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关于构建质检文化体系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14341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监局关于构建质检文化体系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质监局关于构建质检文化体系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质监局关于构建质检文化体系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质监局关于构建质检文化体系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质监局关于构建质检文化体系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监局关于构建质检文化体系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监局关于构建质检文化体系的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监局关于构建质检文化体系的调研报告质检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兴国的重要理论支撑,是科学发展观的的重要实践成果。当今,全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新生事物繁衍不息,全国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构建新经济社会条件下的质检文化体系刻不容缓,必须本着认清形势、服务大局、符合实际、高效便捷的原则,以坚定的自信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完成这一长期而又紧迫的艰巨任务,这是新经济社会条件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战略抉择。一、构建新形势下的质检文化体系,需要转变思维方式认清形势,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过度权力型监管为服务型监管。当今社会波诡云谲,市场经济下产品的质量安全面临许多前所

2、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已难以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法律、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从企业源头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明确企业第一责任人,帮助、协助企业壮大发展规模、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创新发展名牌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大局,立足国家政策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监管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国产品质量安全,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质量振兴纲要到质量发展纲要 ,无不凝聚着党和政府

3、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质检系统的指导思想、理论指南、工作方向。全体质检系统工作人员要紧紧围绕着国家发展规划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提升文化理论素养、提高质检工作技能、攻克质检工作难题、树立良好质检形象,同时立足质检工作职能,把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质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全国质量安全又好又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符合实际,立足全国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格执法力度,严惩质量违法行为。全国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态势良好,但仍有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制假售假现象仍然存在,正常市场秩序受到冲击,社会公正

4、受到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不能得到根本保证,损害了国家信誉和形象。因此,要加快质量法治建设,对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建立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企业,发现一批惩处一批、整改一批、关闭一批;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依法依规对生产经营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日常检查和产品的抽样检验,严格要求企业按照产品相应标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推进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从源头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提高群众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群众鉴别产品假劣水平。高效便捷,立足服务企业,以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活力深入企业深入基层,从企业、基层中获

5、取创新质检工作方式的养分。满足质检干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是构建质检文化体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目的就是使全体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公平、公正、文明地做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主要职责,加强质量、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特种设备、食品、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国境卫生检疫等监督管理,方便企业、服务企业。二、构建新形势下的质检文化体系,应当突出工作重点构建新形势下的质检文化体系的过程,实质上是满足干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树立良好质检形象的过程。我们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以扎实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6、观,多种途径满足干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建设质检文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把“支撑发展”作为质检文化建设的方向,把“民主法治”作为质检文化的重要内涵,把“公平正义”作为质检文化的根本要求,把“团结和谐”作为质检文化建设的丰沃土壤。质检干部职工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创新务实,积极探索,在服务群众、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过程中满足精神文化的本质需求;在拟订提高国家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及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过程中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爱国主义情操;在具体职责岗位、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促进精神文化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工作进修、业余学习过程中满足自我不断追求、奋斗、拼搏的精神诉求。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

7、强质检,建设质检文化要与业务工作统筹兼顾。质检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它与质检的业务工作休戚相关。质检文化是质检工作的理论支撑,质检工作是质检文化的实践检验。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不仅仅是质检工作者的工作方针,更是全体质检工作者的精神文化的承载者,是满足质检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业务工作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质检干部职工的内心感受、精神诉求,精神文化不可或缺地与业务工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已成为融合的整体。突出质检工作特色,树立良好质检形象。树立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要做到质检为民、质检爱民、质检工作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的生产经营企业要坚决查处,该立案的要坚决

8、立案,严格依照行政执法程序确保执法公平公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公生明,廉生威” ,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自觉自醒,廉洁行政、廉洁执法。树立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要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证明,科技质检是服务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决策。要做到科学权威,既要坚持科学精神,又要不断提升质检技术实力和质检人的科学知识水平,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坚持学习,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可亲可敬的人民质检形象,要端正态度、转变作风,从反腐廉政建设、宗旨观价值观、行政执法等方面拉近质检干部职工与百姓的物理距离、心理距离,带着对百姓的感情去

9、做事。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发挥党员干部的先进带头作用,转变机关作风、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和交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构建新形势下的质检文化体系,必须强化的保障机制建设质检文化,是贯穿质量兴国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需要以投入为重点的一系列保障措施支撑。投入保障机制。建设质检文化体系是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短期内难以彻底完成,只能按部就班、稳步推进,进行质检文化阶段性建设,为此,必须加强监管,解决“资金连续供给不足”问题,建立确保质检文化投入稳定持续的机制,明确各级质检系统建设责任。公共服务机制。要切实质检文化建设的协调统筹工作,特别是抓好机关主体、经费保障、人员调动和部门职责等工作,使质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调动,质检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质检部门形象得到有效树立。激励保障机制。在用人的体制上,要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观,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使优秀人才应得其所,有所作为;在奖惩制度上,总局要拿出专项经费对文化建设搞得好的,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在质检系统影响大、贡献大的优秀人才给予物质及精神上的鼓励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质检系统形成勇于探索、真抓实干、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