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法 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076671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税法 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财税法 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财税法 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财税法 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财税法 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税法 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税法 知识点整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财政法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民主主义着眼于财政的民主基础,财政法定主义着眼于财政的法律形式,财政健全主义着眼于财政的安全稳健,财政平等主义着眼于财政的公平合理。这四个基本原则虽然独立表述,但相互间仍然存在内在的联系。总体而言,财政民主主义是现代社会整个财政法的基础,它在财政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财政法定主义是对财政法在形式上的要求,它旨在保障民主原则在制度上的实现。财政健全主义是对财政法在功能上的要求,它旨在降低财政风险,确保财政运行不至于偏离安全稳健的目标。而财政平等主义则是对财政法在价值上的要求,它保障通过民主机制和法律程序制定的财政法本身是符合正义的。以财政法治的视角衡量,财政法定是财政

2、法治的形式要素,财政健全是财政法治的功能目标,财政平等是财政法治的价值追求,而财政民主则是上述三者有机结合的制度保障,因此完全可以说,它们紧密统一于财政法治的理论和实践。1.财政民主主义民主的基本含义与其说是多数人的统治,不如说是个人参与公共事务的决定权。财政民主所要求的无非也就是赋予普通的公民和企业参与财政事务的权力。除此之外,财政民主主义还要求人民享有对财政事务的有效监督权。财政民主的首要内容仍然落脚在人民的财政决策权上。2.财政法定主义财政法定主义是财政民主主义的具体体现,它以财政民主作为基础,同时也是财政民主非常重要的实现途径。财政法定主义一般表现在:(1)财政权力(利)法定。 (2)

3、财政义务法定。(3)财政程序法定。 (4)财政责任法定。3.财政健全主义财政健全主义所关注的是财政运行的安全稳健,其核心问题即在于,能否将公债作为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4.财政平等主义从法学的角度看,财政公平包含着对正义的价值追求,从制度上则主要体现一种平等的对待,它既包括财政收入方面义务人的平等牺牲,也包括财政开支方面权利人的平等受益,还包括在财政程序方面的同等条件同等处理,等等。财政法所追求的公平,既包括起点的公平,也包括过程的公平,无论在实体法还是在程序法上都可以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对待。分税制的概念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分税制财权相统一的原则,

4、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2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1、中央与地方支出范围的划分中央的支出范围:国防支出,中央级的公、检、法与武警经费支出,中央的行政经费支出,中央的教、科、文、卫、体支出,地质勘探支出,科技方面的支出,基于宏观调控需要的经济支出,外交与援外支出等。地方的支出范围:地方行政经费支出,地方经济建设支出,地方武警经费支出,地方公、检、法与武警经费支出,地方教、科、文、卫、体支出,物价补贴等。2、中央与地方收

5、入范围的划分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关税,海关负责征收的进出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国有资产收益,中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铁路、民航、邮电、金融、保险等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其他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个人所得税,地方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印花税,铁路、民航、邮电、金融、保险以外的经营者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3、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分 税 制 在 重 新 划 分 中 央 财 政 收 入 与 地 方 财 政 收 入 的 基 础 上 , 相 应 地 调 整 了

6、政 府 间 财 政 转 移 支 付 数 量 和 形 式 , 除 保 留 原 体 制 下 中 央 财 政 对 地 方 的 定 额 补助 、 专 项 补 助 和 地 方 上 解 外 , 根 据 中 央 财 政 固 定 收 入 范 围 扩 大 、 数 量 增 加 的新 情 况 , 着 重 建 立 了 中 央 财 政 对 地 方 财 政 的 税 收 返 还 制 度 。 具 体 办 法 是 ,中 央 税 收 上 缴 完 成 后 , 通 过 中 央 财 政 支 出 , 将 一 部 分 收 入 返 还 给 地 方 使 用 。4、 是 预 算 编 制 与 资 金 调 度 。 实 行 分 税 制 后 , 中 央

7、 和 地 方 都 要 按 照 新 口径 编 报 预 算 。 同 时 将 中 央 税 收 返 还 数 和 地 方 的 原 上 解 数 抵 扣 , 按 抵 顶 后 的 净额 占 当 年 预 计 中 央 消 费 税 和 增 值 税 收 入 数 的 比 重 , 核 定 一 个 “资 金 调 度 比例 ”, 由 金 库 按 此 比 例 划 拨 消 费 税 和 中 央 分 享 增 值 税 给 地 方 。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事 权 和 支 出 范 围 越 位 。2.部 分 财 政 收 入 划 分 不 合 理 。3.地 方 税 收 体 系 不 健 全 。4.省 以 下 分 税 制 财 政

8、管 理 体 制 不 够 完 善 。5.转 移 支 付 不 规 范 。?我国现行预算法律制度的完善 1、存在的问题 2、完善的思路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3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方 式 :一、 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主要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与其他采购方式不是并行的关系。 公开招标的具体数额标准,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规定;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9、民政府规定;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二、 邀请招标邀请招标也称选择性招标,由采购人根据供应商或承包商的资信和业绩,选择一定数目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不能少于三家) ,向其发出招标邀请书,邀请他们参加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的供应商。 条件: 1.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 2.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三、 竞争性谈判竞争性谈判指采购人或代理机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

10、(不少于三家)进行谈判,最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 条件: 1.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2.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3.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4.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四、单一来源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也称直接采购,是指达到了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但所购商品的来源渠道单一,或属专利、首次制造、合同追加、原有采购项目的后续扩充和发生了不可预见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等情况。该采购方式的最主要特点是没有竞争性。 条件: 1.只 能 从 唯 一 供 应 商 处 采 购 的 ; 2.发 生 了 不 可

11、预 见 的 紧 急 情 况 不 能 从 其 他 供 应 商 处 采 购 的 ; 3.必 须 保 证 原 有 采 购 项 目 一 致 性 或 者 服 务 配 套 的 要 求 , 需 要 继 续 从 原 供 应 商4处 添 购 , 且 添 购 资 金 总 额 不 超 过 原 合 同 采 购 金 额 百 分 之 十 的 。 五 询 价询 价 是 指 采 购 人 向 有 关 供 应 商 发 出 询 价 单 让 其 报 价 , 在 报 价 基 础 上 进 行比 较 并 确 定 最 优 供 应 商 一 种 采 购 方 式 。 条 件 : 当 采 购 的 货 物 规 格 、 标 准 统一 、 现 货 货 源

12、 充 足 且 价 格 变 化 幅 度 小 的 政 府 采 购 项 目 , 可 以 采 用 询 价 方 式 采购 。税法的构成要素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这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纳税人应当与负税人进行区别,负税人是经济学中的概念,即税收的实际负担者,而纳税人是法律用语,即依法缴纳税收的人。税法只规定纳税人,不规定负税人。二者有时可能相同,有时不尽相同,如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负税人是相同的,而增值税的纳税人与负税人就不一定一致。2.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这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是各个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征税对象按其性质的不同,通常

13、划分为流转额、所得额、财产及行为四大类。3.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负担和国家税收收入的多少,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例总是相同的。比例税率是最常见的税率之一,应用广泛。比例税率具有横向公平性,其主要优点是计算简便,便于征收和缴纳。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的等级,随着课税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具体做法是按课税对象数额

14、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规定最低税率、最高税率和若干等级的中间税率,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课税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累进税率一般在所得课税中使用,可以充分体现对纳税人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无收入的不征的税收原则,从而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正确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问题。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率,是按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主要有吨、升、平方米、千立方米、辆等。定额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定额计征的某些课税对象,实际是从量比例税率。4.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5.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

15、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纳税期限是衡量征纳双方是否按时行使征税权力和履行纳税义务的尺度。5纳税期限一般分为按次征收和按期征收两种。在现代税制中,一般还将纳税期限分为缴税期限和申报期限两段,但也可以将申报期限内含于缴税期限之中。6.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指缴纳税款的场所。纳税地点一般为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地、财产所在地或特定行为发生地的。7.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的一种免除规定,它包括减免税、税收抵免等多种形式。税收优惠按照优惠目的通常可以分为照顾性和鼓励性两种;按照优惠范围可以分为区域性和产业性两种。8.税务争议。税务争议是指税务机关与

16、税务管理相对人之间因确认或实施税收法律关系而产生的纠纷。解决税务争议主要通过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两种方式,并且一般要以税务管理相对人缴纳税款为前提。在税务争议期间,税务机关的决定不停止执行。9.税收法律责任。税收法律责任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因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税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经济责任,包括补缴税款、加收滞纳全等;二是行政责任,包括吊销税务登记证、罚款、税收保全及强制执行等;三是刑事责任,对违反税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是在有关税收的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1、税收法定原则 税 收 法 定 是 税 法 至 为 重 要 的 基 本 原 则 , 或 称 税 法 的 最 高 法 律 原 则 , 它 是 民主 和 法 治 原 则 等 现 代 宪 法 原 则 在 税 法 上 的 体 现 , 对 保 障 人 权 、 维 护 国 家 利 益和 社 会 公 益 举 足 轻 重 。 正 因 为 如 此 , 各 国 宪 法 一 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