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小狗包弟》课后反思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134343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小狗包弟》课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小狗包弟》课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小狗包弟》课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小狗包弟》课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小狗包弟》课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小狗包弟》课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小狗包弟》课后反思(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小狗包弟课后反思我为什么没有讲完?- 对上 小狗包弟 一的反思小狗包弟一我讲过三次:第一次是 2008 年,记得当时,我是从头到尾串讲了一篇,内容、情感、主旨面面俱到,一个不落,学生全面接收,不知所云;第二次是 2011 年,教新教材一轮后,对这篇的地位、编者的用意,特别是对 形象与作者的忏悔之情也有更深的思考,所以就以分析 形象和作者情感为主要切入点;这一次,在讲之前,我反复地读了多遍,细细地品味中的言语,感悟作者的情感,结合高考情况,我决定精讲第 1 段与分析作者的情感。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有二: 1 学生其实对 是没有感觉的,所以体验作者的自我解剖终是是 ,难得其真意。于是我想借第

2、一段 的故事中的详细描写,帮助学生形成对的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再结合一些有关人性的扭曲与良知的丧失的时代特点,也是为下理解作者的情感作铺垫,这样使学生在理解巴金的忏悔之情时,不至于只记得几个干瘪的词语。此为其一。2 第 1 段有看似与主体无关的特点,这种在高中阶段的记人叙事的散中,只有这一篇。这段时间我正在写一本现代阅读技法大通关 (12 月完工) ,在梳理近五年的全国各卷的高考题中,发现学类阅读题中有很多分析段落作用的题。我想,从应试的角度看,既然中有这样的情况,我着实应该讲一讲,让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碰到类似的情况,也有一篇可回忆的。更何况之前我也没有这样讲过,这一次,我实在想试验一下,看看

3、学生能否分析得出。带着这两个目的,我就把本的基本目标确定为分析第 1 段和作者的情感。这时问题就出,的内容与情节怎么办?只能是略化处理了,但往往却是这样的略化处理没有得到真正的略化,反而占了大量的时间。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谈谈我的设计思路与教学中的落实情况:(一)导入:用了巴金 。之前的设计是用巴金说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如果说读识人,从这段字中,同学们感受到巴金是一个怎样的人?之所以临时换的原因,之前在另一个班上的时候,学生根本无活可说。但是人不能单靠吃米活着这句话导入的开讲台词我又没有完全设计,有几句话都是现场想出的。所以上的时候稍微纠缠了个半分钟。(二

4、)介绍作者巴金。对的读音与写法,是我当场灵机一动,临时加上去的。我个人感觉还是蛮满意的。因为有助于帮助学生纠正一些平时自己注意不到的小错误。(三)整体感知。这一个阶段我感觉费了好些时间。之前的设计是用三个小问题帮助学生把情节简单地梳理一下,毕竟学生在早读已经读了两遍。三个问题分别如下:问 1 请同学们回忆前阅读的,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问 2 巴金为何会怀念一条小狗?问 3 因为什么事情巴金对小狗感到歉意?实际的教学中,当我提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没有反应。于是我只临时改变策略,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把的基本内容回忆了一遍,分别用了如下问题:1234 (这个问题纠缠的时间特别长)(讲这个问

5、题时,让学生看的最后一句话,其实当时我还想讲,这是的 ,再联系到,要是平时上,我准这么讲,但我刹住了,下节再补充吧)用五个问题,学生总算把的内容给理清了。现在粗略地回想,大概花了十多分钟的时间。这不仅违背了我的设计初衷,也使我后面的内容显得很局促。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就涉及到教材教法中常提及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问题。按教育学基本理论,预设在让步到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原因只有一个,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而不是 。但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时间的矛盾的问题,特别是公开、观摩、比赛,一堂不完整或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是失败的。所以,如何处理两者的矛盾?教师全面地备,设计出不

6、超时的不同预案。像我一样临时换教学方案这种仓促的行为,肯定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四)研读第 1 段。本的设计是先让学生读,然后再分析本,接着就学生有艺术家为什么会有这样悲惨的遭遇? 这样的心理期待时,老师讲一讲的情况。这个设计的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阅读本,通过本感知艺术家与狗的关系,了解时代背景。然后辅之以背景介绍,让学生更加清晰完整地理解那个良知丧失、人性扭曲的时代,为下理解作者的情感作铺垫。应该讲,这个设计我自认为还是比较科学的。以本为本,知人论事,符合教学法与认知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先让一个学生读,我本想叫一个男同学读,想不到那丫头(我的代表)冷不丁就站起了,只好让她读。她也读得不错,很清

7、新,有感情;但缺少了一点沉重与沧桑的感觉,这也是我想叫男同学读的原因。因为时间不够,她读完,我只好作罢。接分析艺术家的遭遇和小狗的遭遇,这个分析环节我感觉很粗糙,因为此时我有感觉时间不够的意思,有点赶的意思。后面有一位老师在好心地提醒我,我实在是没有听到,感觉自己太投入的意思。接着,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写第 1 段的意图(或者叫第 1 段的作用) 。前后找了三个学生回答,第一学生回答了引出下,第二学生没有反应,第三个学生回答了对比。说实在的,高一的学生让他们分析这种题,着实有点为难他们。所以,我只好在黑板上先列出思考的四个方向,最后用幻灯打出。这个环节,第一,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匆匆

8、忙忙,学生自然跟不上;第二,我感觉自己对此段的作用分析没有用高一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所以幻灯片上也出现了一些错误,这是我备不周所致,要反省!到这个时候,我看了一下钟,已经 9:3 了,还有十分钟,当时我想,我得抓紧。(五)分析作者情感(重点研读第 10 段)于是我直接问题学生:巴金为什么还要自责?(用幻灯片分解成下面是三个小问题)问 1:巴金为何对包弟感到歉意?问 2:巴金用了哪些词语反思自己过的生活?问 3:巴金从送走包弟这事中觉得自己丢失了什么?本基本上用 8 分钟可以讲完。后,我细读了一下原,也问了一下学生。我发现,这个分解成 的做法实际上不科学的,更是多此一举。原因是,学生比较容

9、易能够答得出,因为中有现成的句子。我这是犯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毛病。并且当我问学生时,我根本没有给学生思考。在实际的教学中,我画蛇添足地把它分解三个问题;即便分解了也不要紧,接下的教学行为我又另起炉灶,要学生结合第 10 段(这时我已迫不及待地自己读)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轻松-沉重-沉痛-忏悔) ,我一边读,一边问学生,实际上这是老师代替学生在思考,学生成了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道具了。特别是在讲沉重时,我并没有讲清楚,就囫囵一下过去了(细心的老师可能听出了) 。此时的分析又完全抛开了幻灯上的三个问题,能不失败?(此时下铃声已响,我只能一声长叹,就此作罢!我从不拖堂,除非还有一两分钟可以讲完)后

10、面的内容没讲完,这里再讲一讲吧。(六)拓展探究要求学生就下面两个话题,结合,自由谈。话题 1:通过读,巴金凭借什么精神品质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良心?话题 2:二十一世纪又需要怎样的社会良心呢?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照应上的开头,给人一种首尾圆合之感;另一方面是上升到读知人,理解主旨的阶段。也是通过这两个问题看看学生对的理解情况,算是一个概括巩固提升的作用。(七)总结语后面两个环节,大约需要分钟。因此,从总体设计看,这些内容基本上一节的内容。教学反思1 备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完全备透(我本以为学生在早读读了两遍,可能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 ,教法实施不紧凑,特别临时换教学思

11、路,容易乱。教学预案没有做足。这也可能是自以为是自己教了十个年头,一切皆在胸中的原故。原人都是摔倒在熟路了。2 讲授有时放得过开,扯得过远。尽管这样做学生听得很有味,也增加了知识,但在公开、比赛上,这是不提倡的做法,容易失控。张弛有度,收放恰当。3 最后要讲的是,发给听老师的教案中,还有一些错误,这是不应该有的。 (近一年用万能五笔打字,老是打错字)4 当然,这堂是不是完全没有亮点?也并非这样,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还是基本上保持了我多年一贯上风格(在轻松幽默中,又不忘记知识点的落实) 。另一方面,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立本本分析的基础上体悟作者的情感方面,至少在立足本方面还是做到了的。记得我高中

12、的时候,第一个英语老师幽默风趣,每天上都有故事听,什么他家的事,他老婆的事,他七大姑八大姨的事,还有其它他知道的事,有事没事总喜欢在堂上扯一扯,我们那时候听得很有味,现在依稀记得。但是每次一到考试,成绩总是惨不忍睹;我的第二个英语老师却是一个十分古板的人,言语平淡,什么语法知识一次一次地讲,听得十分乏味,教室后排更是卧倒一大片。多年后,我自己做了老师,我一直在追求一种境界,既要让学生听得有味,至少不睡觉;又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到一点知识,毕竟我们还是应试教育。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多年实践下发现:不紧要处,可以博征旁引一下,适当地拓展话题;紧要处(跟高考有关的) ,一定要盯死学生,该记就记。所以,细心的老师可能发现,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笔记本,大部分学生都有一本现代汉语辞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典 。以上反思,愚以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