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小心电老虎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135448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小心电老虎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一课小心电老虎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一课小心电老虎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一课小心电老虎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一课小心电老虎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小心电老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小心电老虎(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小心电老虎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规范的用电行为,要防止受到伤害。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3、知道触电后的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2 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教学难点:使学生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感到生命的可贵。教学过程一、 引言: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每年约有 1.6 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 40 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还有 40 万

2、至 50 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我们安全意识薄弱有关的。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方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电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祸。二、案例聚焦案例聚焦 1:2006 年某日上午 10 时许, 上海政立路 580 弄 12 号一居民家中发生惨剧:一名年仅 20 岁的学生在使用电脑时不幸触电身亡。 记者赶到发生事故小区 12 号楼下,从知情者处了解到,20 岁的小吴是一名技校在校生,昨天上午,小吴暑假休息在家,正在家中上网时触电。警方初步判定,由于天气炎热,因此小吴腿脚

3、部大量出汗,他的脚无意碰触到电源插座,导致这起事故。事发后,120 急救人员赶到现场进行紧急施救,由于电流伤及心脏,虽经抢救却回天无术。 (来源:新闻午报)案例聚焦 2: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中学发生一起意外事故:一名初三男生在翻越学校围墙出校时,不慎碰到围墙边的高压线,当场死亡。出事学生的亲属告诉记者说,出事的学生姓郭,今年 16 岁,读初三,是月塘乡砺山村人。据他们了解的情况是:昨日上午学校开运动会没上课,小郭就想出校。但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大门已锁上,小郭于是就想翻越围墙出校,但在翻墙时触到了高压线,当场死亡。从以上事例可以清楚的看到,生活当中我们如果不注意用电安全,必然会对我们的身体甚至生命

4、造成伤害。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些现象和问题,你来判断一下他们做的对不对?当遇到这些情况时,你该怎么样解决?三、现象分析:1、一天,某校学生小明在打扫教室卫生时,发现教室的电风扇上有很多灰尘,他便拿起湿漉漉的抹布去擦电风扇上的灰尘。2、我放学去同学家写作业,看到同学因为台灯不亮正在用铅笔挑台灯的电线。3、小华家的电线突然起火了,小华赶紧用水往电线上浇去,想把火熄灭。4、小明在学校宿舍搞卫生,用湿的布擦电源开关了,你看见了,怎么办?5、教室电源开关保险丝断了,你怎样做?6、如果教室里电线断了,能不能用手摸,为什么?7、有一位同学在教室触电了,你怎么做,为什么?8、你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

5、的异味等情况,你怎么做,为什么?四、预防触电知多少:(图片展示)安排专业电器维修人员定期检查维修电线、开关、插座 不可令电器负荷过重选购有安全标志及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电器要装有漏电保护装置电线有破损必须更换采用有活门设计的电源插座或万能插座不使用电器时要关掉电源手湿时切勿触摸电器、插座五、触电的急救方法(图片展示)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触电后身体上的电流出入口会有灼伤痕迹。 引发短暂刺痛及肌肉收縮、丧失知觉、肌肉痉挛, 甚至呼吸及心跳停止 触电的急救方法:触电会造成人体伤害或死亡,发现人员触电应迅速采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措施。 (1)切断电源;(2)采用短路法,使电源开关跳闸;(3)救

6、护人员穿着绝缘鞋,戴上绝缘手套,使用绝缘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4)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要防止触电者再次摔倒;(5)未断电前不可赤手直接与触电者的身体接触。触电医疗救护方法 :1、触电者未失去知觉时,应安放在空气流通,温暖处安静休息,同时请医生。2、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及脉博均未停止时,应安放在平坦通风处所,解开衣裤,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同时用毛巾摩擦全身,使之发热,并迅速请医生。3、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请医生来急救,切不可向触电者注射强心剂或泼冷水。4、触电者呼吸及心脏跳动均已停止时,可能是假死,救护人员要坚持先救后搬的原则,应即刻进行人工呼吸或对心脏进行挤压救护直

7、到经医生诊断确已死亡为止。5、人工呼吸用口对口吹气效果较好。急救时,触电者的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阻塞气流,便于吹气急救。六、总结:怎样防止触电?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4、我们中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真接与电源接触。6、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

8、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8、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击。9、暴风雨吹落了电线,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不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七、我校学生校园安全用电指南 1、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如需要安装、修理电器设备和电灯等用电器具时,应由电工进行。 2、了解电源总开关的位置(如教室的电源总开关) ,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3、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4、电器使用完

9、毕后应关电源;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如我校班级内的饮水机电源,放学时值日生一定要拔掉电源,以防出现意外。)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在脱离电源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并呼叫医生尽快来急救。 6、不要爬电杆或摇晃电杆拉线。 7、发现落地的电线,离开 10 米以外,更不要用手去拾。同时,要设法看护落地电线,并请电工来处理,以防他人走近而发生触电。 8若电线着火了,首先切断电源;

10、如果不能停电,应用盖土、盖砂的办法救火,千万不要用水灭火,以防触电。 九、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意外触电事故,一定不要慌张,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一定能化险为夷,遇事一定要镇静、冷静!第二课 地震灾害的防护教学目标:1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2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自我防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点:防震减灾的正确应对措施。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够在发生灾难时采取有效措施。教学内容:一、地震的产生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

11、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 ,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二、地震的危害汶川大地震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04 秒,8 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 50 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 2009 年 5 月 25 日 10 时,共遇难 69227 人,受伤 374643 人,失踪 17923 人。其中四川省 68712 名同胞遇难,17921 名同胞失踪,共有 5335 名

12、学生遇难,1000 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 8452 亿元。三、地震的预兆1. 地下水异常。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天雨水质浑, 天早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 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 ,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

13、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震前动物有预兆; 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 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 鱼儿惊慌水面跳。 3. 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的规律,要注意掌握,防止 四如何做好防震工作 1.做好防震演练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当地震来时,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到安全地带。五.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

14、旁)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第三课 预防常见传染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知识,知道常见的传染病人哪些,传染途径有哪些。2、培养学生

15、讲究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3、了解甲型 H1N1 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教学重难点:1、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及预防。2、甲型 H1N1 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患上传染病,如流感、痢疾等。生病是很痛苦、很烦恼的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呢?二、常见的传染病: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很快,流行广。2、沙眼:是一种通过手指、手帕、毛巾、脸盆及其他公共物品传播的传染病。3、水痘:主要发生于儿童身上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发病较多。4、细菌性痢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患上痢疾后,会有发烧、腹痛、腹泻、排脓血

16、样大便等症状。5、甲型 H1N1 流感:甲型 H1N1 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 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 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具体时间暂不确定。三:传染病的预防:1、预防流感:(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可杀死细菌和病毒。2、其他预防:(1)早发现、早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