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xx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107958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xx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xx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xx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xx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xx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xx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xx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 XX 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浅谈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一、国内外茶叶产销现状国际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茶叶消费国约 160 个,世界日均消费量 30 亿杯,其消费量仅次于水的一种饮料。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XX 年世界茶叶产量达到 342 万吨,比上年增长了 3.3%,其中中国增幅最大,达到12.0%;全球茶叶仍处于供略大于求基本格局,世界茶叶出口价格在经历 XX 年小幅回升后,XX 年继续回落;XX 年全球茶叶消费达到 331 万吨,增长 3.7%,茶叶销费与产量增幅基本一致。国内XX 年我国茶叶的面积将达到 145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8%;茶叶总产量将很有可

2、能突破 100 万吨的大关,稳居世界产量第一的位置;预计 XX 年全年茶叶平均单价为 19元/公斤,比上年上涨 5.5%。产值大约为 190 亿元。XX 年,XX 茶热销给内销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乌龙茶特别是铁观音市场依然火爆。但是,我国消费主要品种绿茶增幅开始变缓,花茶市场依旧没有大的起色,预计 XX 年茶叶的销售为66 万吨,比上年增长 10%,销售额为 240 亿元;XX 年 1-8月份茶叶出口达到 19.2 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 1.77%,出口金额达到 3.62 亿美元,上升 11.58%。二、我市茶业发展现状是云南茶叶主产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高黎贡山迄今还残存有上万株的人工驯化栽培

3、的千年古茶树群落。如今,茶业已成为本市一大优势产业。全市五区县 72 个乡镇乡乡产茶,XX 年,全市有茶园 37.6 万亩,产茶 17593.1吨,面积居全省第四位;产量居全省第四位;茶叶工农业产值 46710.1 亿元;有 25 个主产茶乡,在全市现有茶园中,50 亩以上连片种植的 20.4 万亩,占 58.3%。全市现有茶叶加工企业 641 个,其中初精合一茶厂 58个,初制所 583 个,整个茶叶产业已拥有固定资产 9.95 亿多元,年加工能力 2.3 万吨。目前生产的大宗茶叶花色品种有 XX 茶、烘青、炒青、晒青、高山乌龙茶、红碎茶和部分紧压茶、花茶、保健茶;名优茶有松针型、扁型、卷曲

4、形、条型等 100 多个花色品种。80 年代以来,全市累计共开发 43 个品牌的名特优新产品。XX 年生产名优茶吨,占总产%;其中有 31 个品牌的小包装名优茶先后被评为省级名优茶;所产“滇红”条茶、碎茶和部分品牌的名优绿茶曾多次分别荣获国家外经贸部荣誉证书和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曾被一些专家誉为“久为世人注目的茶树品种资源宝库” 。1981 年至今,全市已先后普查、征集、繁育,保存 298 个原始材料,相继建立了六个良种繁育基地(场),引育无性良种云抗 10 号、14 号、长叶白毫、矮丰、清水 3 号等 13 个;引进杂交种 9 个,其中已筛选繁育出 4 个适制绿茶,且优质、

5、高产、抗寒、耐旱的杂交良种应用于生产(扩大区试)。至 2000 年底全市已建立无性良种繁育点 24 个,推广云抗 10 号无性良种 4.2 万亩,并向外地州销售无性良种茶苗 2600 多万株。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偏酸,生境条件好,宜茶资源丰富;是盛产“滇红”茶的重点茶区和发展有机茶生产的最佳适宜区。1986 年昌宁县被国家计委、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批优质茶基地县,1987 年腾冲、龙陵两县又被国家“三部两委”列为出囗茶商品基地县。开发茶叶潜力大,前景广阔。 “十五”以来市茶叶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市茶业正在由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快速转变1、茶业产业化模式日趋合理。我市茶业产业组织由以

6、茶农为主体的组织形式,正在向企业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转变。目前,我市茶叶产业组织形式主要有四种类型:农民+农民。表现为:一部分农民在家搞生产,一部分农民在外搞销售,维持着产、供、销产业链。茶场+农户。茶园由农户自行管理,若干个茶农的茶园连片形成茶区,在茶区建立茶厂负责加工。茶厂按一定标准收购鲜叶,加工生产,负责销售。公司+基地+农户。茶园还是茶农的,公司与茶农签订合作协议,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提供统一服务。公司+基地。公司自己建基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同时带动周边茶农生产销售。2、茶叶已成为重点产茶乡镇的主导产业。市茶园面积分布广,涉及乡乡镇镇。通过几年的结构调整和发

7、展,茶叶产业的发展重心逐渐向老茶区、最适宜区和经济优势明显的地方转移。目前,全市 72%的茶叶集中分布在 25 个乡镇,这些乡镇中 30%的财政收入和农民家庭收入均来自茶叶,如腾冲的南部茶区蒲川、新华、团田乡,龙陵象达、平达,昌宁的温泉、漭水乡等,茶叶产业已成为这些地方无以替代的生命产业。3、茶叶种植向规模化、区域化、良种化发展。我市 80%的茶园是“六五”至“八五”发展起来的。这些茶园良种化率低,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少,区域经济优势不明显。进入“九五”特别是“十五”以后,我市茶园发展主要是在稳定现有面积的基础上,实行区域布局,规模化发展,良种化种植。自“九五”以来,我市新发展的 6.5 万亩茶

8、园,全部为无性系良种。良种茶园不仅产量高、抗性好,而且具有很好的品质,适合生产名优茶。品种主要有“香归银毫” 、 “清水 3 号”及“馥香”系列等。4、依托龙头带动兴产业的作用初见端倪。近年来,我市采取了引外龙、扶强龙、兴小龙、育新龙的办法,在茶叶产业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形成规模化生产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如腾冲县清凉山公司,现资产已达 2000 多万元,年产清凉山品牌的各种茶叶产品 1500 吨,辐射茶园 3.5 万亩,带动茶农 4 万多人,腾冲县高黎贡山茶厂、生产规模也近 1000 吨,辐射茶园 2.5 万亩;此外龙陵振兴茶厂、昌宁尼诺公司也真正发挥出了龙头兴产业作用,并初步形成产业化经营的

9、雏型。5、有机茶和无性系良种无公害茶生产步伐加快。目前全市已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 7000 多亩,无性系良种茶园 10万亩,建立无公害茶园生产基地 15 万亩,年生产无公害茶580 万公斤。已认定无公害茶叶品牌达 9 个。腾冲清凉山茶公司 4000 亩茶园已被认定有机茶及 AA 绿色食品,产量达48.5 万公斤,腾冲县高黎贡山茶厂的高黎贡山品牌被认定为绿色食品。5、XX 茶及以生产 XX 茶为原料的晒青绿茶数量增加,并形成一股消费热潮。为顺应市场需求,满足广大 XX 茶爱好者对 XX 茶收藏和消费的需求。XX 年我市春茶 45%鲜叶都用于生产 XX 茶的原料即晒青绿茶。茶区普遍进行 XX 茶生产

10、。据统计,我市主要的茶叶加工企业从去年开始就生产XX 茶。包括腾冲清凉山公司、龙陵振兴茶厂、高黎贡山茶厂等去年已生产 XX 茶 500 多吨。今年春茶期间,这些企业又加快了 XX 茶生产,如高黎贡山茶厂春茶期间已生产 XX茶 100 多吨,产值 200 多万元。其它砖茶、砣茶类也从无到有,产量迅速增加,由于受全国乃至世界 XX 茶热潮的影响,我市的茶馆、茶楼和广大茶叶爱好者也逐渐热衷于 XX茶的饮用和收藏,使全市 XX 茶的需求从去年开始成倍增加。茶叶价格普遍上涨,农民收入剧增。可以肯定,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也将会出现一股 XX 茶收藏和消费热潮。四、发展措施建议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择优布局、发展良

11、种、增加投入、主攻单产、提高质量、创新机制,培植龙头、规模经营、调优结构、拓展名牌、弘扬茶艺、面向市场、强化营销、加强管理,建立优质无公害茶和有机示范茶园基地,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茶叶发展路子。发展目标到“十一五”末,全市茶园面积达 38 万亩,投产 34万亩,总产 1800 万公斤,其中名优茶 480 万公斤,占 26.7%,茶叶总产值 2.6 万元;到 XX 年,全市茶园面积达 40 万亩,投产 37 万亩,总产 1800 万公斤,茶叶总产值 2.8 亿元,茶农收入 2 亿元。区域布局我市今后的茶叶产业发展要围绕建立茶叶优势产业带,继续对茶叶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

12、化发展、良种化种植。一是在保持茶园动态稳定的前提下,按“三个一批”的茶园建设要求加快茶园更新。通过普查、摸底再把那些经济效益差,海拔 1900 米以上,每亩株数不足 500 的茶园进行淘汰,从统计表中抹去;对现有基础条件好,但已明显衰老的茶园进行改造、更新,使其重现生机。对品种性状多乱杂、质量较差的茶园进行改植换种,推广无性良种。二是把全市茶园建设重点规划布局在 25 个主产茶乡,在这些茶叶重点规划发展的乡镇中,茶园建设既要考虑重点布局在龙头企业幅射区域范围,又要考虑布局在社会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根据我市现有茶园的总体结构布局和XX 年茶叶总体发展目标,在全市现有 35.4 万亩茶园中,在

13、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发展茶园面积 9.8 万亩。使全市无性良种茶园面积达 19.8 万亩,良种化达 49.15%。重点建设项目我市“十五”末至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茶叶重点建设项目要按照茶叶产业发展思路,以区域布局,优化结构为重点,机制、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壮大茶叶企业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茶叶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茶叶产品加工,扩大名优茶生产,促进无公害良种、有机茶叶生产发展、加速茶叶产业化进程。具体建设内容:“十五”末,建设 20 万亩优质无公害茶园;建设茉莉花基地 5000 亩;加快“清凉山” 、 “尼诺” 、 “龙眉”和高黎贡山牌茶叶的产业化开发;新良种的繁育与推广面积达 1

14、0 万亩;建立机修机采示范区 5 万亩;更新改造茶叶初加工厂 50 个;第“十一五”期间: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生态茶园 10 万亩;建设茉莉花基地 5000 亩;建设 2 万亩观光设施茶园;加速 10 万亩新良种推广;建立和培植 10 个龙头企业,建立 25 万亩的优势产业示范区;依托龙头企业,改扩建 200 个初建所,建设 20 条初精合一生产线,其中包括两条乌龙茶生产线,两条紧压茶生产线,两条花茶生产线。设立市级茶叶生化及产品开发研制试验室,通过农业信息网建立茶叶产业信息平台。措施建议1、强化科技进步与开发,发展茶业科技生产力。紧紧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围绕教育和科技两大关键,实施科

15、教兴茶战略,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茶叶产业化建设发展,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需要。在紧紧依靠我省茶叶科学研究所驻地在黔北的优势,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和资源优势,确保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建设的茶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同时,抓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要培养一支高科技开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力量,优化技术队伍结构,抓好科技试验示范工作,抓好和推广基础建设和高科技示范工程建设,搞好新技术试验示范、普及推广应用。通过抓好无性系良种繁育体系,不断优化茶园品种结构,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茶园管理技术水平。大力推广茶园生产机械化修剪、采摘,机械化耕作和名优茶机制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

16、转化普及,促进茶叶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粗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和茶叶综合加工转变,促进茶叶从中低档生产向中高档茶生产、向多领域多途径转变,培育茶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抓好技术培训与技术队伍建设,提高茶叶科技含量。为做大做强特色茶叶,加快推进现代茶业的发展,必须抓好茶叶技术队伍建设,通过把科研机构、技术部门、学校、农民骨干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把国内外有关茶叶专家和企业引进来指导、讲学,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做好茶叶科技攻关、技术普及和推广、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茶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及科学文化知识,装备和提高茶叶科技含量。为解决茶叶发展中长期技术后备人才问题,应着重考虑和依托有条件的学院,有选择地培养一批大中专茶叶专业人才,重点培养高级管理和高级技术人才。通过建设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茶叶技术队伍,着重抓好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加大对无公害茶、绿色茶、有机茶的生产和管理的培训力度,造就一批种茶制茶能手,为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