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课标实验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指要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101691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社课标实验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指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社课标实验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指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社课标实验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指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社课标实验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指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社课标实验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指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社课标实验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指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社课标实验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指要(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社课标实验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指要人教社标实验版语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指要环境保护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外面共同的心愿。本组教材的主题是“爱护周围环境 ”, 翠鸟 燕子专列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路旁的橡树这四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怎样教学这一组效果好呢?生字:弄清读音与字形 一、生字读得准。1平舌音:翠 i 饲 s 载 zi(zi) 森 sn 2翘舌音:赤 h 衬 hn 衫 sh

2、n 涉 sh 洲 zhu 士 sh 舒sh 殊 sh 骤 zhu 澈 h 湛 zhn 政 zhn 柴 hi 喘 hun 3前鼻音:秆 n 衬 hn 衫 shn 砍 n 喘 hun 泛 fn 濒bn 湛 zhn 森 sn 4后鼻音:嗡 n 葱 n 厢 xin 栋 dn 政 zhn零声母:欧 u6整体认读:赤 h 饲 s 郁 士 sh二、难写字用心记。舒:右半部分是“予” 不是“矛”;涉:右半部分的“步” 不要多写一点;载:先写“土” ,再写 “车”,最后是斜钩、 撇、 点;葱:中间是“匆 ”不是“勿”;裸:左半部分是“衣” 不是“示”;黎:上部右边的不能多写一撇成“勿” ,下面的“氺”变了形。三

3、、形近字细分辨。秆(苇秆) 杆( 旗杆) 徒( 徒弟)陡(陡峭) 壁(墙壁)璧(璧还) 绣(绣花) 锈( 生锈) 瑞( 瑞士)端(端正) 载(重载)栽(栽树)澈(清澈) 撤( 撤退) 砍( 砍树)吹(吹风) 栋(栋梁)冻(冰冻)欧(欧洲) 殴( 殴打) 涉( 干涉)步(步行) 厢(车厢)箱(皮箱)四、多音字记得牢。fn 门缝fn 门缝 n 太空n 空闲 q 弯曲q 歌曲 un 卷尺un 试卷 n 应当照应 n l 露水lu露脸hun 明晃晃 hun 晃动 pi 漂流 pi 漂白pi 漂亮 词语:注意读写与运用 一、词语会读写。 翠鸟 苇秆 腹部 衬衫 透亮 泡泡 又尖又长 清脆 一眨眼 逃脱

4、饲养渔翁 石壁 打消 念头 欧洲 瑞士 舒适 空调 启程 特殊 长途 骤降 疲劳饥寒交迫 温暖 政府 救护 车厢 致谢 森林郁郁葱葱 湛蓝 甜润 盖房 裸露 扩大 一栋栋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 锋利 喘气儿 黎明二、词语会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精致。 长途跋涉:跋涉:翻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彼此的看法、行动完全一致。 三、近义词是朋友。锐利锋利 启程起程 致谢道谢 宽阔宽 注视凝视 湛蓝蔚蓝 清澈透明 摇晃晃动濒临临近 疲惫 疲劳 舒

5、服舒适 挺拔挺立责备责怪 赞叹赞美 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四、反义词是对手。特殊普通 温暖寒冷 增加减少 清澈浑浊 笔直弯曲 高尚低贱 麻烦方便 宽阔狭窄 沉重轻松 责备表扬 希望失望句段:品味含义与特点一、佳句细品味。1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赏析:这里用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等词语,形象地描写出了翠鸟羽毛的五颜六色,鲜艳美丽。 2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赏析:普通的居民不怕寒冷、不畏艰辛,四处寻找燕子、救护燕子,他们对动物充满爱心,为环保出力,真

6、令人敬佩。 3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赏析: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中,小孩子本应该受到保护,可是她却能够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突出了贝蒂忘我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爱心。 4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赏析:作为公路讲,自然是宽阔、平坦、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路筑成“弯曲” 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二、留心关联词。 1尽管它这样机灵,

7、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2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不错。 三、修辞一点通。1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赏析:巧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飞行速度之快。2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赏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翠鸟的机灵、敏锐,反应敏捷。3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赏析:巧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树充满了活力,象征着美。面对这个充满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令人震撼。积累:丰富词汇与句段 一、读读、背背五组古诗佳句。 万壑树参天,千响杜鹃。(唐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

8、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唐王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宋晏殊) 二、背诵翠鸟喜欢的部分。 :了解内容与特色 翠鸟这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类的朋友翠鸟的美丽可爱,动作迅速、敏捷的特点,呼吁人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的美。首先是鲜艳的色彩美“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里用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等词语,形象地描写出了翠鸟羽毛的五颜六色,鲜艳美丽。其次是轻盈的体态美“翠鸟喜

9、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 “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双长的嘴。 ”这几句描写出了翠鸟灵活、轻盈的体态美。从“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的小鱼”中体会到翠鸟捕捉小鱼时专注、机警的静态美。最后是敏捷的动态美“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了。 ”从这句话看出翠鸟飞行的神速和体态的轻盈。从“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叨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中能体会到翠鸟的目光锐利,动作敏捷,好一幅动人的捕鱼图呢。 燕子专列讲述的是在一个风雪之夜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洋溢

10、着浓浓的关爱之情,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个环保主题。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的内容与表达的特色。首先,巧妙的呼应“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这里采用倒叙的手法开头,先将事情的结果呈现出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突出了人们对燕子的关注,留下了悬念,引人深思。而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这与开头相呼应,表明燕子成功获救了,更突出了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心与环保意识。其次,感

11、人的场面首先是政府关心燕子,这表现在运送燕子的专列是漂亮而舒适的空调车、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去寻找燕子。作为一个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事情与国家的其他大事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除了政府的行为反映了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之情,每个人为保护燕子、关心燕子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普通的居民不怕寒冷、不畏艰辛,四处寻找燕子、救护燕子,他们对动物充满爱心,为环保出力,真令人敬佩。然后,可敬的姑娘在这些普通居民中,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

12、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中,小孩子本应该受到保护,可是她却能够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突出了贝蒂为拯救受伤的燕子那忘我的精神境界,也进一步体现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爱心,表人与动物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这个环保主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村庄变迁的故事,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小村庄变迁的原因:首先,管理的

13、缺失“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 ”两个“ 谁”的字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上砍树非常随便,因此,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了,森林遭到过度的砍伐也就有了前提管理的缺失。这个“拎” 字活现出了人们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其次,森林的破坏 “一年年,一代代,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两个“ 不断”表明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而省略号意味深长,它虽然省掉了字的说明,但是比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这里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

14、,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这里连用三个“ 变成 ”,它表面上写村民得到了有“价值 ”的东西,受益了。其实作者非常强烈地表达对人们对破坏森林的不满与嘲笑。 “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个句子表面上描述了人们“ 利用 ”树木的一种方式用树木作柴烧,但却深刻地表达出了对人们的错误行为的一种遗憾和谴责,大量的树木,就这么轻易的破坏啦!日子虽过得红红火火,可树木失去了,预示着灾难也会随之而。然后,洪水的洗劫“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了下。

15、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这里形象地写出了大雨连绵不断,生动地反映了在失去树林的保护之后,洪水是多么的猖狂,多么的横行无忌,洗劫了小村庄,小村庄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人们什么都没有了。这点明了人们乱砍滥伐树木的后果之严重,危害之大。路旁的橡树讲述的是在修建一条公路时,为了保护一棵高高挺立的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的故事,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透过对人物的刻画去体会内心世界:瞧,神态刻画“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一个“长久地”说明了工程师在内心深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心理斗争,他“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程师为什么叹气呢?联系上下可以知道,一方面橡树应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要修筑公路的)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使公路绕过橡树,但这样一,公路就不会像箭一样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