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1134907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语: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教学内容】第十三松鼠第十四松树金龟子第十五国宝大熊猫第十六(师生自荐)【目的和要求】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咏物诗的特点。2能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并能向人介绍动物的外形、动作、习性等。3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传。4本单元都是科学小品,要体会其运用生动说明的方式介绍事物的特点,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重点与难点】(一)诵读欣赏古诗三首:体会咏物诗的特点。分析 蝉虞世南是唐初著名书法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这首诗可能是他受唐太

2、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首句“垂緌饮清露 ”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报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固而用“饮清露” 象征人的品格高洁。其实蝉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里可能只喝露水?次句“流响出疏桐 ”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风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 “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见初学记引瑞应图) 。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呜声也就不同凡响。 “桐”前着一“疏”字,既让

3、人感到 “流响”的易于流传,又与宋句“秋风 ”相应。“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是从上两句引发出的议论。 “居高”的“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地位高,品格也高。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旨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诗人把这一命意通过蝉的形象表达出了。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今人刘水济唐人绝句精华说:“三四句借蝉抒怀,言果能立身高洁者,不待凭藉,自能名声远闻也。 ”唐人咏蝉诗除本篇外,李商隐的蝉和骆宾王的在

4、狱咏蝉也很著名,李诗:“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前四句写形象,与虞世南的蝉诗相似,但显示的是环境的冷酷;后四句写思想感情,表达薄宦漂泊、欲归不得之情。骆诗:“西陆( 指秋天)蝉声唱,南冠( 指囚徒) 客思深。不堪玄鬓影( 指蝉),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借蝉自喻,将秋蝉的艰窘与己身的不幸融而为一。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白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

5、同如此。 ”三首咏蝉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不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孤雁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一般咏物诗并不道破所咏之物,但杜甫此诗开篇即唤出“孤雁” ,说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这是多么执着的精神啊!次联又以“谁怜” 二字设问:昔日的同伴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三联紧承上联

6、,写孤雁边追边望,望尽天际,似乎又望见了同伴的身影;追飞不及”,心中哀伤不已,好像又听到了同伴的呼叫声。浦起龙读杜心解评析这两句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尾联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悲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鸦全然不懂,纷纷然鸣噪不停。诗人既以“孤雁” 自比,那么“野鸦”则是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佚名杜诗言志云:“此时庸庸碌碌之人,谁知杰士心中之事。彼纷纷鸣噪者,不过野鸦之类耳,有何意绪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鹧鸪鹧鸪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野鸟,似鸡

7、而小,羽色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常栖息于生有灌木丛和疏树的野,呜叫时常立于崩树上。 本草纲目卷四八:“鹧鸪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栖以本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 ”古人感叹世路艰难,抒写离愁别恨,往往借鹧鸪啼声比兴。唐人郑谷这首咏鹧鸪的名作,也是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故清人金圣叹称其“深得比兴之遗” 。诗的首联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 “暖戏烟芜锦翼齐” ,是说这种鸟喜欢在温暖的荒野里嬉戏,羽毛鲜明美丽又齐整。这种鸟与哪一种鸟比较相似呢?“品流应得近鸡 ”,在类别上应当与鸡相近。这首诗除题目外,在诗中并无“鹧鸪” 二

8、字,但从首联的描写中,读者已经可以看出或者说猜出是咏鹧鸪而不是咏蝉或孤雁之类。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而“青草湖”“黄陵庙”更可勾起读者对屈于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楚国诗人屈原遭谗去职,长期流浪于这一带,最后怀抱沙石自沉于汨罗江。黄陵庙即娥皇、女英二妃庙。相传帝舜南巡,死葬苍梧之,二妃追寻至此,泪下沾竹,溺于湘江,后人在洞庭湖畔的黄陵上立祠祭祀,这就是黄陵庙。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备感其声之哀怨凄恻。清人沈德潜评论这两句说;“咏物诗刻露不如神韵,三、四句胜

9、于钩辀格磔( 像鹧鸪啼声,指唐人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中“正穿屈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之句)也。诗家称郑鹧鸪以此。 ”颈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紧承上句“啼”字面。游子一听到鹧鸪啼声,就禁不住以袖拭泪;闺中少妇刚开始唱曲,就传鹧鸪的啼声难过得把眉眼也低下了。 “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 “征袖湿 ”“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又回到鹧鸪雌雄对啼上。“相呼相应”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在那夕阳西下时分,从湘江两岸的苦竹丛中传雌雄鹧鸪一呼一应,好像在叫“行不得也哥哥” 怎不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

10、旅思?诗人吟咏鹧鸪,没有把主要笔墨用于描写它的形貌或摹拟它的叫声,而是着意表现它的叫声给人的感受,因而更为传神。(二)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这篇写作短共两段。第一段讲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意义,第二段讲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方法。第一段讲意义比较概括。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这一段的第 12 两句,讲被介绍动物的客观实际:“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另一层是这一段的第 3 句,讲读者对象的主观需要:“对所介绍的动物,留下鲜明的与众不同的印象。 ”第二段讲方法比较具体。先介绍方法:“对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仔细观察,深入研究。 ”然后举两个例证具体说明。一个例证是介绍布丰写松鼠。为了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11、”,作者仔细观察并生动描写了松鼠清秀玲珑的面容,闪闪有光的眼瞄,矫健的身体,轻快的四肢,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写松鼠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身上的毛, “弄得身上光溜溜的,于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很讨人喜欢。为了介绍松鼠的“ 乖巧”,写它过水, “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这是何等地巧妙;写它蹲伏在窝里, “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这是何等地警觉;写它爬树,“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这是何等地敏捷;写它搭窝, “既舒适又安全 ”,窝口上还搭上“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12、这又是何等地聪明。布丰能将松鼠的特点写得如此准确、生动,是他认真观察松鼠形态、动作深入研究松鼠习性的结果。另一个例证是介绍法布尔写松树金龟子。松树金龟子的特点是能唱歌。作者仔细观察、反复研究金龟子的发音部位,发现在它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 ”为了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作者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上回摩擦,发现“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 ;又试用橡皮在玻璃上擦,发现“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 。作者还将金龟子的发音方法和其他鞘翅目昆虫(如屎壳螂、天牛) 作了比较,发现它们“具有同样的特点 ”。正是由于观察的认真、仔细,研

13、究的深入、审慎,所以法布尔能写出各类昆虫的特点,准确而又传神。能不能抓住动物的特点,取决于观察能否仔细和深入。不仅要观察所写动物的静态,而且要观察所写动物的动态,有时还要将所观察的动物和同类动物的特点作比较。如布丰写松鼠,写它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这是静态的;写它的跳跃、追逐、过水、爬树、搭窝,则是动态的;写它的形态、叫声和四足兽、黄鼠狼作了比较。法布尔写松树金龟子的仪表既有静态(写外套) ,又有动态(写流苏 );写触角,还和天牛长长的须角、锹甲的铁锹般的上颚作了功能上相同、外形上不同的比较。【探究与实践】 1在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上,可以作一幅画,配上其中

14、一首诗;选择一诗,扩写成一篇短;自己创作一首咏物(动物)诗,以此加深对咏物诗特点的理解。 2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的写作活动,可以设计一次想象作写作,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写童话故事;自主修改诗歌、作,提高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培养交际能力。 【复习要点】 松鼠1布封和自然史2词语提示:榉实( )榛子( )苔藓( )橡栗( )蛰伏( )栎树( )分杈( )圆锥( )褐色(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不吃不动。乖巧:机灵,巧妙,讨人喜欢。驯良:和顺善良。矫健:强壮有力。3中心思想:本用细致的描述。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 的动物。4全结构:全

15、共 6 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 总括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 2 至段),具体说明松鼠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 2 段) ,介绍松鼠形体的特点。第二层(第 3 段),介绍松鼠驯良的特点。这一层从松鼠活动的范围、活动的时间以及主要的食物和寻食的习惯等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驯良。第三层(第 4 至段),介绍松鼠乖巧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 6 段) ,补充说明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它的用途。 写作特色:(1)本根据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第 1 段总说松鼠的三个特点,归结为“很讨人喜欢” 。下面几段依次分说它的三个特点。再补充介

16、绍它的实用价值,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 “很有用”。这样写,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可以使读者对松鼠这种小动物获得清晰的印象。在具体说明时,又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采用了其他一些说明顺序。如第 1 段介绍松甩的三个貉点、是从外表(外形漂亮)到内部( 习性驯良、乖巧)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又是由主(主要特点)到次( 其他特点) 。第段介绍松鼠搭窝,则是以时间为顺序。可见,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决定的。 (2)本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作者在非常细致地观察研究松鼠一举一动的基础上,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例如,用“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等描写它的漂亮,用“驯良 ”“乖巧”“ 机警”“警觉” 等形容它的性格,用“歇凉”“ 练跑”“玩耍”“躲”等写它的活动,用“搬”“放”“编扎”“ 挤”“踏”等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