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如何回归课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164705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如何回归课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如何回归课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如何回归课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如何回归课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如何回归课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如何回归课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如何回归课本(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仍需回归课本高三生物即将进入二轮,在二轮复习中,不少同学往往容易脱离课本只注重一些综合练习题,这就有一些舍本逐末了。日前,记者采访了辛集中学的孙敬彩老师,她认为生物二轮复习也应该回归课本。针对同学们不知道该怎样回归课本的问题,孙老师提出了一些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阅读章节的前言和小结 阅读前言有助于回想本章本节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在头脑中要有本节知识的主要框架。例如,第六章第一节中前言提到生物体的性状之所以能够遗传给后代,是因为生物体内具有对遗传起决定作用的物质遗传物质。那么,究竟什么是遗传物质呢?遗传物质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呢?在生物的遗传过程中,遗传物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2、这些问句体现的主要内容有: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等内容。阅读小结可以总结本章本节内容的关键。例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小结: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了 DNA 以外,还有 RNA。有些病毒不含有 DNA,只含有蛋白质和 RNA,如烟草花叶病毒。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出来的 RNA,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因此在这些病毒中,RNA 是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此小结概述了本节知识的关键:为什么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也阐明了什么样的生

3、物以 RNA 做遗传物质,即不含有 DNA 的生物。 -复读单元课题的三类知识 描述生物事件的术语。如: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复制等。 经典实验及其研究的方法: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经典试验、DNA 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表述概念要素、原理要点、理论观点的主题词、短语或短句。如,基因: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要素:有遗传效应、呈线性排列。再如,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要点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

4、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单元复习题 在课本上每个单元都配备了一些复习题,这些复习题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有待于同学们仔细研究,在复习题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类题:用生物事件解答的陈述题;用概念、原理、理论解答的分析说明题;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应用题;探究实验、调查研究、作物育种方案的设计等。如:基因的表达一节中复习题四简答题:染色体、DNA 和基因都与遗传有关,你能概括地说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这是用生物学事件解答的陈述题。分离定律课后复习题四设计实验:在了解了不同环境下的水毛茛和蒲公英,能够表现出不同性状的实例后,你能够自己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5、这一结论吗?这是实验设计题。高考题可以以这些复习题为背景,或把这些题改编加工等。认真研究这些题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但同学们总认为这些题简单不屑于去做,这是大错特错的,二轮复习时一定要认真考虑这些题。 -浏览课本辅助资料 生物课本配备了许多小资料、图解、课外读、选学等内容,小资料强化单元知识点;图解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课外读”有利于扩展知识面;“选学”将相关知识深化。 -相关知识统一把握 把相关知识一起读,有助于形成知识网络。如:蛋白质的有关知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有关于蛋白质的知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中载体是蛋白质;酶和 ATP 中酶绝大部分是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谷丙转氨酶;生命活

6、动的调节中许多激素是蛋白质;遗传和变异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等相关知识;选修本上抗体的知识;细胞生物膜系统中分泌蛋白的有关知识等。把这些相关知识一起读,使蛋白质的有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在解答问题时以便于及时提取。 孙老师说,回归课本不是让同学们泛泛地阅读课本,而是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在大脑中形成更系统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在高考中以便更准确地提取知识,应用生物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取得更好的成绩。高考生物复习指导:二轮复习仍需回归课本2008 年 02 月 26 日 11:54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出场教师:辛集中学孙敬彩高三生物即将进入二轮,在二轮复习中

7、,不少同学往往容易脱离课本只注重一些综合练习题,这就有一些舍本逐末了。日前,记者采访了辛集中学的孙敬彩老师,她认为生物二轮复习也应该回归课本。 针对同学们不知道该怎样回归课本的问题,孙老师提出了一些方法供同学们参考。-阅读章节的前言和小结阅读前言有助于回想本章本节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在头脑中要有本节知识的主要框架。例如,第六章第一节中前言提到生物体的性状之所以能够遗传给后代,是因为生物体内具有对遗传起决定作用的物质遗传物质。那么,究竟什么是遗传物质呢?遗传物质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呢?在生物的遗传过程中,遗传物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这些问句体现的主要内容有: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的结

8、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等内容。阅读小结可以总结本章本节内容的关键。例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小结: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了 DNA 以外,还有 RNA。有些病毒不含有 DNA,只含有蛋白质和 RNA,如烟草花叶病毒。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出来的 RNA,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因此在这些病毒中,RNA 是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此小结概述了本节知识的关键:为什么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也阐明了什么样的生物以 RNA 做遗传物质,即不含有 DNA 的生物。-复读单元课

9、题的三类知识描述生物事件的术语。如: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复制等。经典实验及其研究的方法: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经典试验、DNA 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表述概念要素、原理要点、理论观点的主题词、短语或短句。如,基因: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要素:有遗传效应、呈线性排列。再如,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要点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单元复习题在课本上每个单元都配备了一些

10、复习题,这些复习题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有待于同学们仔细研究,在复习题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类题:用生物事件解答的陈述题;用概念、原理、理论解答的分析说明题;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应用题;探究实验、调查研究、作物育种方案的设计等。如:基因的表达一节中复习题四简答题:染色体、DNA 和基因都与遗传有关,你能概括地说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这是用生物学事件解答的陈述题。分离定律课后复习题四设计实验:在了解了不同环境下的水毛茛和蒲公英,能够表现出不同性状的实例后,你能够自己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结论吗?这是实验设计题。高考题可以以这些复习题为背景,或把这些题改编加

11、工等。认真研究这些题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但同学们总认为这些题简单不屑于去做,这是大错特错的,二轮复习时一定要认真考虑这些题。-浏览课本辅助资料生物课本配备了许多小资料、图解、课外读、选学等内容,小资料强化单元知识点;图解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课外读”有利于扩展知识面;“选学”将相关知识深化。-相关知识统一把握把相关知识一起读,有助于形成知识网络。如:蛋白质的有关知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有关于蛋白质的知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中载体是蛋白质;酶和 ATP 中酶绝大部分是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谷丙转氨酶;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许多激素是蛋白质;遗传和变异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等相关知识;选修本上抗体的

12、知识;细胞生物膜系统中分泌蛋白的有关知识等。把这些相关知识一起读,使蛋白质的有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在解答问题时以便于及时提取。而是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在大脑中形成更系统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在高考中以便更准确地提取知识,应用生物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取得更好的成绩。(高考生物复习:回归课本克服“高原现象”高考在一步步逼近,天气越来越热,学生的情绪波动很大,思想上要求好好学习,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又有好多问题。家长的期望,自己的前程,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一阶段好学生开始浮躁,基础差点的由于缺乏信心,开始出现厌学情绪。作为生物老师,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试题不难也不偏,都是课本上的知识 ),提出

13、几点看法,有可能能帮助大家改变一下现在的状态。一、找到“高原现象” 的原因并克服它近几年来,专家提出了“高原现象”这个名词,所谓的“ 高原现象 ”就是在做难题、简单题时都很吃力,好像什么知识也不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通过我的工作实践以及深入到同学当中的了解,关键的关键是学生丢了课本。第一轮复习时,时间较长,学生对课本掌握得比较好,有的学生甚至能准确的说出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哪一页。第二轮复习时,老师依然要领着学生串课本,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不错,不屑一听,有的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致使课堂的听课效率不高。而且第二轮复习时间短,还要附带习题,这时选的题比较难,这些题容易脱离课本

14、。由于时间紧,还要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在讲题时往往就题论题,不再联系课本。再加上学过的东西总是要忘掉一部分,促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出现“高原现象”。找到了根本原因后,就要多看课本加以弥补。在看课本时要多思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搅拌器的作用,你有没有假设搅拌器出现故障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二、通过练习题回顾课本我们现在要多看课本,但有的同学常说,课本看了好多遍,看的时候什么都会,可是合上课本什么都记不起来。事实上,最好的办法是以题回顾课本。哪个题或者是哪类题错了,要先回忆与它相关的课本知识,回忆该部分知识位于课本的哪个章节,这一章节还讲了哪些知识,结合老师讲的重点

15、,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放一遍。在这一过程中肯定有一些想不起来的知识,打开课本认真看一下陌生知识,这样记忆会深刻许多,同时又容易使知识系统化。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用课本上的知识解题在做题过程中首先要想一下出题人要考你课本中的哪个知识点,结合题意用知识点解题。例 1:假如在一个与外界隔绝、没有食物的荒岛上,给你 3 只鸡和 40 斤玉米,理论上分析,如何利用它们能让你在荒岛上生存的时间更长?A、先吃 3 只鸡,然后再吃玉米。B、先吃玉米,然后再吃鸡。好多学生会选 B,他们认为先吃玉米,让鸡到山上找虫子吃。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不符和一般的答题规律,要先考虑要考哪个知识点,回忆课

16、本,不难想出本题要考“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就不至于使自己的思维脱离正常轨道。例 2: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 (b),B ,b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 (R)和白眼(r) ,R,r 位于 X 染色体上。问:(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本题通过孟德尔为什么用豌豆做实验材料这个知识点能答对一个空(相对性状明显) 。(2)、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反交产生子代结果一致的是 ,子代结果不一致的是 。本题看似有点难度,有的学生甚至不会做,但你结合课本就能做对。正交、反交在课本中只出现过两次,一是细胞质遗传中,正交、反交结果不一致,显然不符合题意,二是第二册课本 21 页研究“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由此我们就不难得到答案:一致的是灰身、黑身。不一致的是红眼、白眼。四、怎样提高实验能力近几年来,理综中的生物学部分有关实验设计的题较多,次类题目的区分度较高,好多考生在此丢分。例 3:为了研究青蛙的皮肤是否有呼吸作用,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装置:取 5L 的无底玻璃瓶放在平板玻璃上,瓶内放入青蛙和氢氧化钠溶液,瓶底用凡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