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教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129526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教案语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教案口语交际-说特征,猜同学活动目标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向班上的同学介绍某个同学,说的时候要抓住同学的特征,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教学过程一、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抓住同学的特征,学生都是刚升入初中的新同学,相处还不到一个学期,彼此还不太熟悉,要介绍清楚一个同学,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才能抓住同学的特征,讲起才不至于与别的同学混起。 2、介绍是尽量避免罗嗦,枝枝蔓蔓,是听的人抓不住头绪,这就要求语言有概括力,句句话都说在点子上。 3、要求介绍的语言最好能

2、够生动有趣,教育学生要尊重同学,抱着欣赏的态度去介绍别人,发现别人的长处,向别人学习,要避免提到同学的某些缺陷,造成尴尬的局面。 4、听的同学要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分析判断抓住发言人介绍的要点,猜出究竟是哪一个同学。 、提前向学生讲明意义,并明确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求生动活泼,取得实效。 二、明确内容 在语上介绍某位同学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出他(她)是谁。并比较水说得好,谁猜得对。 三、明确要求 1、要抓住同学的主要特征(包括身材,相貌,言谈举止,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进行介绍。 2、做介绍的同学力求语言形象,生动,不念稿子,听介绍的同学要细心,抓住介绍的要点,并

3、判断出被介绍的同学是谁。 四、活动过程 1、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特征,然后在小组上进行表演,全班分为 8 个组, ,并从中选出胆大心细的,观察力强的同学到班上进行表演。 2、由小组选出的八位代表在讲台上描述,要求用普通话,语速适中,听的同学集中精力,积极思考。 五、结果评价 1、根据描述,其他同学能否迅速找出所描述的人。 2、口齿清楚,普通话流利,仪态自然大方,表述清楚,说话恰当等评价。 六、注意事项 1、介绍时不能说出同学的姓名,职务。 2、用尊重,欣赏被介绍同学的态度进行介绍。行楷字的笔画组合教学目标对学生分析楷书和行楷的关系,辨析行楷与楷书的异同。让学生理解行楷技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的理念。展示一些硬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点击多媒体,显示祭侄稿 )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稿 。这篇作品是颜真卿为追祭在“安史之乱” 中被杀害的侄儿季明的即兴之作。全气势磅礴,雄奇豪迈,跌宕多姿,其沉痛悲愤之情溢于笔端,是一以情入书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幅钢笔行楷作品:这幅作品,神态潇洒,富于魅力,字体匀称舒展,清爽悦目,很适合初学行楷字的人学习。今天,我们就讲一讲行楷技法。二、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的特点1、用笔流畅。行楷的用笔灵活、方便,一般需要逆锋、顿笔、停笔、

5、回锋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更多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多取顺势,变转合理,行笔巧妙。2、连笔。所谓连笔就是把字笔画之间的运笔过程连起书写,即前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相连接。连笔分为实连与虚连。笔画之间通过游丝联系的为实连,笔画之间没有游丝但笔断意连的为虚连。连笔的原则是按照汉字书写的笔顺,除了少数的笔顺变化以外,大体上与楷书的笔顺相同。如:3、省笔。所谓省笔是指在行书中,有的笔画可以省去不写,或与别的笔画连起一笔写成。在省写的过程中,有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的形态,楷书中一笔、两笔,甚至三、四笔的点画,在行楷书中可以一笔写成。注意:省笔不能自己随心所欲地减省笔画,必须合符约定俗成

6、的规矩。如:4、改变原有的笔顺。与楷书相比,行楷书的笔顺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楷书的书写,根据实际需要,个别地方由于书写到具体部位时,笔画的连结、萦带、减省等使字形发生变化,相应的笔顺也随之改变了。当然,笔顺的变化也不是随意的,也必须符合约定俗成的规矩。如:、形态多样。楷书的每个汉字形态单一,而行楷字由于结字自由,字形变化多样。对我们初学者说,只需掌握其中常见的一种即可。如:三、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笔画写法(见右表)练习时注意:1、行楷书中的点最富于变化,有时成为一条短的、斜的线段,有时直接与前后笔画顺势相连,有时需要加钩挑,加强呼应。2、悬针竖“”一般用在竖画的最后一笔的字,如:等,但不可写得太长

7、。3、行楷书中的捺一般可以写成反捺“”。4、行楷书中带有“折”“钩”的笔画,要写得比较圆转,不要棱角太多,过于生硬。其中的钩已基本消失,变成了笔画的延伸。学生进行行楷笔画练习。教师巡视,将一些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教师进行以表场为主的点评。四、学生临写下面的例字(见教材第 110 页)练习时注意:行楷中自然连带的规律是笔画组合中最基本的规律。难就难在“自然”二字上,要达到自然须细心练习。“三”字是横式笔画,在上一笔收笔时,自然地带出牵丝向左下,再写下一笔。最后一笔横停笔后抬笔即可。 “川”字是纵式笔画在前一笔收笔时,自然地向右上带出牵丝,再书写下一笔。“合”字是撇、捺两笔的自然连带,向左下写出

8、撇后,不用出锋,沿原路返回一半处,自然向右下转笔写出捺。“少”字是左边点和右边点的自然连带与呼应。笔断意连,而最后一笔撇,直接由右点向左下带出。“自”字是撇和竖连为一笔书写,字框中横画笔笔相连至最后横收笔。写“布”时,首笔横自然提笔向上,与撇的起笔连接一笔写完。写“巾” 的钩时,也是收笔后自然向上提笔后带出一竖。“书”字的首笔是横折,书写时直接向左折 4角,带出下一笔横折钩的书写。“打”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提的收笔恰好是右边“丁”的起笔,一笔连接写完。写“享”字横向笔画右上带向左下,是可以多处出现牵丝现象的一个例字,不要写成处处牵丝,应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省略, “子”的钩笔和横可连可断。第二

9、行:“单” 字,上头是左边点与右边点的自然边带;“朴”“仙”“得”“ 明”“到”字均是左右结构的自然连带;“之” 字,上头点与横的自然连带;“开 ”字,先是横式笔画的连带,后是纵式笔画的连带;“子”字,钩笔与横画的自然连带。第三行:“就” 字,两点为左边点与右边点的连带;“向”字,竖与折的连带;“己” 字,折与横的连带; “她”字,撇与横、钩与竖的连带;“两”字,横与竖、竖与折的连带; “那”字,撇与横、横与横的连带;“回”字,里面的口字的笔画连带; “经”字,绞丝旁、横撇与点、横与竖与横的连带;“么” 字,折与点的连带。所有这些连带,都应重在自然。第四行:“发” 字,撇与折的连带; “还”字

10、,折撇与竖的连带;“要” 字,横与撇折的连带;“同”字,横与竖的连带; “把”字,横与竖、钩与提、提与横折的连带;“着” 字,左边点与右边点、横与横的连带;“作”字,撇与竖、横与竖、横与横的连带;“多”字,撇与折、折与点、点与撇的连带;“前” 字,上头左边点与右边点、下面横与横、横与竖的连带。以上这些连带,同样要讲究自然(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练习结束后,同桌互相点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将部分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出,表扬好的习作。五、点击多媒体:行楷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见教材第 111 页)练习时注意:1、第一字是领头字,下笔前应认真想一想它的位置、大小及落笔的轻重等,后面的字都要以这个

11、字为准。2、字距疏密要安排妥当。字与字之间既不要太拥挤,也不要太稀疏。3、所有字的中心点都应安排在同一条横轴线上,切忌一头高一头低或成一条弯曲线。 4、行与行的间距要明显大于字距,行距及字距一般自始至终都要均匀。、标点符号的书写要规范。6、书写格式有两种:一是内容在前,作者及题目写在最后一行偏右处;二是题目居前头,写在中间,作者写在题目的下一行居中处。7、纸的上、下、左、右要留出适当的空间,切忌撑满,要给人以疏密得体、和谐清新的感觉(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挑出几份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点评、鼓励) 。六、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主要介绍了行楷字的特点,行楷字笔画的写法及行楷字的自然连带。有许多同学通过两个月的练习,行楷字写得相当漂亮。请同学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好好地练习行楷字,记住:能写一手漂亮的行楷字,你的学习、工作、生活是占尽便宜的!七、作业临写本第 110111 页上的行楷字。行楷字写得好的同学,请用行楷字抄写中的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