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7》教学反思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1121819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7》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7》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7》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7》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7》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7》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 7教学反思本是本组的第一,具备统领本组教材思想内容的特点,围绕“环保”这一专题写的,选材新颖,贴近儿童生活。本是一首拍手歌,不仅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还告诉小朋友,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在教学本识字时,认识 10 个生字,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在过程与方法上,创设识字规律,调动学生认识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愿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突破重难点。 (认读生字,学会写新字,认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在教学环节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读中识字 乐中写字学生自读儿歌,挑出生字新词,让学生在初读的过程中感知生字,在勾画生字时,要求带音节,

2、大致了解读音,然后在逐句细读的过程中重点指导,记字音,提示“牢” 学习这个生字时,我编了儿歌,(家中有圈不喂猪,却是喂了一头牛) 。 “鹂” 字,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怎么记住这个字, (有学生说, “这只小鸟好美丽” 是形声字,与鸟有关,所以是鸟字旁)以下的生字认读的权利全交给学生,我在指导熟读“拍手歌 ”时,注重了感知内容的过程,可以有意识地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复习反馈,巩固,学生自己用生字组词,接下我让学生组间合作相互出示词语,还可以相互回报怎么记生字的,为了巩固学生认字的程度,我自编了一段话:森林运动会开始了,动物们拉开了嬉戏的屏幕,孔雀开屏,锦鸡伴舞;雄鹰展翅高飞,黄鹂歌唱

3、,百灵伴奏,护卫大将老虎串词,牢记本次运动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护、牢、孔 雀、锦、鹰、鹂、灵、嬉) 。学生特别感兴趣,将枯燥的识字变成快乐的动物运动会。指导学生写字。之前我出示 8 个学过的字, (从、柏、呆、鸭、牵、户吻、无、描、其中“呆、吻”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 ,让学生给要写的生字找朋友。如,从丛 柏拍 呆保 鸭鸡 牵牢 户护 吻物 描猫。并各组词进行词意间的比较,我巡视着,学生独立完成,在写字的过程中,我重点提示“物、鸡、猫 ”笔画多,不容易写好,重点指导并作了示范写字,学生手势写笔画练习,特是“物” 字,牛字旁的第三笔不是竖钩, “鸡”的第二笔是“点” ,最后一笔

4、是 “横”要写长一点。 (将以上练习在作业本上完成并完成后题“我会填” ) 。二、读中悟意本是一首“拍手歌” ,篇幅短小,最大特点是押韵,有节奏感,读起朗朗上口,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为了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学习理解儿歌时注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低年级,学习的主动性是不稳定的,若要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探究的乐趣中,首先必须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激发学习动机,在连续的情境中,强化学习动机。如,前准备了卡条,借用了教参中“教学设计举例” 的自编“拍手歌”出示贴, “蟋蟀夜里叫叽叽,房檐底下有春燕,蝴蝶跳舞真好看” 学生拍手 “你

5、拍一,我拍一,”合着后面句子读,如“你拍一,我拍一,蟋蟀夜里叽叽叫” 学生同桌合拍着读,组间“一对一”的拍手读 训练学生读出节奏,在有兴趣的基础上,朗读,可以唱调读。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通过优化情境,向学生展示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角色的扮演,引导学生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本。如,在此环节中,我播放拍手歌音乐,让学生两人面对合作,在音乐的感染中唱读拍手歌。 (整个教室充满了快乐学习的气氛) 。三、读中悟词意让学生再读拍手歌,勾画中动物(锦鸡、雄鹰、黄鹂、百灵、老虎、熊猫) ,然后让学生自主发现这些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类的方法理解动物的点,如, “天上飞的”“地上生活的”。 (牢记、伙伴、不休、嬉戏等词,让学生反复读理解词义)如,用找近义词的方法,如(牢记紧记、伙伴同伴、不休不停、嬉戏嬉闹) ,也可以用词说话的办法理解词意。如,体时,教室里闹个不休通过以上的教学目标及实施,首先堂效果兴趣浓厚,在字词认读、写字落到了实处,学生能独立完成内外作业,大多数学生能背诵,听写字词。这无不使我感觉到,无论什么样的记体本,以情感为动因,以目标教学为重点,以审美设计为手段,通过感受“美” 去激发“爱” ,以教材语言为凭借,采取“滴水穿石”的办法,把语教学的兴趣性渗透其中,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不凡试试,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