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140275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财政班子自 10 月 20 日参加开发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启动会以来,不断加强学习、调研、检查、反思工作。通过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几代领导人对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论述,通过对财政发展现状的调研思考,我们认真总结了近几年财政实现持续发展的经验,客观分析了财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定了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创新发展、破解财政发展难题的新理念、新方法。一、推动财政持续发展的经验*财政自区划调整以来,从困境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进,通过萧条、停滞、恢复,到逐年好转,连续走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要做好财政工作,把握大局是前

2、提,做大“蛋糕”是目标,深入调研是基础,开拓创新是动力,主动服务是关键,队伍建设是保证。分解开包含六层意思:一是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推进财政持续发展的前提,财政要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而开展工作;二是转变思想观念,促进经济发展,做大收入“蛋糕” ,是财政持续发展的基础;三是突出工作重点、搞好统筹兼顾,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原则;四是创新理财思路、深化财政改革,是财政持续发展的动力;五是努力求真务实、树立奉献思想,是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财富;六是坚持依法理财、严格加强监督,是财政持续发展的保障。二、财政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党中央提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地方财政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

3、方向。经济全球化,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我区加快发展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也有利于地方的财源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南下战略输油管道的建设,龙瑞高速路的开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重新重视,为开发区提供了一个迅速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发展有利契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为*、为*,以至整个德宏的发展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挑战在面临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财政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1.财政增收难度日益加大与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矛盾。*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边境贸易为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经济结构显得不尽合理,

4、加之贸易邻国缅甸因政体与我们差别大,贸易政策多变,财税收入波动不稳定,影响到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财源结构单一,新的支柱产业未能培植起来,难于形成稳定财源。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国家贸易进出口关税调整等因素影响财政增收难度加大。而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投入较大,导致预算支出增长超过收入增长。2.支持经济发展与维持机构运转之间的矛盾。*财政供养人员按 XX 年底统计数为 1295 人,全区总人口 13579人,比例为 1:10。保工资和机构运转支出达到总支出的85%以上。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有限的财力根本无法支持经济发展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工资、保调资增资政策的及时兑

5、现、保机构运转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最低需求,成为财政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头等大事。3.加快发展和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对财政投入需求的矛盾。由于开发区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社会发展滞后,与内地县、州的差距逐年增大。要改变我区落后状况,加快发展,缩小差距,需要财政加大对经济建设的支持。同时,要解决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加大对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禁防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使财政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三、财政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任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突出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全

6、区经济加快发展,打牢财政增收的经济基础,实现财政、经济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促进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政监管,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续协调健康发展。主要任务:一是推动经济发展,做大财政“蛋糕” ;二是促进社会协调,搞好统筹兼顾;三是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四、创新发展,破解财政发展难题的新理念、新方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中,财政要紧紧围绕“科学财政、和谐财政、民生财政”的目标要求,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主线,以规范化为原则,以信息化为基础,以

7、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破解财政发展难题,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阳光理财、为民理财的能力与水平。突出“四个理念”不断创新理财观念1.配置社会资源,更加突出公共服务的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公共服务。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体现在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上,就是要求更注重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 “钱”为民所用,尽可能多地让普通百姓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与温暖。2.调节收入分配,更加突出公平公正的理念财政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在初次分配,既要为各个不同的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

8、争的财税政策环境,努力促进公平竞争,充分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增加社会财富;又要注重初次分配公平,在确保各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进行再次分配时,要更加注重分配公平,要充分运用财政支出、补贴、税收等多种财税政策工具,合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3.分配政府财力,更加突出均衡合理的理念积极调整政府间的财力分配布局,有效促进财力在政府间分配均衡合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各级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都起着主导作用,财政部门必须为其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

9、。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就必须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为此,针对经济发展落后,财力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不顺的*,更需发挥主观能动性,据理力争,不断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和更多的转移支付更是促进发展的一个必然手段和途径。4.促进经济发展,更加突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的理念财政是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财政要研究制定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和非税收入政策,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着重通过建立健全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达到节能减排促进环保的目的,建设生

10、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急功近利,引进污染企业、夕阳企业,那无异于饮鸩止渴,后患无穷。更加做到“四个注重” ,不断完善理财方法1.更加注重做大“蛋糕”财政不是财务,财政工作不是简单的分钱拨钱切“蛋糕” ,只有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切好“蛋糕” ,才是科学发展的财政观。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始终坚持以做大“蛋糕”为己任,时刻不忘挖掘培植财源。积极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增收长效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良性互动,使经济发展成果充分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有效做大财政经济蛋糕,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与财力保障。2.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是百姓财政、

11、民生财政,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照千村万户,惠及广大百姓。财政要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加快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步伐,让支出重点从城市、机关转向“三农”和各种民生问题,让新增财力更加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基层和困难群众倾斜。通过支出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使公共财政最大程度地惠及全区,让全区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3.更加注重主动服务从政府理财的本质上说, “理财”只是“办事”的工具和手段, “办事”才是“理财”的真正目的。财政部门要更加注重改进工作作风,转变理财态度,加快从“事随财走”到“财随事走”转变,从“以分钱为中心”向“以办事为中心

12、”转变,进一步增强财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增强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4.更加注重阳光理财“阳光理财”就是要求财政部门积极打造公开、透明的财政运行机制,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预算单位的监督,符合建设现代化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部门要更新观念,转变理财方式,从自身做起,尽快从“财政部门说了算”的“封闭理财”向“阳光理财”转变,着力打造“透明财政、阳光财政”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法治、规范、公开、透明的财政运行程序,要着力推广“菜单式” 、 “参与式”预算,让社会、公民和预算单位都了解财政工作,最大程度地增加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扩大百姓对政府理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真正实现公共财政“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