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1128817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第一时教学目标:、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教学难点: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并养成习惯。教学过程:一、作品展示,导入题、先出示本班学生铅笔书写的作品,进行表扬。 (旨在激励)再出示几幅钢笔书法作品,朗读欣赏。 (旨在引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笔写的吗?然后揭示题。上三年级了,我们也要学习用钢笔写字了,有没有信心写好?(教师板书:认真写钢笔字)学生大声齐读。二、认识钢笔及墨水、教师出示一把钢笔,进行实物

2、认识。现行钢笔头有粗有细,我们学习作业应该用中等的普通钢笔。 (看样子)教师拆卸一支钢笔,介绍其结构。、学会吸水:墨水有多种色彩,我们一般使用纯蓝,出示样品。教师示范吸水,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如果是旧笔,要先冲洗一下保证吸管通畅。吸完墨水后把钢笔擦干净,拧上笔套和瓶盖。、学生代表上台试吸,后指导其他学生。三、学习书写方法、看第一页上部和第二页上部图示,仔细观察其握笔姿势。教师说明: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点与笔尖距离约一寸;坐姿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桌面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边离一拳、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纠正错误。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希望:学写钢笔字一要肯专心,模仿字帖

3、认真写,比比象不象;二要有恒心,每天定时坚持写,一定能进步。第二时教学目标:、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初步了解“房四宝 ”(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训练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教学难点: 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作品导入,认识四宝先出示毛笔书法作品,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写的吗?再认识房四宝。中国古代没有铅笔和钢笔,大多是用毛笔写字的,所以,毛笔书法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用毛笔写字,还离不了几样东西。出示实物。教师简单演示

4、,介绍它们的用途。现在一般用墨水。二、学写毛笔字重点指导毛笔的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毛笔。小学生初学,一般用中楷毛笔。、新笔软化。新毛笔使用前,要用清水泡几分钟,把笔毛泡开。、写前注意点:写前将适量的墨水倒进砚台或小碟中,备好一张吸水软纸垫在页面下。、学习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与铅笔、钢笔不同,看插图,并学着老师的样子握好笔,坐姿与平时写字一样,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学生练一练。写时蘸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写后注意点:写完后要将毛笔用清水洗干净,把笔头轻轻挤干,套上笔套,有条的挂在架子上或插在笔筒中。三、总结:用毛笔写字不是一容易的事,要认真练习。教学反思: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

5、学要求:1 阅读,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2 学会中的 10 个生字,理解“环绕” 、 “飘荡”、 “凉爽”、 “尽情” 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 与“应”、 “漂” 与“飘”等字的形义。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教学时间: 3 时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启发谈话,揭示题:1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歌词的作者是乔羽,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2 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

6、览胜地,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二、范读,学习中的生字。1 指导看图。 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范读。学生读,理解内容。学习的部分生字。三、学习第一小节。1 指导学生读,联系句子理解“环绕” 、 “飘荡”、 “凉爽”等词义。2 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3 出示句子。“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4 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小船、白塔、绿树、红墙)从中找出。四、作业:1 描红:2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 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4 熟读第一小段。第二时一、复习:1 指名背诵第一段:2 默写生字:二、学习第二段:1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

7、段。 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中“红领巾迎着太阳” 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比较“映 ”与“应” 、 “漂” 与“飘”字的音、形、义。讲中“洒 ”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比较“迎面 ”与“迎着”的词义。2 小结。 (让学生自己讲)三、学习第三段1 学习第三段(集体朗读)2 理解词义“尽情”3 思考:中“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4 小结这一段。四、作业:1 区别助词: 谁( )狼( )消( )西 ( )推( )浪( ) 悄(

8、 )洒 ( )2 添上合适的词语:美丽的( ) 愉快地( )凉爽的 ( ) 尽情地 ( )第三时一、指名读。二、齐读。三、指导背诵。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第一小节:“倒映 ”、环绕”。欣赏美景时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小节“迎、洒、望、听 ”。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第三小节“问、谁安排 ”。用感激的语气朗读。同桌互背练习。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教学反思: 2、学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学会本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11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9、3、理解“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 “无字词典”的意思。重点难点:理解“无字词典 ”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时间:2 时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导入新:1、出示“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2、过渡到新。3、板书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4、设疑:“无字词典 ”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1、自由轻声读。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指名试读。3、学习生字词。无字词典 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识记词语,描红。四

10、、作业:1、练读; 2、抄写生字词。第二时一、复习检查:扩词练习;读词语。二、细读: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细读 2自然段:1) 集体默读,边读边思考。爸爸向聪聪了什么问题?聪聪是怎么回答的?聪聪的回答对吗?2) 读后讨论: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 ”的。 (板书:骄阳似火 晒焉)3)讨论: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 表示满意吗?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 ”指什么?4)教师范读 2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3、细读 68 自然段。1)同学自读 68 自然段。2)读后讨论:爸爸和聪聪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11、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指导看图 2,说说词语的意思。4、小结。、指导朗读,启发朗读。三、细读第 9 段:1、指名读。2、学生不懂的问题。3、讨论:为什么查“无字词典 ”更重要?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1、练读;2、完成书后三、四题;3、用“骄阳似火 ”写一句话。板书:2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晒焉涌,撞,崩惊涛拍岸3、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会本 8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句中“坐”和“泊”的意思。3、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教学过程:行一、古诗激趣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12、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题,认识作者;(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行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1)行:在路上行走。(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头。B 、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

13、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联系实际,发挥想象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表达古诗的意思。)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三、作业枫桥夜泊一、质疑导入:江苏的寒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把读流利。三、了解大意、解释题目。、对照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四、感受画面祖国古诗历注重“诗

14、中有画,画中有诗 ”。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五、分析,丰富认识、本诗包括题目仅 32 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同学们再读一读,找一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眠是什么意思?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乌鸦的叫声本就很凄惨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河边孤单的枫树渔船上的点点灯火远处传的悠远的钟声总之,全诗着一“愁 ”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 的色彩。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六、情境创设,加深理解这船家可是个热心人,一大早就叫张继了:张公子,张公子,起床了吗?哟,看你眼睛通红通红的,怎么?昨晚没睡好?你没睡好,那你在做什么?诗人经历过了无数个夜晚,但是这个夜晚却与众不同,在诗人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七、自由背诵本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