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苏仙“农家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133315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说苏仙“农家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话说苏仙“农家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话说苏仙“农家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话说苏仙“农家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话说苏仙“农家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话说苏仙“农家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说苏仙“农家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话说苏仙“农家乐”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品农家情、购农家物、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正成为现代都市人新兴的旅游方式。 “农家乐”的兴起,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农民市场主体作用,促使农民进入旅游市场和参与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家乐”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就其本身发展来说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就以苏仙区的“农家乐”为例,分析“农家乐”发展现状、基础及可持续发展前景。并对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进而对其健康和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一、 “农家乐”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进入乡村和接近自然的新兴旅游

2、方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由此而有效地带动了“农家乐”的发展。据旅游局的统计资料,目前苏仙区主要景区的周边共有 400 余个“农家乐” 。其中,在苏仙岭风景区、青年湖渡假村、 、四清湖、飞天山、天堂温泉等景区及周边已有 600 余家农户自发经营起“农家乐”旅游,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从业人员近 2000 人,尤其是天堂温泉周边,发展了近 40 家农家饭店。青年湖渡假村周边特色农家乐,景区 19 户农民全部从事“农家乐”旅游经营。苏仙区山林、湖泊、历史遗迹、民风民俗等资源丰富,加之远城区与中心城区之间交通便捷,发展“农家乐”优势明显。近年来,苏仙区“农家乐”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

3、(1)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据我们对青年湖景区周边的调查调查显示,在旅游景区获利的同时,景区附近农民的年人均旅游纯收入达到了 5000多元。(2)促进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国传统农业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经济效益低,经营风险大,而“农家乐”的开发是在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从而脱离单纯使用土地生产的现状,可大幅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家乐”旅游不仅对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天堂温泉的农家饭店已发展成一定规模,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

4、(3)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农家乐”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其进行开发能够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二)存在的问题虽然“农家乐”的开发运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就“农家乐”本身发展来说,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一窝蜂”现象严重,农家乐发展格局存在雷同现象,导致民族历史文化内涵丧失,失去开发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生命力。(2)吃野味、吃珍稀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当地资源环境和文化生态。(3)重自然风光,忽视人文资源的挖掘。虽然“农家乐”是依赖山水风光的自然景观而存在,但是作为一项旅游项目,也应与旅游活动关系密切的风时节令习俗、居住地

5、民俗、生产习俗和游艺竞技民俗等结合起来,增加人文内涵,使旅游者去“农家乐”不仅是休闲,同时也是享受文化的熏陶。(4)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清洁卫生有待改善。在有些“农家乐”的内屋里结有蜘蛛网,多数“农家乐”未使用冲水厕所,硬件设施亟待加强。(5)环保意识差。在“农家乐”旁边的河面上,漂浮着塑料袋、白色饭盒等白色垃圾,严重影响周围环境。二、体验经济背景下“农家乐”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的消费重点将向产品和服务的体念转移,这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自然境界。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农家乐”正好满足了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成为体验经济在旅游业中的重要表现。 “农家乐”经营的基

6、础是该地的景区资源与生态环境。如果“农家乐”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势必会造成景区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用,生态环境的破坏,结果必然是当地生态、经济与社会不能可持续发展,是在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基础上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所以,从长远利益来看,“农家乐”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景区资源与环境是“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物质基础。换句话说,“农家乐”是依附于特有的景区资源与环境而存在的,相对于其他农家而言其本身并没有多大的独特性和竞争优势。所以,合理开发和利用景区自然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一定时期内,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合理开发景区自然资源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进而影响到人类生活和经济发

7、展以及“农家乐”的持续经营。“农家乐”旅游是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和农村特别是城郊农业综合资源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开辟了一条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通过传统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同时也为广大农民改变精神面貌,加快文明进程提供了机遇。因此,在体验经济的强势影响下,“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传统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理应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在深入分析苏仙区“农家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一)加大政府监管和扶持力度在现阶段,苏仙区“农家乐”的发展还呈明显的无序性,其发展还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监管。现有的“农家乐”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分布散乱,

8、存在乱开发、乱建设现象;整体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环保措施实施不到位;管理上也有一些漏洞,部分“农家乐”的从业人员服务不够规范,少数经营户存在着一些不良经营行为等。因此,政府在“农家乐”发展过程中主要应充当两个角色:一是监督者,确保“农家乐”能合法经营,杜绝出现拉客、宰客等等恶劣现象的发生。二是引导扶持者,在“农家乐”发展过程中,对于经营理念和经营规模,政府应该给予引导;其次在“农家乐”发展资金需求方面要给予扶持。据调查,每个“农家乐”项目总投资约为 5-10 万元,一般的农户如果一时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政府应协助解决,如发放小额贷款等。(二)“农家乐”与“生态旅游区”配套开发由于“农家乐”主

9、要依附于生态旅游区而存在,所以,仅仅在“农家乐”项目开发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带动“农家乐”的发展,通过旅游区建设来带动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建设和生活服务设施的改善,同时还能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增加饮食消费量。只有两者协调有序地开发,才能达到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三)采取“集体管理、分散经营”的模式改进和创新“农家乐”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是改善“农家乐”经营绩效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关系到“农家乐”的长远发展。现有的“农家乐”经营和管理的模式导致“农家乐”市场恶性竞争大量存在,市场十分混乱,影响了“农家乐”经济的良性发展。若采用“集体管理、分散经营”模式将会有效地遏制无

10、序竞争和盲目经营的情况发生。所谓“集体管理、分散经营”模式是指以农户为单位向游客提供餐饮、休闲等服务,由专门管理委员会(如成立“农家乐”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收费标准、统一促销、统筹安排游客到农户家,以增强其组织性和规范性。(四)加快信息化建设“农家乐”旅游虽然交通发达,但游客前往该地希望能提前预定到“农家乐”,由于有些景点信息不够通畅,需要临时寻找住宿地,不但不确定性高而且很浪费时间。特别是在旅游旺季,这种情况更是普遍。 “农家乐”旅游信息不畅已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可以公布预定电话,以方便游客提前预定,减少游客顾虑,提高服务质量。(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建品牌品牌战略是各类市场主体竞争的主要方式,树立品牌产品或服务的发展理念,既有利于增强抓源头的主动意识,又有利于强化拓市场的能动观念,同时对提高相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加强创立和扶植具有文化特征的知名品牌,对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依据当地特色,合理开发“农家乐”,创建自己的独特品牌,才能使“农家乐”走得更远,发展的更快,从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