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街道建设四型社区典型经验材料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088894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街道建设四型社区典型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某街道建设四型社区典型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某街道建设四型社区典型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某街道建设四型社区典型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某街道建设四型社区典型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街道建设四型社区典型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街道建设四型社区典型经验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街道建设四型社区典型经验材料某街道建设四型社区典型经验材料XX 市 XX 街道现辖 XX 城区 19 个社区,管理社区人口约14 万人,现有社区工作者 147 名。社区党员 1023 名,建立社区党总支部 3 个,党支部 22 个。近年来,该街道切实强化党建意识、服务意识保障意识和品牌意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作用,不断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满意度。着力打造活力型、温馨型、和谐型、阳光型“四型”社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家的温暖。强化党建意识打造活力社区近年来,XX 街道党工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民主自治为核心,以党的建设为保障,以服务群众为重点

2、,以社会稳定为基础,坚持把社区党建与居民自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步思考、同步筹划、同步推进,社区民主与管理得到切实加强。我街道各社区经常性召开民主生活会,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推进社区工作,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廉租房、困难补助及“一事一议”以奖代补项目等都经过总支部(总支)提议、大会审议方予兑现、实施。为把党委、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真正落实到实处,公开、公正兑现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各社区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名单等均在市区主要街道、路口张贴公示。社区每年召开两次居民代表大会,审议社区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对社区两委班子进行民主评议,请社区居民为打造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献计献策,极大地

3、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提高了社区的民主管理水平。在和谐社区建设中,该街道还积极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及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班子组合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社区建设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两张皮”倾向,为社区快速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街道形成了以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驻区单位党组织广泛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XX 年以来,随着社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街道所属的安康社区、园林社区先后获得安徽省级和滁州市文明社区的称号。坚持目标导向,树立创新社会管理的“四零理念” 。一是联系群众“零距离” 。

4、坚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我们不断优化街道领导分片联系群众、社区干部联络服务基层等有效机制,努力做到联系群众“零距离” ,以“零距离”实现服务“优质化” 。二是矛盾激化“零增长” 。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在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探索社会矛盾化解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路子,努力使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打击整治“零容忍” 。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维护群众的利益,约束好、规范化各级干部的言行,绝不容忍损害群众利益和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现象的发生。四是责任为重“零误差” 。落实好社会管理的责任,关键是干部的责任心要到位、工作的

5、能力要提升。着力打造责任为重、服务为本、效率为先、形象为上的干部队伍,为实现群众的安居乐业履好职、尽到责。强化服务意识打造温馨社区基础设施是社区的形象,是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有形载体。为扎实做好社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从根本上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XX 街道坚持多措并举。XX 年至 XX年,该街道先后开展“社区建设年” 、 “社区工作提升年”活动。XX 年,以“创建为民、为民创建”为指导思想,按照改善民生和提升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的要求,街道对各社区庭院进行路面硬化、道牙修补、绿化、设施完善等 18 个方面的综合整治,并逐步建立背街小巷改造、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切

6、实发挥社区在城乡管理、繁荣经济、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规范组建了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会。每个社区按照职能界定和“以钱养事”原则,先后设立了民政、综治、计生、劳动保障管理、 “市民学校”等内设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和服务指南,实现了办公前移。二是按要求配齐了工作人员。采取选派、招聘等办法,聘任了社区工作人员。按照以“以党建促社建”的工作思路,指导 19 个社区修订完善了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 社区工作者制度 居民公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活动。三是逐年改善了设施条件。几年来,街道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征求对社区建设的意见;组织业务骨干到省外省内

7、考察学习,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并制定落实实施细则,协调各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协力运作,确保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基本落实到位,基本解决了社区办公用房问题。各社区初步实现了“六有”:即有办公用房,有办公设备,有市民学校,大社区有警务室,有各项管理制度,有公开栏,并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话、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安康、园林等社区建起了高标准的宣传栏和政务公开栏;千秋、城北、净业、东外等社区成立了舞蹈宣传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为社区自治营造了良好环境。在去年 8 月 8 日的 XX 市首届茉莉花体育节健身舞蹈比赛中,街道一举获得了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的荣誉称号。在 8 月 28

8、 日省体育馆举办的亚洲国际标准体育舞蹈巡回公开赛(安徽站)中,街道千秋社区组织的演出队取得了健身秧歌第一名的佳绩。他们还结合新时期社区工作特点,结合创先争优和“三民工程”大走访活动的开展,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在社区“亮身份、树形象、做贡献” ,深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即科技、文体、卫生、法律进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树立一批有代表性的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发挥典型作用,大力营造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良好氛围,增强社区单位和成员认同感和参与意识;通过“党员奉献日” 、 “共驻共建”等活动,引导社区干部自觉担负起治安协管、普法宣传、纠纷调解、下岗就业、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等义务,强化社区

9、意识。强化保障意识打造和谐社区“民有所需,我有所帮” 。这是该街道党工委在推进社区建设过程中所大力倡导的理念。近年来,街道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以社会保障力促社会和谐。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双拥优抚,不断完善社保工作,社会事务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广泛联系和衔接,上级相关部门明确把城市低保、劳动就业、城区计划生育管理等职能移交给社区。劳动、计生、住建等部门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积极为社区提供经费补助、业务指导、跟踪服务和职能交接,迅速帮助社区进入了角色。各社区明确职能分工,迅速落实职能职责。街道各社区还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落在实处,使城镇居民达到应保尽保,办事处在人员

10、、政策、队伍三方面做到全覆盖,XX 年各社区参保人数达 13970 人,三年来,共服务办理赔付生育保险 168 人次,79400 元;慢性病 198 人次,361302 元;住院治疗 3670 人次,7957042 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满意度。抓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民政优抚工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对新增、提标、降标的对象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截止 XX 年底,共有 3033 户、6434 人享受城市低保,每月发放资金 77 万。资金全部实行“一卡通”发放到位;民政部门还开展了城乡大病救助工作,共 160 人,资金达 58 万元。廉租住房工作有序开展。严格按照上级相关文件

11、精神,XX 年共有 230户低收入家庭申报了实物配租,全年共发放租房补贴 150万余元。XX 年共有 416 户实现了实物配租。强化品牌意识打造阳光社区干部监督进社区是干部监督一项全新工作。也是该街道全力打造的一项品牌工程。XX 年 6 月,XX 市纪委在街道净业社区开展了干部监督进社区试点工作。XX 年 2 月初,XX 市印发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监督进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 ,在全市 46 个社区中全面启动此项工作。目前,街道19 个社区建立了住社区科级干部档案 869 份,聘请监督信息员 57 人,设立意见箱 19 个,社区党组织走访群众 350人,报送监督信息 79 条;干部考察预告进社区 2

12、6 人,其中县级 3 人,科级 23 人;任前公示进社区 23 人,其中县级 3 人,科级 20 人;评先评优进社区 6 人。畅通渠道,确保社区监督的及时性。群众的积极参与,让干部监督进社区工作成为有源之水。一是聘请社区监督信息员,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解决“看到管不到”的问题。我街道各社区聘请了 3 名政治素质高,社会形象好,处事公道,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居住在本社区的在职或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社区监督信息员。信息员通过上门走访、与群众交谈等方式收集群众对社区领导干部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到社区党支部,协助开展监督。同时,在社区办公场所和相对独立的小区设置干部监督意见箱,公布干部监督电话,及时听取和收集社区居民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反映。二是开展走访评议,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解决“管到看不到”的问题。定期召开由社区居民代表、党员代表以及信息员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居民群众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意见和建议,组织社区居民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廉洁自律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街道的干部监督进社区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认可。省纪委、滁州市纪委和霍山县等各级领导和兄弟县市也经常到该街道来指导和参观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