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129666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发展历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影响,从而全面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框架,即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对提高学员掌握现代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组织行为学产生的根源以及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概念1.1.1 组织与组织行为(一)组织1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种种需要,这些需要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仅仅通过孤立的

2、个体活动无法自我满足,于是出现了人们的群体活动。对经济组织而言,其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某些生产、经济活动的规模超过了单个人能力的极限,同时又具有技术上的不可分性,必须通过团队劳动才能完成。2组织存在的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使命和目标。(3)专业分工和协作。3组织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图 1-1 简述了主要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员工因素以及管理政策因素和实践。环境因素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变化:它们的可预测性如何;它们的复杂性如何;它们的敌对性如何(即人们是否把组织的存在看成合乎需要的,或者不合乎需要的) 。组织有效性也受整个组织的某个重要特点的影响。组织结构、工作协调、技术利用、

3、、组织规模、组织发展组织成员的特点也会影响组织的有效性。员工技术和能力、员工的目标、组织对员工的信任、员工的态度和价值观、最后,组织所采用的管理政策和实践对有效性也有重要的影响。策略、奖惩、控制、沟通、领导方式。(二)组织行为由于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因而对组织行为分析和研究也有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多层面的特点。1组织行为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组织行为研究什么呢?它研究组织中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群体和结构。另外,组织行为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用到实际环境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组织因素结 构技 术规 模年 限组织有效性管理政策和实践战 略报 酬控 制沟 通领 导决 策员工因素

4、目 标技 能动 机态 度价值观图 1-1 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中,使组织的运作更有效。2组织行为这个领域,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我们所处的组织会影响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对我们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我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行为以及作为组织成员的责任。组织行为学试图阐明组织影响其成员的种种方式,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揭示组织有效整合、个人规范自律的规律,以创造、管理更大规模、更为有效的组织。组织行为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涉及到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组织对其成员活动的协调方式决定了组织在完成其自身活动时是否会

5、成功。1.1.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人的行为与其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诱因,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应将两者统一起来研究。1.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个体行为。 (1)关于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观因素,即个体的知觉、态度、价值观、个性差异、个体的需要、动机等。 (2)关于个体行为的外部控制,即个体行为的激励。 群体行为。主要研究:群体动力、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群体沟通、群体冲突、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等。组织行为。主要包括:组织中的领导权力、领导威信、领导者的影响力和领导有效性等。研究的核心课题是

6、:如何提高组织的效能。重点:组织设计、组织变革与发展等。1.1.4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作用1帮助管理者应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2帮助管理者对组织员工进行管理教育3指导管理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管理的效能1.1.5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和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是孤立地形成与发展的,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的“ 营养” 作为自身成长的基础。1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揭示了人类心理的本质,概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范畴。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是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心理学的研究与组织行为

7、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所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基础。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着重研究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它不但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如何在特定生活条件下受其他人或群体的影响,而且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如何影响社会中的其他人或群体。社会心理学是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是其重要的知识来源之一。有许多问题是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课题。3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组织中的人的

8、行为离不开社会关系的,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着手,这样才能正确地全面地认识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4人类学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它根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并且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从科学分类的意义上,人类学可分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人类学中与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有渊源关系的地文化人类学,即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不同社会环境中人类的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群体、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组织行为学吸取了文化人类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组织中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起源理论,人类社会行为与人类文化的关系等知识。5政治

9、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2.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自然实验法、行为观察法、心理测验法、问卷法、谈话法等。实验法一般分为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模拟实验法三种。组织行为学一般采用自然实验法和模拟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又称为现场实验法。应用实例: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 ”中的照明实验,意图是想探明照明强度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行为观察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用感官考察被试验者外部表现和了解其心理现象。根据观察时的情境不同,可分为:(1)自然观察法。 (2)控制观察法。根据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关系,可分为:(1)参与观察。 (2)非参与观察。心理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

10、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和行为反应。通常有: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兴趣测验、职业性向测验、驾驶员反应能力测验、领导功能测验和人际关系测验等。其他方法:问卷法。通过被试者书面回答一定的问题,研究其心理与行为。一般采用内容明确、表达正确的问卷量表测试被试者的心理。常用的问卷量表有:(1)是非法。 (2)选择法。 (3)等级排列法。谈话法。通过与被试者的交谈,了解其心理特点和行为反应:(1)有组织的谈话。 (2)无组织的谈话。个案法。研究期一年之内的,短期,1 到 5 年期的,中期,超过 5 年的,长期。投射法:主要研究工具有:罗夏赫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画图测验、句子完

11、成测验、编故事测验等。情景模拟法:或评价中心法缺勤率缺勤率个体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水平组织水平流失率流失率工作满意度生产力生产力基本的组织行为模型复杂的组织行为模型变变 化与化与压压 力力人的投入人的投入人力人力 资资 源源实实 践践组织结组织结构和构和 设计设计领导领导群体群体 结结 构构群体群体决策决策组织组织文化文化冲突冲突沟通沟通权权 利和政治利和政治能力能力价值和态度价值和态度人格人格个人特征个人特征知觉知觉动机动机学习学习个人决策个人决策工作工作团队团队工作设计工作设计和技术和技术生产生产力力人的人的 产产 出出缺勤缺勤流失流失满意满意个人水平个人水平群体水平群体水平组

12、织系统水平组织系统水平其它群体其它群体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1.3.1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促使组织行为学诞生的理论基础是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的发展。19 世纪末,最早研究工业心理的是原籍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20 世纪 20 年代,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 在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外,开辟了组织管理研究的新领域。 “人群关系理论 ”(Human Relation Theory)闻名于世,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先声。20 世纪 60 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组织行为的研究,它的内容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内人和群体的行为1.3.2 组织行为学在西方的发展1. 近

13、代管理理论的绵延为组织行为学的萌芽奠定了基础。亚当 斯密“经济人”观点,后来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管理的理论基础。费雷德里克泰勒倡导“科学管理”享利 法约尔 组织的一般管理原理马克斯 韦伯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人及人际关系2. 人群关系学说的出现(20 世纪 40 年代和 50 年代) ,使西方许多管理学家开始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的研究,为管理工作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为行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梅奥与霍桑实验(1924-1936)人群关系学说的中心思是强调重视“人性”(1)工人是“ 社会人”(2)工人士气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 非正式组织 ”(4)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

14、提高职工的满意感。3. 在“人群关系 ”学说的基础上,本世纪的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行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了4. 组织行为学的分化与综合(20 世纪 80 年代-)微观的组织行为学和宏观的组织行为学。微观的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和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规律;宏观的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心理和组织行为的发展规律。1.3.3 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行为科学自 1978 年引进以来我国,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1 引进介绍阶段 1978 年1984 年:经济管理 、 外国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杂志等大量地介绍了行为科学的知识;全国连续召开了两次行为科学学术讨论会2 组织发展阶段 1

15、985 年 1 月11 月:中国行为科学学会于 1985 年 1月才在北京正式成立。3 巩固发展阶段 1986 年起:创办了行为科学杂志,召开了第四次行为科学学术讨论会1.3.4 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研究领域1对个体行为的研究。2对群体行为的研究正式与非正式群体3对领导行为的研究。4对组织行为的研究。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1.4.1 组织结构的变化1组织团队化2组织虚拟化3组织扁平化补充信息一家名为虚拟办公室(Virtual Office)的英国公司可为可互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他们提供位于伦敦知名度很高的地址,提供伦敦中心城区的电话号码,并且以按月付费的方式提供秘书服务及客户所需要的其他附

16、加服务。虚拟办公室可使企业家何商人们获得一个固定的、安全的业务营运基地,并且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与基地进行联络。资料来源 Debora L. Nelson, James Campbell Quick. 组织行为学(3 版). 中信出版社.P41.4.2 组织的跨文化管理文化坐标(GHofstede) (IBM60 国家 160000 员工) 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 不确定性的回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Femininity) 长期观念短期观念 (Time Orientation)文化坐标(Charles Hampden Turner&Alfons Trompenaars) 普遍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