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疗效的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143693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疗效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探究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疗效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探究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疗效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探究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疗效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探究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疗效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疗效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疗效的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探究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疗效的分析单位:襄阳人民医院岗位:儿科姓名:叶玲日期:2014.09目录摘要 观察分析热毒宁注射液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照组予抗炎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 1 周。观察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 线胸片吸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治疗方法在常规对症、支持等处理的基础上,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剂量为 0.5mL/(kg.d),加入 0.

2、9%氯化钠溶液 100mL,静脉滴注;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剂量为 10mg/(kg.d),加入 0.9%氯化钠溶液 100mL,静脉滴注,滴速 2530 滴/min,1d1 次,3d 为 1 个疗程,然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3 疗效标准(1)痊愈:治疗 3d 后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2)显效:治疗 3d 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治疗后未达到显效标准或病情较前加重。1.4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0.0 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1.5 疗效治疗 3d 后,组总有效率为 94.79%,痊愈率为 63.54%,显

3、效率为 31.25%,治疗过程中有 6 例患儿出现恶心、胃部不适等轻微不良反应,给予控制滴速后症状即随之缓解;组总有效率为70.83%,痊愈率为 48.96%,显效率为 21.87%,治疗过程中有 9 例患儿出现哭闹、皮疹等不良反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2 小儿支气管炎症状:(1)年龄多见于 1 岁以下的小儿,尤以 6 个月以下婴儿多见。(2)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喷嚏,12 天后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1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

4、和电解质紊乱。一般体温不超过 38.5,病程 12 周。(3)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4)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升高。胸部 x 线片以肺纹理增粗、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有条件可做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以明确病毒种类。2.3 治疗方法患儿均给予抗生素(青霉素)、抗病毒(利巴韦林)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80610)0.50.8 mL/(kgd),加入 5%葡萄糖100200 mL 中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分钟 3060 滴,疗程 1 周。2.4 观察指

5、标治疗期间观察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药物的毒副反应。2.5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治疗 7 d 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结果判定。(1)治愈:体温正常,咳喘及啰音消失,胸片点、片状阴影吸收;(2)好转:体温下降,咳喘及啰音减少,但未完全吸收,胸片透亮度恢复,片状阴影未消失;(3)无效:仍有咳喘,肺部啰音及胸片无变化。治愈加好转为总有效例数,并以此计算总有效率2。2.6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 t 检验和 2 检验。2.7 结果2.7.1 两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表 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表 1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6、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 线胸片吸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7.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2.7.3 副反应观察组中有 2 例出现大便稀,停药后即恢复正常,无一例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等在正常范围,未发现骨髓抑制现象,肝功、血尿素氮,尿常规均正常,未见肝肾功能损害。2.8 研究讨论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为细菌、病毒或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也可由病毒、

7、细菌“混合感染”引起1。临床常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金刚烷类、核苷类药物、干扰素等,但以上药物有的价格昂贵,有的副反应明显、有的疗效不明显;重症患儿应用血浆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但费用高,且属血液制品,有发生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热毒宁注射液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研制,由青篙、金银花、栀子三种植物组成,青篙辛、苦、寒是解表清热,宣郁散热之良药;金银花内含芳樟醇、香叶醇等数十种挥发油,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毒、抗炎作用。金银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肝菌、桔草杆菌、青霉、黄曲霉和黑曲霉的抑菌浓度分别为30%,60%,50%

8、,80%,80%和 60%3,故可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本文结果显示在止咳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上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金银花中活性成分绿原酸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对呼吸道最常见、最主要的合胞病毒和柯萨奇 B 组 3 型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金银花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5。故观察组在退热、气促缓解、X 线胸片炎症吸收时间都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研究证明,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菌作用6,7,与本文结果相一致。笔者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81 例,疗效良好,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9、第三篇: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 “急性咽炎” “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作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切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3.临床资料 3.1 资料 我院 2008 年 1 月2009 年 12 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 116 例

10、,年龄为 7 个月8 岁。其中患儿年龄为6 个月1 岁的共 31 例,患儿年龄为 13 岁的共 49 例,患儿年龄39 岁 36 例。患儿均为发病后 3 日内就诊,患儿临床症状均包括流涕、鼻塞、喷嚏与发热,部分患儿还有头痛、咽痛、呕吐、咳嗽与腹泻症状。患儿体温在 3940的为 28 例,体温在37.539的 88 例。患儿外周血 WBC 为(2.6118.67)?109/L、N 为 0.270.83、L 为 0.240.63,其中 WBC 超过10.0109/L 且 N0.70 的患儿共 25 例,喉炎患儿为 8 例。将患儿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观察组进行常规治

11、疗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3.2 症状3.2.1 轻症: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稍肿大,发热可持续 23 日至 1 周左右,在婴幼儿容易引起呕吐及腹泻。3.2.2 重症:体温可达 3940,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热惊厥大多见于婴幼儿,起病后 12 日连续几次,急性腹痛有时很剧烈,多在脐部周围,无压痛。3.3 治疗方法患儿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感染与对症治疗,WBC 超过10.0109/L 且 N

12、0.70 的患儿进行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采取青霉素静脉点滴或阿莫西林口服治疗,均嘱患儿多饮水且适当休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剂量为每次每 kg 体重 0.50.8ml,与 100150ml 的 5%葡萄糖溶液混合,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滴速为每分钟 2040 滴,每日 1 次,以 3 天为 1 疗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剂量为每天每 kg 体重 10mg,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 3.4 疗效 治愈:治疗 3 天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生理化指标全部正常。显效:治疗 3 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理化

13、指标基本正常。有效:治疗 3 天后体温出现下降,临床症状消失一部分,生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3.5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以 x2 检验,以 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6 治疗结果 患儿经过 3 天治疗后的疗效对比。观察组患儿经过 3 天的治疗后,治愈 47 例(81.03%)、显效 8 例(13.79%)、有效 2 例(3.45%)、无效 1 例(1.72%),总有效率为 98.28%,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4、) 。观察组中 1 例患儿有皮疹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 3.7 研究探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 “急性咽炎” “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3。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作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切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诱发因素为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

15、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在消化不良、佝偻病以及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出现严重症状。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易造成流行。必须着重指出,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不但取决于侵入的病原体种类、及数量,且与宿主防御能力及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如居住拥挤、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间接吸人烟雾,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4。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等中药经现代制剂方法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具有清热,疏风,解毒的功能。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所致的高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等症。患儿经过 3 天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

16、比,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 ,而应用喜炎平注射液与热毒宁注射液总有效率均在 90%以上。说明,热毒宁注射液能够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产生显著的临床效果,还能够显著提高患儿治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参 考 文 献 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2利巴韦林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3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10. 4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5金银花水溶性抗菌物质的提取及其抑菌效果研究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6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