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05172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X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X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XXX 位于江西省中西部,东临 XX 区,南连 XX 县,西接 XX 市,北邻 XX 区。XXX 是于 2003 年 10 月由原 XX 乡、XX 乡、XX 乡和 XX 镇合并而成,辖区面积 XX 平方公里,是全省区域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占全县面积三分之一。耕地面积 XX 亩,林地面积 XX 万亩,辖 XX 个行政村,XXX 个村小组,XX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XX 万人。2011 年 XXX 党委政府提出了要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目标后,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会议要求和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绿色、生态、和谐”三大发展主题

2、,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增强生态意识,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文明之路,努力把钤山打造成山青水秀,生态良好的省级生态乡镇。现将现阶段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加强对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的领导,根据分工分解工作责任,成立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领导小组下设生态办公室,负责创建日常工作。主 任:XXX成 员:XXX各村成立了相应的创建生态乡镇领导小组,负责各村各项创建指标的整改落实以及配合创建领导小组开展工作,组长由村主任担任,成员由两委干部或村民代表3 至 5 人组成。2、广泛宣传,形成合力。创建

3、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要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专题专栏,宣传先进典型,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积极组织开展教育和宣传,使保护环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社会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全社会都来共同参与,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3、加强协作,统筹推进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内容涉及到所有职能部门。各部门把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部门利益置于全局利益之中,加强团结协作,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各责任人加强横向联系和沟通协调,齐心协力,努力克服创建活动中遇到各类难题,扎实推进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4、通过全镇 57 个新农村建设点进行“六改四普及”中的改环境,加快对全镇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对各村 93 个清洁工程点“3+5”模式的推进,加快改善 XXX 的农村卫生环境。4、完善机制,狠抓落实为保证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XXX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等多份政策文件,将生态创建工作纳入年终考评的任务当中。做到创建目标具体化、明晰化,创建指标工程化,项目化。将创建工作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单位、村。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格局。同时,经常邀请市卫生、环保、林业等部门来镇检查指导环境卫生、污染治理、林业绿化等工作,并适时邀请各级党代表、人大代

5、表对相关工作进行督查。镇生态办对相关重点整治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全面掌握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和任务目标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协调。强化阶段性考核,组织专门队伍,严格程序,严格标准,进行检查验收评比,确保各项创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创建成效经过努力,XXX 各项生态乡镇指标已达到或超过省级标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见下表。类别 序号 指 标 名 称 指标要求指标完成情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1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95 95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环境质量2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良好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 70 713开展生活污水处理

6、的行政村比例(%) 50 52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70 744 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70 725 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 80 85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70 727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95 968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80 81.5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280 280环境污染防治9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3.2 3.110 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 45 45.51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 7 7.6生态保护与建 12 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90 93山 区 75丘陵区 45

7、6313 森林覆盖率(%)平原区 18设14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50 551、清理或迁移猪、牛栏(1)、清理居住区内用木头搭建的猪、牛栏。(2)、各村集中安置猪、牛栏。将猪、牛栏集中安置在村庄偏僻处,离主要道路较远的地方。2、完善垃圾收集系统全面建立垃圾收集系统:农户垃圾袋装投放到村垃圾箱内;落实保洁员清扫、收集村内垃圾,将村垃圾箱内的垃圾及时运到片垃圾中转站;镇负责将中转站垃圾及时运到县垃圾填埋场。(1)、农户垃圾袋装化,各村保洁承包到人,保洁工作正常运行。(2)、垃圾中转站实行规范化管理。3、生态村创建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村示范,村村整治”活动,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积极推进生态村建设。4、污水处理(1)、镇区污水处理站已完成规划。(2)、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治理基本建立沼气池。5、矿山整治(1)、停止铁矿露采,以碉采为主,露采山地全部恢复植被,绿化造林。(2)、矿山尾砂库建立污水循环系统,将经过处理的污水进行循环利用,做到不排放污水。(3)、近几年镇政府投资上千万资金重点对河道进行清淤,确保河道畅通,洪水不进农田。通过创建生产乡镇的建设,环境立镇、生态强镇的观念在广大干部群众中间得以广泛认可,环境保护得到了进一步重视,有效的促进了我镇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性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环境、社会、经济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