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部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079096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说明   (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设计说明   (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设计说明   (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设计说明   (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设计说明   (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说明 (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说明 (部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1 站址环境大智路站位于武汉市汉口区,现球场街路与京汉大道交汇处北侧,车站南北向设置于球场街正下方。现球场街道路宽 30 m,规划红线宽 50 m,现状道路为双 向 4 车道,交通较为繁忙。站点周边 500m 范围内主要规划为居住、商业用地。2 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本站现状地面环境 复杂。车站东侧主要为 新鸿基花园,我爱我家酒店及一些 3-5 层的建筑物,西侧主要为 一些低矮的建筑物 ,北侧主要为 世纪皇冠酒店,周边控制性建筑主要是 世纪皇冠酒店,距离基坑最近约 15 m。站址范围内管线主要有 BH3600X1700 的混凝土管涵 。对影响主体结构施工、与车站主体结构平行的管线进行迁

2、改或临时废弃,完工后尽量改移回原位,对于横跨车站管线根据管径.重量及管线权属部门意见选用钢管或钢桁架、钢梁悬吊处理。对邻近车站的管线,特别是重要的电力.通讯等管线,在车站施工期间必须及时与管线权属部门联系,加强保护,并按管线权属部门要求做好监测。3 建筑设计大智路站位于 球场街与京汉大道交汇口北侧,为双柱 3 跨两层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 K21+248.696,车站起点里程为 K21+158.696,终点里程为 K21+379.696,全长 221m。车站共设置了 5 个直通地面的出入口,无预留出入口,设 2 组风亭。出入口及风亭均设置在球场街路两侧。4 基坑支护设计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

3、程处轨面高程(绝对值)为 -8.158 m,标准段线间距 17.2m,标准段基坑宽度 2325 m,地面平均标高 24.6m,轨面距离底板面高度 0.75 m,底板厚度 0.9 m,垫层厚度 0.15 m,标准段基坑深约 18.4 m。根据本基坑功能,结合地质及周边环境,依据湖北省和武汉市建筑基坑支护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本基坑安全等级为 一 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 1.1。综合工程环境及周边管线情况,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加内支撑的型式。地下连续墙厚 1000 mm。基坑开挖面积为 5445 平米。5 主要施工顺序施工场地的拆迁-管线的改移-主体围护结构-主体结构-附属结构 二、设计依据1 武汉

4、轨道交通 6 号线一期工程标段大智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3.1) ;2 结构设计主要遵照的规范、规程和标准:(1)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 (2)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50490-2009 )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2012 )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 (5)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 (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5、) (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 (10)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GB50225-2005 )(11) 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RFJ 02-2009) (12)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湖北省标准 DB42/242-2003) (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 版) )(14)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2003 年版) )(1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 (16)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17) 湖北省地方标准

6、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DB42/T 159-2012) (1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19)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YB9258-97 ) (20)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21)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2006 (2009 版) ) (22)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CECS 28-2012) (2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99-2003) (2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 (25)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 178-2009)

7、(26)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 (GB50652-2011) (2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 104-2008) (28)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 (GB50652-2011) (29)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01-2004(2005 年修订 版) ) (参考)(30) 国家及湖北省、武汉市其它相关现行规范、规程3 武汉市轨道交通 6 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一册)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4 武汉市轨道交通 6 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报告 (全一册)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

8、研究院有限公司)5 武汉轨道交通 6 号线一期工程标段大智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3.1)6 武汉市轨道交通 6 号线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2010 年 4 月版)7 武汉轨道交通 6 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 (北京城建设计总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 年 4 月版)8 武汉市轨道交通 6 号线一期工程大智路站初步设计评审意见 (2013.2) ;9 业主单位所提供的线路及地形、地下管线电子文件;10 业主单位下发的沿线建筑物基础调查资料11 业主及总体下发的其它各种设计要求、会议纪要及技术联系单; 三、工程地质及水

9、文地质概况依据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3 年 1 月提供的武汉轨道交通 6 号线一期工程标段大智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如下:1 场地环境概况拟建车站距长江直线距离约 1.55km,区内原有众多湖泊、堰塘、残存的沼泽地及暗沟、暗浜等,现多已填平,地层主要由新近填土,全新统黏性土、砂性土、砂卵石层及泥质粉砂岩构成,为长江 I 级阶地。拟建工程场地地形略有起伏,呈南高北低,地面高程在 22.8525.93 米之间,最大高差 3.08m。2 环境等级及环境类别本次详勘阶段在场区内采取的 3 组地下水,根据室内水质分析报告,同时结合场地范围内

10、环境调查沿线无污染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第 12.2 条判断,本场区环境类型为类。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5-2010/J1167-2011)的判定标准,本工程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 。设计地面以下至地下水最低水位之间混凝土结构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3,设计地面以上混凝土结构处于露天条件,且年平均相对湿度60%混凝土结构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地下水最低水位之下混凝土结构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1,薄型结构的一侧干燥而另一侧湿润或饱水时,其干燥一侧混凝土的碳化作用等级按T3考虑,因此建议地下混凝土结构综合按T3作用等级

11、考虑。地面以上混凝土结构碳化环境 作用等级为T2。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50476-2008)相关规定,本工程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类(一般环境) ,设计地面以下至地下水最低水位之间混凝土结构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I-C类,地下水最低水位之下混凝土结构环境作用等级为-B 类,因此建议地下混凝土结构综合按 I-C 类作用等级考虑。地面以上混凝土结构处于干湿交替环境作用等级为 I-C 类。3 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各层的地层岩性及其特点自上而下依次为:(1)杂填土(地层代号(1-1) ):杂色,湿,压缩性不均,该层为人类活动堆填而成,分布范围和厚度缺乏规律性,带有极大的人为随意性,往往在

12、很小范围内,变化很大。拟建场区局部为水泥路面,其下含有较多的砖渣、砂土、碎砾石、砼块等建筑垃圾,夹有少量黏性土,局部地段见有淤泥,力学性质不均,工程性能差,硬杂质含量不均匀,部分地段超过 50%,层厚 1.06.2m,平均厚度 2.8m,场区内均有分布,堆积年限一般小于 10 年,局部大于 10 年。(2)素填土(地层代号(1-2) ):黄褐褐灰色,以粉质黏土为主,软可塑状态,含植物根系、小碎石及砂性土,硬杂质含量约 5%15%,分布不均匀,局部夹有淤泥及淤泥质土。揭露厚度 1.04.4m ,平均厚度 2.2m,层顶标高 23.2024.80m,场区内仅局部分布,堆积年限一般小于 10 年,局

13、部大于 10 年。(3)淤泥(Q4l) (地层代号(1-3 ) ):灰灰褐色,切面光滑,富含有机质,偶见螺壳碎片,稍有臭味,无摇振反应,呈流塑状态,压缩性高。揭露厚度 2.4m,埋深 2.0m。(4)粉质黏土夹粉土(地层代号(2) ):灰灰黄色,饱和,软塑状态,粉土稍密,压缩性高。切面欠光滑,摇振有轻微淅水反应,揭露厚度 2.03.1m,平均厚度 2.2m,层顶标高 18.3523.13m,场区内仅局部地段分布。(5)黏土(地层代号(3-1) )黄褐色,局部灰色,切面光滑,含氧化铁及氧化物结核,呈可塑状态,压缩性中等,韧性较好,干强度较高。厚度 2.110.9m ,平均厚度 7.2m,层顶标高

14、 17.7924.03m,场区内均有分布。(6)粉质黏土(地层代号(3-2) ):灰黄灰色,饱和,软塑状态,压缩性高。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点,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揭露厚度 1.14.2m ,平均厚度 2.3m,层顶标高13.8517.73m。场区内部分地段分布。(7)淤泥质黏土(地层代号(3-3)):灰褐灰色,饱和,流塑状态,压缩性高,含有机质、腐植物,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揭露厚度 3.57.1m ,平均厚度 3.5m,层顶标高 16.0518.31m。仅在大智路站苗栗路站区间孔 LQJz4-12-DM01、LQJc4- 12-DM01 号孔揭露。(8)淤泥质黏

15、土夹粉土、粉砂(地层代号(3-4)):灰褐灰色,饱和,黏性土状态流塑软塑;粉土稍密中密、粉砂松散。含有机质,压缩性高,摇振反应明显,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揭露厚度 3.15.3m,平均厚度 4.2m,层顶标高 11.21 12.55m。仅在大智路站苗栗路站区间孔 LQJz4-12-DM01、LQJc4-12-DM01 号孔揭露。(9)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互层(地层代号(3-5)):灰灰褐色,饱和,粉质黏土为可塑状态,局部呈软塑状态(该层局部黏性土的液、塑限指标受所夹粉土、粉砂影响,呈假塑性,其状态以原位测试为依据,判定为可塑状态),粉土为中密状态,粉砂为松散稍密状态,局部夹淤泥质土,摇振反应明显,见有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压缩性中等。粉砂含量分布不均匀,局部位置较为集中,并含有细砂颗粒。厚度 2.810.0m,平均厚度 5.6m,层顶标高 10.8315.60m。在场区均有分布。(10)粉细砂(地层代号(4-1) ):灰青灰色,饱和,中密状态(局部地段稍密) ,压缩性低,含云母片、长石、石英等矿物,局部夹极薄层黏性土、粉土。揭露厚度 3.714.7m ,平均厚度 7.7m,层顶标高3.8012.63m。在场区内均有分布。(11)粉细砂(地层代号(4-2) ):灰青灰色,饱和,中密状态,压缩性低,含云母片、长石、石英等矿物,砂质较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