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周语文周练习题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158118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周语文周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二周语文周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十二周语文周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十二周语文周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十二周语文周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周语文周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周语文周练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二周语文周练习题一、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

2、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 分)(1)度 (2)亡 (3)往往 19、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4 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0、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3 分)21、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2 分)22、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3 分)二(2010 绍兴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

3、其众。尉果答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吴广素爱人( )(2)广故数言欲亡( )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从民欲也( )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士卒多为用者 / 吴广为都尉 B、广起,夺而杀尉 / 为坛而盟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辍耕之垄上,怅恨

4、久之 D、且壮士不死即已 /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文: 15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 。 (4分)二、2008 年浙江省温州市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5、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 分)答案 :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

6、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议论文阅读 (一)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沉浮,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常有友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终以那份豁达与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我不由得想起了霍金,眼前浮现出这位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3静的笑容。

7、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枷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的太多了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谧。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心灵

8、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的苦难,而是他直面苦难时的坚守、乐观和勇气。人生如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乐。如果谁总自以为失去的太多,总受到这个意念的折磨,谁才是最不幸的人。常想一二。因为境由心生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常想一二。毕竟,决定生命品质、塑造人生境界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1、根据文章内容,请你为本文拟定一个标题。 答: 2、具体说说于右任老人把莲花图和对联挂在一起的深意。 答: 3、作为论据的事实,可以是一人一事的具体事例,也可以是多人多事的概括性事例。(1

9、)请结合霍金事例中让你动情的句子,简答这一具体事例证明论点的作用。答: (2)请再补充一个能证明本文论点的概括性的事例。 答: 4、思考作者的观点,请说说你真切的感受或与之不同的见解。答: (二) 发现自己4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 4 岁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发现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标准,掺杂了大量主观的、情感

10、的、个性化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公允,其正确性也因此打了折扣。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 。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发现自己需要勇气。人生所占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精力、

11、能力的使用都是单向的,一旦投放就不会再生。因此,我们要敢于放弃,善于取舍。对于经过实践检验无法通行的道路,我们不能坚持错误不知悔改,而要勇敢地承认自己错了,坦然地从头再来。切莫不识时务,乱闯硬干,最终头破血流,两手空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 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1)第自然段在全文的论述中主要有什么作用?答: (2)第自然段列举孙中山弃医从政的事实有什么作用?答: 3、传统观点认为,成就事业时要“矢志不移” , “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 ,而本文却提倡要善于“发现自己” , “敢于放弃,善于取舍” ,不断矫正进取的目标。对此,你的观点如何?请说出你自己独到的思考。答: (三)

12、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5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