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调控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158235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调控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调控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调控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调控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调控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调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调控(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铁煤集团公司安全技术培训教案任课教师:工种 瓦斯检验工 培训日期 5 月 20 日课 时 3编写时间 5 月 19 日课题检查签字教学目的1、使学员了解不安全的起因2、使学员了解不安全心理3、不安全心理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重点1、让学员懂得不安全心理的危害2、怎样防止不安全心理的产生难点教 学方 法 讲授法辅助教学手 段教学回顾2教 学 内 容 备 注1。组织教学2。导入:事故的发生与人员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关系,人员如何杜绝种类事故的发生。安全心理与安全生产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样,人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决定安全生产好坏的首要和核心因素。国内外大量事故调查分析表明。人因失误或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

2、各类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人员安全管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人员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人的行为由心理所支配,人员安全管理应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原因分析为依据,通过人员安全心理素质的选拨与训练、人机匹配、安全意识及动机的强化与激励、行为干预,以及对影响矿工心理的不良环境因素的控制等措施,消除不利于安全的人的心理和行为,保证人的安全化,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第一节 事故发生中人的因素一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生产现场的致创因素。许多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在构成伤亡事故的人与物两大因素中,人的失误占主要地位。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因人的

3、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 7090。据我国工伤统计资料表明,我 国 企 业 工 伤 事 故 的 产 生 原 因 , 60 85与人的不安43教 学 内 容 备 注全行为有关,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基本原因、人的心理和生理原因和其它一些原因。一、事故的基本原因这里主要从法制、价值观、安全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分析:(1)法制。法制对人的不规范行为承担着主要的控制作用,法制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对导致安全事故的行为是否有完善有力的法律规范,对违反安全法规的人是否能全面、及时、有效地查处,直接影响着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行为。如果法律规范的惩戒力度不到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么对

4、只追求利润不顾安全的企业主的心理和行为就难以有威慑力和约束力。(2)价值观。法制再严厉也有违法者,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有时会超过法制的力量,在以物为本、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指导下,人的行为选择就不一定因法律的威严而转移,也难以安全文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一种虽无形但却很重要的影响。另外人们的日常习惯做法“大家都这么说” 、 “大家都这么办” 、 “大家都这么想” ,对相当多的人具有盲从力、驱使力。在很多情况下甚至超过规章制度和法律的力量,人们为迎合习惯做法的要求,甚至宁可忍受身心的痛苦而在所不惜。44教 学 内 容 备 注(3)安全文化指企业为了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

5、。安全文化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及采取的行为方式。安全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沉淀于企业及员工心灵中的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价值观等。安全文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员工的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员工在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上同企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尽可能地趋向一致。安全文化通过点滴小事的积累和文化要素的渗透,使员工自觉中产生了一种自主约束倾向和潜在准则,当这种约束和准则普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时候,就标志着企业员工自觉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的局面初步形成。优秀的安全文化不仅

6、会使企业的安全环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重要的是能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也会带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的平衡发展,这对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等都大有裨益。有人总结道:一流企业卖文化,二流企业卖标准,三流企业卖产品。从管理实践看,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死45教 学 内 容 备 注人,文化管人管灵魂。这充分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企业不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就不能把安全推向一个新水平。(4)教育因素。整个国民的教育水平对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在我国煤矿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就是在一些学历水平较高

7、的人中,也存在着人文素质低的问题。在安全教育与培训方面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一些非法煤矿中,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安全培训。二、职工心理及生理建康对安全的影响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在职工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之上,安全隐患是隐藏的炸弹,而心理障碍常常是事故的导火索。给职工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是企业的责任,给职工一个健康的心灵也是企业的需要和责任。近年来,随着人性化管理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越来越多。影响安全生产常见的心理障碍有侥幸心理、麻痹心理、虚荣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疲劳过度、情绪波动、注意力障碍、恐惧心理等等。同样,职工的生理建康对安全也有重大影响,职工在工作岗位上,疾病突发也会引起事故的发

8、生。影响职工心理及生理建康的因素主要有:(一)工作能力的昼夜波动46教 学 内 容 备 注研究表明,人的各器官系统不能长时间内保持均匀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其周期有时为24 小时,或更长时间。人们发现每个人的心跳快慢、体温、肌肉收缩力量及激素分泌等等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即随着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上述生理指标也发生变化。显然,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机能。瑞典一企业在研究事故的原因时,仔细观察了人的工作能力在 24 小时内的变化,结果表明,人的工作能力的波动(变化率)与实验证明的人体植物性生理节律一致,如图 3-1所示。图 31 人在 24 小时内工作能力曲线曲线表明,

9、在 24 小时周期内,出现两个高峰(最高点在上午 8 时到 9 时,随后第二个高峰在下午 l9 时左右)和两个低谷(第一个低谷在 14 时许,而凌晨 3 时左右降到最低点)。总的情况是,人的最高的工作能力出现在上午时间内,而在夜间工作能力则急剧下降。许多研究表明,事故的发生与人的昼夜工作能力的波动曲线是相应的。例如,火车驾驶员的47教 学 内 容 备 注错误刹车操作与驾驶员 24 小时昼夜生理节律密切相关。显示屏(荧光屏)监测人员的信号侦察能力也具有昼夜节律性变化。国内某煤气公司对 10 年中三班工人检查煤气表的差错率所作的统计表明,错误的发生率与人一天 24 小时内人体机能的下降变化惊人的一

10、致。这些事实表明,昼夜生理节律是事故的一个潜在原因。(二)睡眠不足对职工心理和生理的影响睡眠不足是指相对个人睡眠习惯,睡眠时间较少的情况。但某些病理状态下,比如患有失眠症或嗜睡症的人,他们在一般的休息时间里,不能达到恢复精力的睡眠效果,会经常出现睡眠不足的状态。睡眠不足对生产安全有着严重的不利影响。它导致工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明显下降或紊乱,从而导致工作失误和事故的发生。根据对许多由于睡眠不足导致的事故的分析,我们看到,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易于发生下列变化:(1)注意集中困难,以致不能全面了解操作系统的情况,忘掉作业程序中的某些环节或出现多余动作。(2)感知觉迟钝,甚至发生错觉,思想混乱,动作准

11、确性降低,即使努力加以控制亦难以做到,有力不从心之感。(3)意识清醒程度(觉醒水平)下降,疲乏无力以致出现打瞌睡的情况。睡眠不足特别是由此造成的瞌睡状态,是很多事故的直48教 学 内 容 备 注接原因。引起睡眠不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病理性失眠症之外,大多是由于各种原因耽误了睡眠时间所致。如夏季高温季节,天气炎热难以入睡,特别是上早班的工人,下午直到晚上,天气较热难以入睡,到下半夜凉爽一些时又快要起床上班了。还有很多情况是由于忙于其他工作(如参加会议等)、家务、社交或业余娱乐活动而耽误了睡眠时间,造成睡眠不足。如农轮工的职工忙农活,青年恋爱期间过多的约会,有的甚至沉溺于玩牌、赌博、看黄色录

12、像等不良活动之中而占用了正常的睡眠时间等。(三)社会心理因素对安全的影响安全生产需要劳动者在稳定的情绪、平静的心境下集中精力地工作。可是,人每天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不断与外界社会进行相互作用,几乎时刻都在与他人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往或联系。其间,社会人际关系不良、家庭冲突等各种生活事件问题会经常发生,因此,对个体来说也就时常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冲突、挫折和沮丧或令人兴奋之事。在劳动过程中,对不少人来说,很难把这些心理矛盾和各种杂念全部排除在工作之外,以致造成分心或感觉及反应迟钝等情况,从而使作业失误增加、不安全行为增多,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本节讨论的内容是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生活事件和节

13、假日等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49教 学 内 容 备 注及作业可靠性的影响。1)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人际关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与个人直接联系的媒介,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础,是人们参加生产劳动、学习和日常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提高。相反,如果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一时又没有妥善解决,双方就会产生冷淡、敌视、忧虑或苦闷等心理状态。这除了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之外,还会导致人在劳动活动中心理和

14、行为的不稳定,因此对劳动安全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2)劳动群体中的人际冲突人际冲突是指两个群体之间或个人之间在行为上的对立和争执等。人际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认识原因产生的冲突。这是指人们由于认识、经验、观点及态度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而造成的冲突。目标对立。这是指人们的活动目标对立。在社会主义劳动组织中,每一个劳动者参加劳动的目标都应该是:为国1教 学 内 容 备 注家积累资金、创造更多质优价廉的符合人民需要的产品,同时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有时候,部门与部门、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目标可能出现对立的状况,因此也就容易导致冲突。需要对象的异同。每个劳动者都经

15、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他的需要对象可能与别人相同,也可能不同。如果双方需要相同,而可供对象又不能同时满足双方的需要时,由于一方的获得势必造成另一方失去,就可能导致冲突,如在晋升职称、增加工资、分配住房以及生活习惯形成的需要等方面都可能形成这类冲突。攀比心理。在劳动任务的分配、报酬的支付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可能产生攀比心理,并进而发生冲突。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常见的病态心理,是发现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他人时产生的羞愧、愤怒、怨恨等心理现象。嫉妒心理较多发生于个人情况(包括能力、地位等)差别不大的人之间,这种心理的危害性在于对他人实施攻击、诋毁等行为,从而引发人际冲突。由于小矛盾或潜在的不和未能及时疏通和解决,缺乏沟通而使误会不能消除等原因,也会导致冲突的发生。管理上机构职责分工不明,有事无人负责,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扯皮,也容易造成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冲突。分配不当。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例如,在工作或1教 学 内 容 备 注劳动任务的分配、报酬的分配,或精神奖励、表扬等方面不公时,都可能引起冲突。宗派。形成宗派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联系、情趣相投、认识偏见等。宗派容易产生排他性,因此与宗派之外的群体或个人易于发生冲突。(3)正确解决和处理冲突为正确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