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135432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司法公开是落实司法监督、实现司法民主、保证司法廉洁、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我国宪法第 125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 。这一规定将“公开审判”确立为一项宪法原则,并在三大诉讼法中得以体现。当前,司法公信力不够高是制约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导致司法公信力不够高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还未能得到充分实现,司法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度有待于进一度提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指出,司法民主和司法公开是打消群众疑虑、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

2、证。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法院必须深入推进司法公开,让司法公开成为维护司法公正的坚实基础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坚强保障。一、关于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力关系的辩证思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线。 “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 ”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要求和期待,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司法公开的关注。司法公开对于树立司法公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司法的透明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司法的公信力。一方面,司法的公信力来源于社会公众对司法权力及其实施过程和结果的信任、尊重、认同与服从。推进司法公开,将司法权置于阳光下运行,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

3、监督权,人民群众就会亲身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法官的辛劳,从而对司法工作更加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公正的司法行为、高质量的审判活动,是树立司法公信的基础。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法官队伍的素质、能力和作风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评判,司法审判的任何瑕疵和疏漏都有可能被公众所关注。司法透明度高,法官接受监督的意识就强,就会自觉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司法,这往往比制度约束更加有效;司法透明度低,司法行为容易脱离社会监督,不利于防止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应当看到,在开放、透明、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司法是无法自我封闭的。提高司法公信力,人民法院应在坚持严格、公正、文明司法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彻

4、底消除司法神秘主义,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司法、接近司法,司法才能获得公众的理解、信赖和支持。司法公信力的本质价值取向就是确保司法公正、司法民主、司法文明、司法廉洁,而通过对司法公开目的的理解,我们便不难判断司法公开的真义,这与司法公信力的本质价值取向完全吻合。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司法公开所包含的几个重要目标价值以及它本身与这些目标价值之间的关系。1、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公开最核心的目标价值,司法公开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为实现目的创造前提条件,司法公正不会因为司法公开了就必然实现。在司法公开与司法公正之间,还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各种机制,才能让司法公正成为司法公开条件下的效益产出。2、司法民主。司法民

5、主主要体现为司法的群众性和司法与民意的关系。司法公开是司法民主的一种形式,也是司法民主的主要内容。司法公开可以将司法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也有利于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参与,所以从一般意义上讲, “司法越公开,其体现的民主性越强” 。3、司法文明。司法文明是法治文明的重要方面,司法公开可以让司法在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广泛监督下,突显程序法的平等适用,可以有效遏制司法权以外的权力意志对案件审理和执行进行不正当的干预,更好地保障司法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4、司法廉洁。司法廉洁是司法赢得公信力必须具备的品质,是司法公正的基础保障。司法公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能够更为有效地监督司

6、法的廉洁性,防范腐败在司法领域里滋生漫延。为了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司法廉洁性的有效监督,司法公开的具体方面必须上升为法律要求,而不能由法院自己决定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可以公开。二、准确把握司法公开的基本要求依法公开。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司法公开倾听民情民意,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关切,保障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依法参与审判活动、知悉审判工作信息、监督审判工作的权利,但决不能因此妨碍司法审判权的依法独立行使。司法公开的范围和程度,既涉及群众权利保障问题,也涉及审判秘密保护问题。人民法院一方面应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另一方面也应注意保护审判秘密。在公开司法信息时,还要注意保护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全

7、面公开。司法公开的内容,应当涵盖司法审判的全过程和法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司法公开,并不是人民法院“想公开什么就公开什么”的权力,而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人民法院要把司法公开作为依法履行的义务,努力实现“看得见的公正” 、 “可感受的高效” 、 “能认同的权威” 。实质公开。现代法治意义下的司法公开,是指在“法律底线之上,一切皆可公开” 。人民法院司法公开,不能走形式、走过场,公开的不能只是“能够公开”的事项,而应当是符合法律规定、群众真正希望了解的事项。及时公开。 “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 。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必须严格遵循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公开时限,在法定时限内及时、完整地依法公开司法信息。法律

8、、司法解释没有规定公开时限的,应当在合理时限内尽快公开,确保当事人和公众及时知悉法院工作,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规范公开。应严格执行司法公开的制度和程序,加强司法公开的规划部署,统一司法公开的范围和尺度。加强司法公开与司法规范化建设、司法作风建设、司法安全管理等工作的衔接配合,确保司法公开规范、安全、和谐运行。稳步推进司法公开,决不能超越自身的承受能力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三、人民法院在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信力工作中的实践活动近年来,XX 区人民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公开的各项要求,积极加强司法公开工作,特别是 XX 年以来,我们把推行司法公开作为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

9、切入点,增强司法公开透明度,规范司法自由裁量权,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XX 年 10 月,最高人民法院确定 XX 区法院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XX 区法院按照最高院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标准要求,在做好“六个公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司法公开各项举措。一是依托“两个文明窗口”建设,确保立案公开。XX区法院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为着力点,从制度建设、功能设置、设施保障、管理服务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立案窗口”和“信访窗口”建设。为方便群众诉讼,XX 区法院于 XX 年将立案大厅设置在城内,并投入资金用于立案大厅的改造和功能完善,为立案公开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对涉及弱势群体诉讼的案件,开

10、通“绿色通道” ,优先审查立案。开展电话预约上门立案服务活动,制作“电话预约上门立案服务联系卡” ,公布立案庭和基层法庭的立案热线电话,对确有困难和立案需要的特殊社会群体主动上门服务,方便群众诉讼。立案信息的公开,是法院便民服务的首要举措。XX 区法院在立案大厅将办事制度、诉讼指南、立案标准、排期开庭、案件流程、诉讼风险告知、诉讼费用交纳标准等全部上墙。将民商事调解须知、民事案件申请再审须知、管辖规定、当事人权利义务、回避事由、案件审理期限、司法救助指南等印制成册,向当事人免费发放。二是落实庭审公开,增强审判透明度。XX 区法院对社会关注程度高、有一定影响和维稳风险的案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

11、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当事人亲属以及新闻媒体参加案件庭审、调解、旁听,此类案件约占到了 10%以上。我们还高度重视庭审行为的规范化,倡导庭审礼仪,使用规范用语等来增强司法工作的形象公正,让人民群众通过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的庭审程序和方式来感受司法的公正。大力开展审判工作“五进”活动和征求旁听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和建议工作,让庭审接近群众,让司法贴近百姓,并将其作为人民法院展示司法公开的主要工作来抓。XX 年至今,XX 区法院先后到农村、学校、社区、军营公开审理、巡回办案 1000 余件,参加旁听的群众约 10万人次。例如,张莉信访案件,张莉被狗咬伤,长期治疗无果,该案历经八年七次审理六次判决,

12、惊动了两任市委书记,成为困扰我们的一大疑难案件,双方当事人及部分群众都认为法院有意偏袒对方,双方对立情绪极大,不信任法院和法官,我们认为对该案必须化解当事人的不信任心结,公开、透明审理,引入社会公众参与,我们对该案审理实行全程公开,公开开庭、公开调解、公开兑付。我们对该案采取“五进”方式在张莉居住社区公开审理,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参与调解,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感动了情绪十分对立的双方当事人,该案调解结案,并当场履行赔偿款 9 万元,当事人握手言和,双方当事人都向法院送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和锦旗。三是落实八个公开,执行公开进步明显。按照执行案件流程对案件执行全过程进行八公开,

13、公开执行管辖、立案标准、立案条件、收费标准,公开执行法官、主管院长和纪检部门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公开执行过程,公开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公开评估拍卖机构,公开执行款物分配和管理,公开执行中止终结理由,公开案件信息。例如,张全军申请执行案件,我们对执行过程实行全程公开,在案发地采取“五进”方式公开听证,汲取民智民慧,动员社会力量,该案得到圆满解决。该案被执行人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6 年,由于被执行人服刑,其家属以无给付能力为由拒不协助执行,张全军之父以法院执行不力,多年来到处上访,经查,被执行人服刑期间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并欠有外债,还

14、有三个孩子上学,根据调查的情况,我们在被执行人住所地召开有被执行人家属、亲朋好友、村委会组织、镇司法调解组织参与的执行听证会,纠正其“坐牢不赔钱”的错误认识,被执行人同意尽其所能履行部分判决义务,而张全军在现场了解到被执行人的实际情况后,也对执行工作表示了极大的理解,最终该案调解结案,并举行了案件款兑付仪式。四是不断完善人民陪审员工作机制,加强司法的人民性。充分发挥陪审员来于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参与、宣传和监督法院工作的特点,发挥他们作为“审判员” 、 “调解员” 、 “联络员” 、 “监督员”的作用,提高司法的透明度,提高调解率,增强司法的人民性。XX 区法院人民陪审员每年参与审理案件近千件

15、,陪审员参审率超过 90%。五是推行听证公开,探索化解矛盾新途径。我们对一批涉诉信访案件、执行案件进行公开听证,探索出了一条人民法院在新时期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公开听证,请求他们监督法院工作,同时也利用他们帮助双方当事人做化解矛盾工作,近年来,采用听证公开先后处理了 15 件缠诉缠访案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例如,王少康执行信访案件,被执行人因非法行医致人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 14 年,已送监服刑,无履行能力,被执行人也无可供执行财产,申请人王少康因为迟迟拿不到执行款,多次到政府部门上访、闹访,并进京上访跳入金水桥,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16、,我们认为该案执行必须公开透明,让双方当事人都能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处境,化解当事人的心结,我们多次到崔家沟监狱与被执行人见面,同时与另一被执行人其妻及其父母召开执行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参加公开听证,通过公开听证,被执行人父母了解了申请人的处境和丧子之痛的感情,表示愿支付申请人部分赔偿款,执行人也了解了被执行人经济困难的状况,对被执行人的伤害行为也进行了原谅,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王少康自愿放弃十余万的赔偿请求,被执行人一次性支付十万元赔偿款,案件执结后,王少康送来了“公正廉明,救世民于水火;包公再世,匡正义于人间”的匾额。六是加大裁判文书公开,主动接受社会评价。近年来,XX 区法院不断加大裁判文书公开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和窗口向社会公示人民法院司法审判的全过程。截至目前,除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等依法不能公开的案件外,XX 区法院已生效的裁判文书在 XX 法院网上已基本实现全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这既表明了我们敢于展示法律文书和审判工作的姿态和勇气,也排除了当事人和社会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