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反思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1199885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反思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是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难点之一。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以下误区应引起我们的注意:误区一:满口称赞,没有目标。课标中提出了“要充分发挥评价的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理念。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许多教师能积极转变评价理念,在课堂上采用了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有

2、些教师对新理念认识不到位。在很多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赞扬:“你真聪明” “你说得真好” “真了不起”这些评价听似很有激励性,但都流于形式,对学生而言更本没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是为了应付表扬,在评价体系中,评价的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是教师们通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我们要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盲目的表扬与奖励作为体现新理念的“标签” 。这是对新理念的 一种片面理解,容易造成只图形式,不重实效的局面。误区二:答非所问,不置可否。在课堂中,有的学生即使没有对提出的问题回答出较为木乃伊的答案,有的甚至“离题”较远,老师也依然是“

3、耐心”地满口激励,用不评错对的方式来回避问题,导致学生的回答越来越离谱,造成耗时低效,致使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例如下面的一节课:师:“你能说出一个 10 以内的加法算式吗?”生:“6+6=12”师:“你真聪明,连这么难的题都会做,真了不起!”师:“谁再来说?”生 1:“10+10=20”生 2:“100+100=200”此例中,教师面对学生“答非所问”的回答始终不置可否。这是对激励性评价的曲解,是不可取的。认为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就不能批评学生,甚至对知识的正误也不敢评判了,由于教师课堂上的不作为,致使错误得不到及时辨析,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误区三:实物奖励泛滥,激励性不强。说到激励

4、性评价,教师最喜欢使用的就是实物奖励了,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实物奖励确能起到激发兴趣、调节课堂气氛的效果,但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产生一种功利心理:回答了问题就想得到奖品,奖品一拿到手,这堂课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反而对后面的学习活动不积极参与了。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一节一年级 “有几瓶牛奶(进位加法) ”的数学课。课前教师做了一大堆小红花、五角星,上课伊始,教师在复习不进位加法时,出示了几组口算题,学生每答对一道题,教师表扬说:“真聪明” “真能干” “真棒”等,同时还奖励一朵小红花,整个过程掌声起伏。进入新课不久,就奖励完了红花,老师只好歉意地说了声:“对不起,奖品没有了,下课后

5、老师一定给你们补上。 ”学生满脸沮丧,大失所望。对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内容,他们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老师的认可,渴望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学生融为一个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知识的天地里快乐地遨游,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这种无形的评价效果是再多的红花和“智慧星”也无法比拟的。针对教师的教学实际,要把新理念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有效地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对策一:尊重学生情感,更要实事求是。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客观事实,二者并不矛盾。教师评价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原则,面对问

6、题不回避,坚持事实,可适当采用中性评价,使学生明白正误,以保持知识的严谨性。如误区二中的那个案例,教师完全可以这样说:“6加 6 确实等于 12,但你能说出一个 10 以内的加法算式吗?”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到所提出的问题上来。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细辨真伪,全面、客观地去评价每一位学生,做到实事求是。对策二:激励评价要因人而异。新课程强调:“评价要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加强以赞扬鼓励为主的肯定式评价,增强评价的正强化效应。对于老师常用的“你真聪明”这一评语,我认为还要进一步与大家商榷。由于学生的资质有

7、差异,性格不同。有的学生长于表达,反应快,就显得很“聪明”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怕发言,拙于语言表达,属于内秀型;有的确实对问题的理解比别人慢一些,反应慢,也就是说总有一些“不聪明”的学生存在。而“你真聪明”的评价只能面向班上少数的尖子学生,但对较多学生有着很大的负作用,这句评价语言没有面向全体, 还不如“少夸聪明,多夸进步” ,多夸学生后天的努力,对大家来说是更为公正、公平的评价。所以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随时就势,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愿望。对策三:及时采取适度激励。“及时”是指教师要正确把握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时机,必须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给予评价,以

8、追求激励的最大正效应。 “适度”是指进行教学激励的限度既要符合学生取得学习成绩与付出努力的大小,又要注意现有的能力和能够开发的潜在能力。心理学规律表明,小学生对事物或问题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应抓住学生对激励要求最强烈的时机进行激励。一般情况下,及时的程度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即年龄越小要越及时。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都是不可取的。古人提出的“责不愈时”就是这个道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能迅速运用准确而得体的语言对学生随机进行激励,促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学习行为,改进学习策略,以达到强化学习动机与主动性,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过:“赞美具有摧毁性!赞美具有建设性!”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言过其实的赞美,具有摧毁性,适度的赞美才具有建设性。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激励评价机制体现了新课程面 向全体、照顾差异、着眼发展、注重过程的理念,使评价成为满足儿童心理需要和激励成功的手段。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性评价,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优化作用,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