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075490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单位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单位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单位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单位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单位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单位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单位汇报材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单位汇报材料柴河林业局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约 6.8 平方公里,现有职工 236 人,下辖七个社区。共有常住户 11336 户,常住人口 27351 人,下设七个党总支,15 个居民委党支部,现有党员 1088 名,辖区共建单位 21 个。大小型加工厂 65家,手工针织厂 2 家,个体经营网点 370 多家,搞运输及种植、养殖业 135 户。两年来,街道办事处以创建全省文明单位为统领,以提高辖区整体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强化居民文明素质为根本,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新时期促进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街道办事处友谊社区荣获全国社区

2、服务先进社区荣誉称号、街道办事处繁荣社区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社区荣誉称号、街道办事处友谊社区被省评为无邪教社区、街道办事处被省森工总局评为第五局劳动模范“先进集体” 、街道办事处被总局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街道办事处被局评为先进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一、加强领导,创新管理,着力打造规范型街道我们坚持把社区建设作为抓民生、谋发展、促和谐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谐工程,纳入街道办事处大事实事强力推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做到精力上多投入、经济上多支持、工作上多关注、干部上多配强,促进了社区建设“五个转变” ,即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单一行政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转变,

3、由林业局主导向社区居民自治转变,由街道社区一家抓向齐抓共管、社会参与转变,由粗放随意型管理服务向规范化、制度化、效能化管理服务转变。一是建立“小街道、大社区、小机构、大服务”的新型管理体制。为了适应林区城镇居民“组织”属性逐渐弱化、大量“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的新形势,针对街道办和各社区改革传统的“上下一对一”的机构设置模式,按照城市化社区建设规范,我们重新定岗、定编、定职能,全员竞争上岗,交纳保证金,做到该专则专、能兼则兼,一专多能。街道办职能由原来的直接、具体管理变为宏观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人员由原来的 18 人减到 12 人。下辖的七个社区按科级单位建制,原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并为每

4、个社区选配了能力强、素质高、年纪轻的书记兼主任,35 名职能大员和 2名大学生,将原来各单位的社会职能和各类社会人员全部划归所属社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和服务,使每个居民委由原来的平均 400 户增加到 600 户。目前退休工资、低保费、社会保障费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和缴纳。通过改革创新社区建设管理模式,既改变了过去社区管不着、单位管不好的现象,又使各单位减轻了社会负担,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还强化了社区职能,优化了社区干部队伍,减少了管理环节,理顺了条块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便了职工群众。二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坚持街道党委领导、行政负责、社区主办、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了街道办事

5、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目标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调研机制和考核推进机制,结合林业局相关管理机制,制定了街道办事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街道办事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 、 街道办事处处务公开制度 、 街道办事处和谐社区建设考核细则 、 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十不准等 61 项制度及规定,确保了创建工作与街道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面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三是建立健全共驻共建机制。建立了由街道、社区、公安局、环卫处、辖区单位、派出所负责人、包片民警和居民群众代表参加的和谐社区建设联席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共同研究部署社区建设、服务等重要事项,通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6、使创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奖罚机制。街道办事处先后制定了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和谐社区与和谐居民委创建竞赛活动方案、考核细则、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对街道、社区、居民委各项工作、每个岗位健全了规章制度,层层签定责任状。建立了单位与社区、组织与群众相结合的考评体系,按月跟踪考核评比,与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选优挂钩,严格兑现奖罚,实现了社区管理方式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五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制定了居民公约 、 社区居民自治章程 ,建立了民情恳谈会、民事调解会、民意听证会、民主评议会“四会”制度。实现社区管理与被管理者的良性互动,增强了居民的主人翁

7、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居民自治机制,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改变了过去不论大事小情不找街道和社区,直接找单位和林业局,上访不断,无法办公的局面。六是建立健全示范带动机制。实行“一居一品” 、 “一区一特色” ,各社区立足优势,因地制宜,竞相开展“规范服务社区” 、 “现代文明社区” 、 “稳定和谐社区” 、 “党建富民社区”等特色创建和争先创优活动,做到示范引路,典型带动,有力推动了社区建设。二、夯实基础,加大投入,着力打造服务型街道一是完善服务设施。加大了街道社区办公条件改善力度,林业局先后投入 1500 万元,完成了街道和七个社区办公设施、环境的标准化改造

8、。建立了社区服务网站,实现办公网络化、自动化、无纸化,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化、效能化。加大了社区服务场所建设力度,在繁荣、友谊等五个社区,都建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各社区均设立了健身休闲区、休闲广场、健身器材、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乒乓球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民情调解室、警务室等服务场所。配齐了相关设施和活动用品,满足了社区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极大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二是健全服务网络。坚持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在办事处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各社区建立了服务工作站,实施“三制”服务和“三式”服务,即各居民委、小区、楼栋建立了服务联系点。做到工作机构、职责

9、、服务内容、相关管理制度层层明确,形成了街道、社区、居民委和小区三级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覆盖面广、管理规范的服务工作网络。成立了由党员、团员、低保对象、志愿者 600 人组成的 6 支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了 16 个小区党支部,257 个楼道党小组,服务辖区需要帮助的群体,制作了“爱心”服务联系卡、为民服务袋。建立完善了服务与被服务电子信息档案,设立了社区服务热线电话,开设“四点半课堂”四个,解决了在职职工接孩子难的问题。指定商业服务网点 12 个,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无偿和低偿服务,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一般事不出街道,大事有人帮,及时为民排忧解难。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在选好配强

10、社区干部队伍的同时,注重抓好街道社区干部的能力和作风建设。两年来先后组织街道和社区干部到 7 个社区建设先进城市和兄弟单位考察学习,开展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培训 10 次,轮训干部 100 余人次;制定出台了行风建设“十不准”规定,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挂牌上岗制”五项制度;所有社区工作人员统一订做服装,着装上岗。大大提升了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四是实施服务工程。以“百项服务”进社区、 “六比六看”活动为载体,在提供全面服务的基础上,坚持面向四类弱势群体,重点实施“四大服务工程”:爱老敬老助老工程,结合辖区人口老龄化

11、日益严重、空巢老人多、孤寡老人多、困难老人多的实际,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搭建了街道、社区、居民委三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成立了“为老志愿者”服务队、专业服务队、老年服务队和四个社区老年协会。开办助老服务人员业务培训班 600 余人次,有 120 人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开展有偿、低偿、无偿养老服务,对生活条件好又有服务需求的老人实行专业化有偿服务;对生活较困难和有特殊贡献的老人由企业补贴或社会资助化低偿服务;对孤寡老人、特困老人和有特殊贡献的老人,实行企业全额购买和志愿者提供的无偿服务,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现辖区享受低偿和无偿服务的老人有 45 人

12、。开展“走进去” 、 “走出来”养老服务,为高龄、空巢、独居、病残、困难老人,由养老服务队结对上门帮扶,定期服务;在社区建立了日托服务中心,向社区老年人提供日托、就餐、康复、休闲娱乐、学习聊天等各种服务,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现每天有近百名老人或在社区各种活动室参加文体活动,或入托接受服务,免除了子女的后顾之忧。各社区为 60 岁以上老人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上门开展义诊、巡诊活动,并大力开展孝老爱亲宣传教育和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扶贫帮困工程,针对辖区弱势群体比例还很大、贫困

13、家庭还比较多的实际情况,健全完善了特困救助工作制度,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帮扶和“邻里亲情”互助活动。积极争取政策,扩大了低保和社保覆盖面,并在街道社区创办了“帮扶中心”和“爱心超市” ,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两年来,共发放社会救助金 77.99 万元,救助困难家庭 967 户;低保递增 950 户 1572 人,年发放低保金达 465 万元;街道办事处积极组织各社区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共捐款 6 万元,捐衣物 2000 余件。处党员领导干部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 28 个,通过几年来的各种帮扶如: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锡刚和主任佟富文共同帮扶的辖区居民谷久明,因摔伤致困,无生活来源,他们就自己拿钱帮助谷

14、久明买辆三轮车,现在谷久明开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小商品,基本能自给自足,欠款也全部还清,过上了幸福生活。街道同时对 84 名困难学生入学实行了救助。就业保障服务工程,在各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再就业办公室、再就业台帐、下岗失业人员数据库、辖区单位用工需求库,实行动态管理。开设就业咨询服务站,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拌菜、面点制作、家政服务、计算机应用、焊接技术、保洁员、月嫂等就业再就业培训 590 人。为2225 名一次性安置人员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为 2035 人办理了社保补贴手续,累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4860 人,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生命维护工程,在社区

15、卫生服务站定期开展卫生防疫、家庭保健知识讲座和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采取设立医疗服务求助和咨询专线电话、社区服务巡回医疗组、家庭病房等多种服务模式,定期送医上门、巡回义诊、专家义诊,为社区居民免费或少收费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卫生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卫生服务,实现小病不出家庭、常见病不出社区,解决了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建强阵地,丰富载体,着力打造文明型街道一是建阵地,拓宽活动空间。近两年在林业局大力支持下,新建文化活动中心 1756 平方米,文化活动室 999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 30 处 16 万平方米,建立了文化长廊、阅报亭、宣传栏、街道文化站、图书

16、室、社区文化分站和书屋,解决了职工群众多年没有文化、休闲、娱乐、健身场所问题。二是组团队,夯实活动基础。文化是精神的食粮,是群众素质的基本体现。两年来,街道办事处在山下七个社区组建了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各种群众性文艺团队和文化组织 22 支,定期开展活动,每年到各个节日,社区文艺队都要在各个广场和活动室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尤其是近两年“七一”期间都在文化广场开展“社区儿女心向党”大型文艺演出,并通过演出节目,宣传党的好政策和辖区中涌现出的好典型,通过文化活动,广大居民群众不断在文化娱乐中提升了素质,增强了维护和谐社会的整体意识。两年来已累计演出 100 余场。三是创载体,注重活动成效。以阵地为依托,以乐民、育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为目标,以“关心柴河、爱护柴河、发展柴河、奉献柴河、和谐柴河”和“知荣辱、促和谐、树新风”为主题,街道搭台,社区组织,居民唱戏,月月有活动,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小区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窗口文化、节日文化、道德文化。在各社区开展了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