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东五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05493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东五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东五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东五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东五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东五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东五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东五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校联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卷1、 积累与运用(9 分,每小题 3 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炮烙( lu) 天梯石栈(zhn) 湮没(yn) 敕造(sh)B. 提防(d) 恬然自安( tin) 广袤(mo) 新正(zh ng)C. 罗绮(q) 无语凝噎(y ) 国粹(cu ) 渲染(xun )D. 负疚(ji) 喟然而叹(wi) 杜撰(zun) 铜臭(xi)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孤立无援 放诞无礼 厮打 B. 结外生枝 纨绔膏梁 烽火C. 休戚相关 春寒料峭 遵循 D. 舞榭歌台 捐除宿怨 诡秘3.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

2、楼梦中在贾宝玉的婚姻问题上,有顺应双方性情的“金玉良缘” ,有贾府家长包办,符合封建传统道德标准的“木石前盟” 。B.据传李白初到长安时,贺知章一见其人,惊叹为“谪仙人” ,称其诗可“泣鬼神” ,因而誉满京师。诗圣杜甫也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C.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如著名的叙事组诗“三吏”和“三别” ,以饱蘸深切同情的笔调,揭示了这一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D.平易通俗、明白易懂是白居易诗歌的基本特点。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说“元轻白俗, 郊寒岛瘦

3、” ,白诗的确达到了“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的境界。2、古诗文阅读(36 分)(1)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

4、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

5、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尝造同郡刘焯 造:培养B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特:只是C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爵:封爵D后致仕,卒,陪葬昭陵 致仕:辞官

6、回家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己 虽 能 /仍 就 不 能 之 人 以 咨 所 未 能 己 /虽 多 /仍 就 寡 少 之 人 更 资 其 多 /内 有 道 外 /若 无 /中 虽 实 /容 若 虚B 己 虽 能 仍 /就 不 能 之 人 以 咨 所 未 /己 虽 多 /仍 就 寡 少 之 人 更 资 其 多 /内 有 道 外 /若 无 /中 虽 实 /容若 虚 /C 己 虽 能 /仍 就 不 能 之 人 以 咨 所 未 能 /己 虽 多 /仍 就 寡 少 之 人 更 资 其 多 /内 有 道 /外 若 无 /中 虽 实 /容 若 虚D 己 虽 能 仍 /就

7、不 能 之 人 以 咨 所 未 能 己 /虽 多 /仍 就 寡 少 之 人 更 资 其 多 /内 有 道 /外 若 无 /中 虽 实 /容 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颖达,八岁就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B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C孔颖达奉皇太子命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评太子过失,下诏褒扬他,并拜他为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D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

8、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5 分)(2)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5 分)(2)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槎( 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分)9.请从虚实结合

9、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6 分)(3)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 蜀道难中描写蜀道的险峻神奇,使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其中从“点”的角度表现蜀道艰难的两个句子是“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3)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哀怨之情的句子是“ , 。 ”3、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教 父赵 冬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

10、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外公的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

11、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便去人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

12、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可是,没过几天

13、,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来了脾气。旁边正好有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鱼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开篇描写了北方城市里的教堂、钟楼和修女,营造了浓浓的宗教氛围,属于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B “我” 生活

14、在这座北方城市里,小说以“我”的见闻串联情节,内容更加紧凑,更具有真实感。C神父待人谦恭、和善,虽然觊觎外公的大衣,但事后又幡然悔悟,所以得到了外公的原谅。D两个舅舅一直对教父言听计从,外公 “遇难”后,舅舅们不知所措,这是神父阴谋得逞的原因。E小说以外公的忏悔结尾,临终微弱的声音却展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给读者心灵以巨大的震撼。(2)小说结尾外公突然活着回来,出人意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匠心?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分)(3)小说中外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6 分)(4)小说题为“教父” ,但写外公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理由。 (8 分)第卷4、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易中天教授将三国讲活了,他那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好的演员一定要内心冷静,这样才能恰当的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关圣殿正中铸有高 13 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 ,宝相庄严, 。A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C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D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