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的发展形势探析(崔建光 鲁济义 姚广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127682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的发展形势探析(崔建光 鲁济义 姚广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范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的发展形势探析(崔建光 鲁济义 姚广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范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的发展形势探析(崔建光 鲁济义 姚广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范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的发展形势探析(崔建光 鲁济义 姚广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范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的发展形势探析(崔建光 鲁济义 姚广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的发展形势探析(崔建光 鲁济义 姚广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的发展形势探析(崔建光 鲁济义 姚广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的发展形势探析(崔建光鲁济义姚广朝)摘要:黄河滩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黄河下游地区经济等各方面综合情况还比较薄弱,应从战略高度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布实施,实现防洪与经济建设、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键词:黄河滩区移民建镇治理开发政策方针1.滩区基本情况1.1 社经情况范县所辖黄河河段,上自彭楼与濮阳县下界相接,下至寇庄与台前县上界相连,河道长 47 公里,西南东北流向。自然形成上、下两个滩区,分别为辛庄滩和陆集滩,滩区总长度 37 公里,滩区最宽处 7 公里,滩区面积 95 平方公里,可耕地 11 万亩。黄河滩区涉及沿黄辛庄、杨集、陈庄、

2、陆集、张庄、高码头六个乡所属的 74 个自然村,5.92 万人口。陆集乡政府驻地也在滩区内。我县滩区群众主要经营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兼种大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受汛期洪水漫滩影响,秋作物种不保收,产量低而不稳,滩区群众主要依靠一季夏粮来维持全年生计,列全国贫困地区之一。为改善条件,滩区群众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已建有 10 余座砖瓦窑厂和百余家私营木材加工厂,现滩区群众固定资产达 3 亿多元。1.2 自然地理及地物地貌范县处在黄河游荡性向弯曲性过度的“过度性”河段,河道弯曲比率较大,河势上提下搓不定,易发生滩岸坍塌现象。为控制溜势、护滩保村,近几年修建了李桥、吴老家、杨楼三处控导工程,建设坝垛

3、 57 道,工程长度 4190米,为稳定河势、护滩保村、确保滩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国家“废堤兴台”的政策,分期分批对村避水台进行加高加固,已建成 71 个连台,台顶面积 463 万平方米,提高了滩区群众的安全避洪能力。但由于槽高、滩低、堤根洼,加之各种原因形成的洼地、堤河和串沟的存在,当洪水漫滩时,对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仍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损失。1.3 洪水特征及灾害情况黄河大洪水一般发生在七、八月份,主要来自 XX 以上和三花间,洪量大、洪峰高、洪水含沙量大,使得洪水漫滩机遇增加。 “96.8”洪水位接近 1982 年 15300m3/s 流量的洪水位,且洪水演进速度慢,

4、持续时间长,我县滩区受灾严重。目前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蓄水拦沙下泄清水,可使我县河道下切、泥沙减少,从最近几年调水调沙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小浪底水库仍然不能控制其以下伊、洛、沁河的暴雨洪水,我县防洪形势仍很严峻。当高村站发生 4000m3/s 洪水时就可能开始漫滩,花园口站发生6000m3/s 洪水时部分村庄因村台高程较低需要迁移。2.安全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黄河滩区既是洪水的行洪区,又是滩区人民繁衍生息、生产生活的居住地。滩区群众饱受洪涝之苦,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为改变黄河滩区群众的贫困落后面貌,各级政府对滩区安全建设非常重视,多次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

5、,加快避水工程、滩区道路等滩区安全建设项目的建设步伐。70 年代以来按照国务院“废堤兴台”的政策,我县滩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安全建设。修建村台、连台 71 个。完成避水台面积约 463 万 m2。该工程的建设使得滩区群众生产生活和抵御洪水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按今年的黄河洪水预估分析,达到花园口站发生 12370m3/s 时当地水位超一米的避水台有 10 多个,但大部分村台还达不到设计防洪标准。近些年来,黄河系统投资修建防汛撤退路 8 条,长度约 39.35 公里,县政府近两年启动村村通工程,使大部分村修通了外迁硬化路,长度仅 34 公里。槽高滩低堤根洼二级悬河的存在,导致若洪水漫滩需要迁安时,

6、只有依靠船只。1990 年根据防洪需要,在黄河滩区配套的通讯预警系统,由于通信设备老化,该系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难以起到报警作用。“96.8”洪水过后党和政府分期分批对黄河滩区的避水工程进行加高、加固和整修,使我县黄河滩区安全建设现状得到改善。避水台高程是在“96.8”洪水位的基础上加高 1.5 米为标准,但从抽样结果及实测高程来看,有不少避水台因施工质量差,密实度不够,遇洪水浸泡极易坍塌,多数避水台高程达不到目前花园口发生 12370m3/s 防洪标准,花园口发生 6000m3/s 洪水部分村庄就要迁安。形成了“小水时不用迁,大水时水中迁”的不利局面。3.黄河滩区治理开发与对策从长远看,黄河

7、滩区群众部分外迁、修建整体性好的大台或连台和移民建镇是解决黄河下游防洪和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黄河下游地区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移民建镇和农村第一产业人口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是必发展趋势,应从战略高度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布实施,实现防洪与经济建设、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移民建镇跨越式发展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国力和黄河下游地区经济情况还比较薄弱,黄河滩区群众实行全部搬迁势必增加国家负担,而且对移民的经济负担、安置区的土地承载力和水资源容量等产生一些影响。廖义伟副主任在谈到滩区移民时强调:黄河下游滩

8、区移民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采取“引导一代人、牺牲一代人”的办法,开始制定政策鼓励和引导滩区内的居民外出谋生并在外定居下来,当滩区内居民减少以后在采取一定办法短时间集体外迁。3.1 解决我县黄河滩区现状的基本思路是:安置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搬迁的小而分散的村庄,实施时小村适当合并,集中连片进行移民建镇。处于城乡结合部和靠近集镇的村庄纳入当地城镇统一规划集中建镇,将村庄搬迁和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当地政府部门统一调整土地来解决村庄搬迁,并根据实际情况就近相对集中建设。对于较大的低滩区且移出堤外耕作距离较远、兑换土地难的村庄,为保障滩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9、按照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指导纲要的原则,拟修建整体性好、抗洪能力强的避水联台进行安置。可按照范县陆集在建的示范点的模式进行建设。对自愿自己找出路以及迁至亲友所在地,而且安置区同意接受的移民,鼓励移民外迁,由国家和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充分利用国家已给我市的向新疆等外地移民政策,可以整村或整乡建制的进行外地移民,减轻当地移民建镇的压力,制定相应的政策,杜绝移民反迁的现象。3.2 我县滩区群众安置的范围距大堤 3 公里以内村庄和亟待安置的“落河村” ,原则上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引导滩区群众逐步搬迁到滩区外,并积极推行滩区村庄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市场建设相结合的移民方式。距大堤 3km 以外的

10、滩区村庄以就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向相对较大的连台迁移,以提高其抗御洪水的能力。3.3 我县滩区移民建镇的标准移民建镇的标准外迁移民用地标准每人 80-100m2,新建小城镇目标,规模控制在 1-2 万人左右。工程标准背河及滩区避水大连台的安全高程超当地设计洪水位1.0-1.5m。台为顺河道水流方向的狭长形式,四周修建砌石护坡和绿化。3.4 移民与就地安置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战略外迁的村镇为了解决迁出农业人口的生计问题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优先安排一些和外迁移民安置区农业生产发展有关的工业项目,优先招收符合条件的移民劳动力就业,移民安置区的有关税收应根据其受影响程度予以调整。积极组织各项培训

11、,引导移民转变思想观念,可从事养殖业、手工业等第三产业,并有组织的将多余劳动力转移到农业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劳务输出。对于土地相对较少的群众,改变现行耕作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现代化农业、高效农业,科学种田。对外迁的村镇,要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逐步完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搞好新村绿化、美化。把移民建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建设特色农业主导型小城镇。把移民建镇和市场体系的发育结合起来。建设商贸主导型小城镇。无法外迁群众的安全建设无法外迁群众的安全建设应逐步废除孤立房台,积极推广发展整体性好的大台或连台,积极结合黄河中下游滩区治理规划政策,就近建设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和小城镇

12、,即相对提高防洪抗洪能力,又便于经济信息、物资的交流,发展手工业和加工业,以推动滩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滩区群众居住范围和密度,修建一定数量的撤退道路和桥涵,在黄河大洪水来之前用于滩区内群众临时撤退,以保障群众安全并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同时也便于防汛抢险、平时的生产生活和有利于区内经济的发展。3.5 政策与建议要贯彻国家、地方、个人三结合的原则,解决好移民建镇和建镇后的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争取国家从三方面对移民建镇给予支持:资金支持。积极向国家申请专项资金,用于黄河滩区移民建镇和 3-5 年内群众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国家和地方政府从救灾经费、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基金、扶贫开发基金、防洪基金等基

13、金渠道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外迁人口的补助。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采取捐助、集资、赠款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用于新建村镇的道路、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税费减免移民建镇是“救灾保命工程” ,属救灾性质,免收造地费、耕地占用费、宅基地占用费、育林基金等所有费用。政府扶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在技术引进、资金筹措上提供优惠条件,对外迁群众的工副业生产给与支持,继续做好并加大外迁群众的对口扶贫工作。在土地调整、人口安置、户籍管理、村镇规划、房屋建设等方面,土地、公安、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移民建镇的电力、交通、邮电、学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满足生产、生活的要求,有关部门应在资金、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给与支持优惠,按规划搞好建设。优先安排小型农田水利、排灌等基础建设的投入。优先安排外迁人口的劳务输出。加快治理开发,教育扶贫。免收中小学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普及儿童 9 年义务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补贴。地方政府改善新建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卫生事业费补助标准。在国家地方给予扶持的同时,加强外迁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教育,使广大群众知道,只有靠勤劳和智慧,才能真正走上致富之路,也一定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稿件来源:黄河报黄河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