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水资源情势分析及应对措施(胡宗明)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067685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平区水资源情势分析及应对措施(胡宗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昌平区水资源情势分析及应对措施(胡宗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昌平区水资源情势分析及应对措施(胡宗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昌平区水资源情势分析及应对措施(胡宗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昌平区水资源情势分析及应对措施(胡宗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平区水资源情势分析及应对措施(胡宗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平区水资源情势分析及应对措施(胡宗明)(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平区水资源情势分析及应对措施(胡宗明)#TRS_AUTOADD_1219907650468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19907650468P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19907650468TD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

2、: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19907650468DIV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19907650468LI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JSO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

3、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

4、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摘要:水资源供需矛质、水污染、地下水超采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昌平区水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继续坚持开源、节流、治污等措施,完善水管理体制,提高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建设循环水务模式,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地下水超采昌平区近年来,随着昌平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保护好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XX 年全区总用水量为 2.34亿 m3,按用水性质分农业用水 0.86亿 m3,占全区用水量的 3

5、6.7%;工业用水 0.59亿 m3,占全区用水量的 25.2%;生活用水 0.71亿 m3,占全区用水量的 30.4%;公共服务用水量 0.12亿 m3,占全区用水量的 5.1%;生态用水亿 0.06亿 m3,占全区用水量的 2.6%。从全区看,有限的地表水已得到充分利用,地下水也达到充分开发。全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 1.8亿 m3,地下水资源量为 2.44亿 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利用量为 0.42亿 m3,全区水资源总量为 3.82亿 m3。地下水是昌平全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2002年末,实测机井共 2836眼,地下水年开采量为 1.22亿-1.97亿 m3。自 19

6、80年以来,因连年干早少雨,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下水资源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供水与需水形势分析2.1需水量预测2.1.1农村需水量预测农村用水包括种植业、果树、渔业和农村人畜用水等项。根据昌平区总体规划和各镇域规划、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农村地区养殖业发展趋势、农田用水定额预测,在现状水平基础上并参照21 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中有关成果,预测到 XX年、2020 年农村需水量平水年分别为 1.01亿 m3和 1.09亿 m3。2.1.2工业需水量预测根据昌平区经济发展规划,XX 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将达到 7:51:42,工业需水构成和需水量也将发生变化。(1)乡以上工业需水量预测到

7、 XX年、2020 年其需水量分别为 3067万 m3、3462 万 m3。(2)村及村以下工业需水量预测到 XX年、2020 年其需水量分别为 1376万 m3、1553 万 m3。(3)新开发区和大型项目需水量根据 XX市和昌平区的总体规划,XX 年、2020 年昌平区工业开发区面积预测为36.75km2、39.80km2,以开发区综合用水指标平均采用3000m3/(km2d)计算,预计 XX年、2020 年昌平工业开发区需水量分别为 4025万 m3、4358 万 m3。合计以上 3项需水量,预计 XX年、2020 年工业总需水量分别为 8468万 m3、9373 万 m3。2.1.3城

8、镇生活需水量预测以现状水平年人口为基础,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及暂住人口变化趋势进行预测,XX 年昌平全区常住人口为 90万人,其中常住非农业人口 71.2万人;2020 年昌平全区常住人口为 115.5万人,其中常住非农业人口 98.5万人。根据用水定额,测算出 XX年、2020 年的城镇生活需水量分别为 1.1亿 m3、1.5 亿 m3。2.2供水量预测平水年地表水与地下水可蓄水量应达到 2.1亿 m3,其中地下水可蓄水量为 1.9亿 m3,地表水可蓄水量为 2334万m3。2.3供需平衡分析昌平区 XX年平水年缺水 8721万 m3,全区除十三陵、阳坊不缺水外,其余均为缺水区,其

9、中严重缺水的回龙观缺水量超过 4000万 m3,昌平镇缺水量将达 1500万 m3。到 2020年缺水 1.5亿 m3,全区除十三陵不缺水外,其余均为缺水区,其中严重缺水的回龙观缺水量将达 5700万 m3,缺水量超过 1000万 m3的有昌平镇、沙河镇和东小口地区。3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3.1水资源供需矛清日趋尖锐一方面由于连续干早少雨,地表水可供水量不足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在逐年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在 80年代至 90年代,昌平区的水资源就已不足,依靠京密引水渠补水基本维持平衡。但目前由于以下 4个方面的变化,使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愈来愈

10、突出。(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用水量迅速增加。尤其是昌平南部地区受 XX城区建设发展的影响,已先期建设成高档社区,外来人口突增,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大,挤占农业用水。(2)由于连年干早少雨,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不足。在供水水源中,地表水比例逐年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逐渐增加。昌平区地表水仅供于农业,工业与生活用水均来源于地下水。近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地表水供水量呈现衰减趋势。(3)京密引水渠停止向昌平供水。从 1999年京密引水渠治理后不再给昌平供水(1999 年京引供水量为 572万 m3,占全年地表水供水量的 44.5%),给京引沿线地区农业用水量带来较大影响。另外京引的衬砌对于昌平区地下水源

11、的补给也有很大的影响。(4)上游水利工程的建设,减少了入境水量。随着人为活动影响的加剧,改变了水资源原有的地区分布情况,如南沙河上游相继修建了拦河闸、橡胶坝等蓄水工程,蓄水能力达到 1000万 m3,减少了昌平区地表水入境量。3.2水污染形势比较严峻全区河流中符合类水质标准的只有东沙河上游很短一段河道。水质维持在类、类标准的河流有锥石口沟上游,德胜口沟和上下口沟及川北河。其他河流如东沙河、南北沙河、温榆河和沙河闸等均受到污染和严重污染,现状水质为超类水体,河水混浊,异味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逐年加剧,水生鱼类难以生存,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的投资环境。昌平区年排入河道的污水量为 2307.46万 t(

12、已扣除昌平卫星城污水处理厂的纳污量),其中生活污水排量 1541.70万 t,占总排污量的 67%;工业排污量 357.14万 t,占总排污量的 15%;混合排污量 408.62万 t,占总排污量的 18%。其中,年接纳污水量最多的为温榆河。全区地表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COD入河总量达 4849.2t/a。3.3地下水超采严重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在地表水供水量逐渐减少的条件下,只能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根据昌平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22 年累计下降了 10.35m。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措施昌平区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地区,针对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必须采取

13、一套行之有效的开源、节流、治污等措施,完善水管理体制,提高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建设循环水务发展模式,切实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1以节水求生存,求发展农业用水占全区总用水量的 60%,因此种植业采取节水新技术和发展喷灌、管灌是主要措施。发展喷灌、管灌比一般灌溉方式可节水 40%一 50%,目前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44万 hm2,其中喷灌 1.18万 hm2,低压管灌灌溉面积 0.49万 hm2,衬砌渠道灌溉面积 0.756万 hm2。在近 3年内农业节水潜力要以田间节水为重点,结合产业结构调查,研究总结提出适合本地区情况的果、菜、草节水灌溉工程的配置模式,并推广应用,要充分利用再生水,减

14、少清水用量。工业节水潜力对于工业用水中的冷却水,实现冷却水循环利用,提高冷却水循环率是工业节水的主要努力方向,在年内昌平工业用水的循环率要达到 80%-85%。对于工业用水中的工艺水,应大力提高工艺水处理回用,既节约水资源,又可减少污染。城镇生活用水的潜力公共卫生用水设备的改造和自来水管网漏失率的控制,装置节水型设备对宿舍楼、办公楼、商场、饭店影院等大型建筑物的集中供水系统除安装节水型设备外,宜采用一水多用和中水利用技术居民家庭改造卫生洁具,提高节水器具的普及率。园林绿化采取喷、滴灌及微灌等节水措施。4.2保护好水资源与合理开发水资源并重围绕“绿色奥运”理念的实现,必须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

15、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必须在宏观上做到有效控制。凡取用地下水源,开凿机井等,应先由主管部门核实资源保证程度,开采层位,准许开采量等提出书面可行性报告。然后由水行政部门核发凿井许可证。加强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工作,每年进行地下水资源分区评价,以行政手段限制超采区的开采量,合理安排全区可开采资源。划定水源地保护区,昌平区水源地可分为中小型水库、自来水厂和地下水富水区 3类。中小型水库水源保护地,十三陵、王家园、响潭、桃峪口和南庄水库等库区范围划为一级保护区对邓庄、化庄、沙河、真顺、上苑、南邵、马池口这 7座自来水厂,以水源井为中心外延 500m范围内的地区划为一级保护区位于昌平、南口、马池口、阳坊

16、、流村、南邵、崔村、上苑等富水区是昌平地下水的主要补给供给区和富水区,该区域的水源保护规划对昌平地下水资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故将整个地下水区划为一级保护区。昌平区规划建设沙河卫星城污水处理厂和回龙观污水处理厂等 12座,总处理能力为 1.03亿 t,经过污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可用于附近区域农业用水、环境景观、河道补水和部分工业用水。综合利用卫星城污水,是缓解昌平区水资源短缺与治理水污染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性战略措施。4.3 努力创建绿色环保农业,降低农业污染负荷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近年来规模化养殖业发展迅速。在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大量畜禽排放的粪尿和养殖场的废水,未经妥善回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