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总结之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142545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能测试总结之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性能测试总结之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性能测试总结之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性能测试总结之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性能测试总结之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性能测试总结之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能测试总结之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性能测试总结之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2009-12-10 作者:yunshuai 来源:Taobao QA Team 刚刚做完了一个项目的性能测试,“有幸” 也遇到了内存泄露的案例,所以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主要从以下几部分来说明,关于内存和内存泄露、溢出的概念,区分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内存的区域划分,了解 GC 回收机制;重点关注如何去监控和发现内存问题;此外分析出问题还要如何解决内存问题。下面就开始本篇的内容:第一部分 概念众所周知,java 中的内存 java 虚拟机自己去管理的,他不想 C+需要自己去释放。笼统地去讲,java 的内存分配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数据堆,一个是栈。程序在运行的时候

2、一般分配数据堆,把局部的临时的变量都放进去,生命周期和进程有关系。但是如果程序员声明了 static 的变量,就直接在栈中运行的,进程销毁了,不一定会销毁 static 变量。另外为了保证 java 内存不会溢出, java 中有垃圾回收机制。 System.gc()即垃圾收集机制是指 jvm 用于释放那些不再使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java 语言并不要求 jvm 有 gc,也没有规定 gc 如何工作。垃圾收集的目的在于清除不再使用的对象。gc 通过确定对象是否被活动对象引用来确定是否收集该对象。而其中,内存溢出就是你要求分配的 java 虚拟机内存超出了系统能给你的,系统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产

3、生溢出。内存泄漏是指你向系统申请分配内存进行使用(new),可是使用完了以后却不归还(delete),结果你申请到的那块内存你自己也不能再访问 ,该块已分配出来的内存也无法再使用,随着服务器内存的不断消耗,而无法使用的内存越来越多,系统也不能再次将它分配给需要的程序,产生泄露。一直下去,程序也逐渐无内存使用,就会溢出。第二部分 原理JAVA 垃圾回收及对内存区划分在 Java 虚拟机规范中,提及了如下几种类型的内存空间: 栈内存(Stack):每个线程私有的。 堆内存(Heap):所有线程公用的。 方法区(Method Area):有点像以前常说的 “进程代码段”,这里面存放了每个加载类的反射

4、信息、类函数的代码、编译时常量等信息。 原生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主要用于 JNI 中的原生代码,平时很少涉及。而 Java 的使用的是堆内存, java 堆是一个运行时数据区,类的实例(对象)从中分配空间。Java 虚拟机(JVM) 的堆中储存着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所建立的所有对象,“ 垃圾回收 ”也是主要是和堆内存(Heap)有关。垃圾回收的概念就是 JAVA 虚拟机(JVM)回收那些不再被引用的对象内存的过程。一般我们认为正在被引用的对象状态为“alive”,而没有被应用或者取不到引用属性的对象状态为“dead” 。垃圾回收是一个释放处于”dead” 状态的对象

5、的内存的过程。而垃圾回收的规则和算法被动态的作用于应用运行当中,自动回收。JVM 的垃圾回收器采用的是一种分代(generational )回收策略,用较高的频率对年轻的对象 (young generation)进行扫描和回收,这种叫做 minor collection,而对老对象(old generation) 的检查回收频率要低很多,称为 major collection。这样就不需要每次 GC 都将内存中所有对象都检查一遍,这种策略有利于实时观察和回收。(Sun JVM 1.3 有两种最基本的内存收集方式:一种称为 copying 或 scavenge,将所有仍然生存的对象搬到另外一块内

6、存后,整块内存就可回收。这种方法有效率,但需要有一定的空闲内存,拷贝也有开销。这种方法用于 minor collection。另外一种称为 mark-compact,将活着的对象标记出来,然后搬迁到一起连成大块的内存,其他内存就可以回收了。这种方法不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但速度相对慢一些。这种方法用于 major collection. )一些对象被创建出来只是拥有短暂的生命周期,比如 iterators 和本地变量。另外一些对象被创建是拥有很长的生命周期,比如 高持久化对象等。垃圾回收器的分代策略是把内存区划分为几个代,然后为每个代分配一到多个内存区块。当其中一个代用完了分配给他的内存后,JV

7、M 会在分配的内存区内执行一个局部的 GC(也可以叫 minor collection)操作,为了回收处于“dead”状态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局部 GC 通常要不 Full GC 要快很多。 JVM 定义了两个代,年轻代(yong generation)(有时称为“nursery”托儿所)和老年代(old generation)。年轻代包括 “Eden space(伊甸园)”和两个“survivor spaces”。虚拟内存初始化的时候会把所有对象都分配到 Eden space,并且大部分对象也会在该区域被释放。 当进行 minor GC 的时候,VM 会把剩下的没有释放的对象从 Eden s

8、pace 移动到其中一个 survivor spaces 当中。此外, VM 也会把那些长期存活在 survivor spaces 里的对象移动到 老生代的“tenured” space 中。当 tenured generation 被填满后,就会产生 Full GC,Full GC 会相对比较慢因为回收的内容包括了所有的 live 状态的对象。pemanet generation 这个代包括了所有 java虚拟机自身使用的相对比较稳定的数据对象,比如类和对象方法等。关于代的划分,可以从下图中获得一个概况:如果垃圾回收器影响了系统的性能,或者成为系统的瓶颈,你可以通过自定义各个代的大小来优化它

9、的性能。使用 JConsole,可以方便的查看到当前应用所配置的垃圾回收器的各个参数。想要获得更详细的参数,可以参考以下调优介绍:Tuning Garbage collection with the 5.0 HotSpot VMhttp:/ Space (heap): 内存最初从这个线程池分配给大部分对象。Survivor Space (heap):用于保存在 eden space 内存池中经过垃圾回收后没有被回收的对象。Tenured Generation (heap):用于保持已经在 survivor space 内存池中存在了一段时间的对象。Permanent Generation (n

10、on-heap): 保存虚拟机自己的静态(refective)数据,例如类(class)和方法(method)对象。Java 虚拟机共享这些类数据。这个区域被分割为只读的和只写的,Code Cache (non-heap):HotSpot Java 虚拟机包括一个用于编译和保存本地代码(native code)的内存,叫做“代码缓存区” (code cache)第三部分 监控(工具发现问题)谈到内存监控工具,JConsole 是必须要介绍的,它是一个用 JAVA 写的 GUI 程序,用来监控 VM,并可监控远程的 VM,易用且功能强大。具体可监控 JAVA内存、JAVA CPU 使用率、线程执

11、行情况、加载类概况等,Jconsole 需要在 JVM 参数中配置端口才能使用。由于是 GUI 程序,界面可视化,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具体帮助支持文档请参阅性能测试 JConsole 使用方法总结:http:/ 的使用方法.aspx或者参考 SUN 官网的技术文档:http:/J 在实际测试某一个项目时,内存出现泄露现象。起初在性能测试的 1 个小时中,并不明显,而在稳定性测试的时候才发现,应用的 HSF 调用在经过几个小时运行后,就出现性能明显下降的情况。在服务日志中报大量 HSF 超时,但所调用系统没有任何超时日志,并且压力应用的 load 都很低。经过查看日志后,认为应用可能存在内存泄漏

12、。通过 jconsole 以及 jmap 工具进行分析发现,确实存在内存泄漏问题,其中 PS Old Gen 最终达到占用 100%的占用。如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到,虽然每次 Full GC,JVM 内存会有部分回收,但回收并不彻底,不可回收的内存对象会越来越多,这样便会出现以上的一个趋势。在 Full GC 无法回收的对象越来越多时,最终已使用内存达到系统分配的内存最大值,系统最后无内存可分配,最终 down 机。第四部分 分析经过开发和架构师对应用的分析,查看此时内存队列,看哪个对象占用数据最多,再利用 jmap 命令,对线程数据分析,如下所示:num #instances #bytes

13、class name-1: 9248056 665860032 com.taobao.matrix.mc.domain.*2: 9248031 295936992 com.taobao.matrix.*3: 9248068 147969088 java.util.*4: 1542111 37010664 java.util.Date前三个 instances 不断增加,指代的是同一个代码逻辑,异步分发的问题,堵塞消息,回收多次都无法回收成功。导致内存溢出。此外,对应用的性能单独做了压测,他的性能只能支撑到一半左右,故发送消息的 TPS,应用肯定无法处理过来,导致消息堆积,而 JAVA 垃圾回收

14、期认为这些都是有用的对象,导致内存堆积,直至系统崩溃。调优方法由于具体调优方法涉及到应用的配置信息,故在此暂不列出,可以参考性能测试小组发布的性能测试调优宝典第四部分 总结内存溢出主要是由于代码编写时对某些方法、类应用不合理,或者没有预估到临时对象会占用很大内存量,或者把过多的数据放入 JVM 缓存,或者性能压力大导致消息堆积而占用内存,以至于在性能测试时,生成庞大数量的临时对象,GC 时没有做出有效回收甚至根本就不能回收,造成内存空间不足,内存溢出。如果编码之前,对内存使用量进行预估,对放在内存中的数据进行评估,保证有用的信息尽快释放,无用的信息能够被 GC 回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内存溢出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