的毅力,

14、与死神搏斗风暴 过去了。她觉 得如同 经历了一场战争,内衣被汗水湿透了,而外衣却冻得像坚硬的铠甲。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腿像灌了铅 似的沉重。她望着夜空,夜空已 变得像原来那样明净。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我像这颗星吗?她在心里问自己,跨越 1.7 万千米的距离,一个女人,硬是闯进 了这块本该属于男子汉的领地蓝莹莹 的星也在望着她。1请你认真阅读第段,思考并回答“呼啸声仿佛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在文中的作用。_2选文中哪些细节表现了“他们已结合成一个坚实的整体,用自己的身躯,用自己的毅力,与死神搏斗”?3 “她从床上跳下,猛地扑向门外”这一句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_4第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对描写人物起什么作用?_5 “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 “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_6你认为在女画家身上体现了怎样的南极精神?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