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陈博观后感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130699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书记陈博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一书记陈博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书记陈博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书记陈博观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书记陈博观后感陈博是 XX 市公安局的一名干部。XX 年 9 月,按照组织分配,他到陕县张汴乡北营村驻村任“第一书记” 。北营村处在张汴乡的最北端,三面环沟,交通不便;村里没有河流,群众饮水难、浇地难;村民以种植苹果为主,收入低薄,陈博来的时候,村里年人均收入还不到 2600 元。驻村后,陈博便开始了到每户群众家里、田间地头的走访调查工作,他在走访中了解到群众的想法,也在走访中掌握了北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针对交通不便和用水问题,陈博多次到县、乡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为北营村新铺设水泥路 7.2 公里,不但将 5 个自然村的村道连在了一起,还延伸到了生产路,同时在荒坡造田 300 亩

2、,修建了 3800 米渠道。针对村民主要以种植苹果为主,村里没有企业的现状,陈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北营村确定了发展思路:项目带动、产业调整、旅游开发三策并举。先是帮百姓筹资金建立项目,投资 130余万元建起 5 个香菇大棚食用菌生产示范园;接着调整产业结构,根据金银花具有耐旱、见效快、效益高的优势,陈博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种植金银花,到 XX 年底,北营村金银花的种植面积已达 210 亩,年增收 200 余万元,群众收入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北营村距陕县县城只有 4 公里,村里还有 81 座原汁原味的“地坑院” ,发展旅游是陈博为北营村谋划的长期项目,XX 年底,该项目被纳入陕县“十二五”规划,现已完成了设计规划。他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用心的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实事,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在行动中树立形象。虚心向老党员、老同志请教,多听群众意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用自己的真心换取老百姓的真诚,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增长智慧,提高本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怀着一颗积极的心,怀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怀着一颗负责任的心,努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