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周练复习检测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04648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语文周练复习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届高考语文周练复习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届高考语文周练复习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届高考语文周练复习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届高考语文周练复习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语文周练复习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语文周练复习检测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1 级高三上期语文周练试题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凌晨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徇私 殉职 咨询处 循序渐进B联袂 诀别 抉择权 泱泱大国C发轫 坚韧 缝纫机 忍痛割爱D载体 下载 载重车 载人航天2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攀缘 脉搏 厮守 再接再厉 尾大不掉B痉挛 忌恨 落漠 买椟还珠 兵慌马乱 C宣泄 启锭 磋商 藕断丝连 筚路蓝缕 D差池 因缘 嗥叫 矫揉造作 饥肠漉漉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09 年 10 月 1 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

2、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B已故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曾说过“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并身体力行,保持“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大德操守。 , C真挚的爱情是能经得起风雨的侵蚀和困境的磨砺的,张良斌和李梅芳的经历就是雄辩的例证,在走过十年艰难的路途后,他们终于得以喜结金兰。 D20 世纪 80 年代, 霍元甲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时,家家户户都围在电视前观看,那万人空巷的情景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并不比一些西方国家发达,仍然成为世界上最早成功研制了甲流疫苗的国家之一, 并投入批量生产。不仅是国力问题,说到根本上,还是政府的态度问

3、题。B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瘾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C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捕鱼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等一系列行动来进一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D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二、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 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 侧重, “敬”是内心修养, “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先说“敬” 。在儒学看来

4、,人心(性) 至善至妙,但是,作 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 2 -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所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 。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 ,他所说的“一” ,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 ,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 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

5、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 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的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 “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再说“恭” 。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 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俨然人望而畏之” ,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 “坐如尸,立如斋” ,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

6、道貌岸然” ,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 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 “道貌岸然” ,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儒士们 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

7、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 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 “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 ,这也许可以说 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 3 -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 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 这一点,却是必 须记 住的。(选自 传统文化导论)5.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8、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恭 ”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C.“恭 ”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 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D.“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6.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 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

9、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D.“入定” 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7.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 “恭”与“ 敬” 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相同的含义。B.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中的新发展。C.作者认为, “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D.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三、 (9 分,每小题 3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贾诩字文和,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 谓有良、平之奇。董卓败,众恐惧,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以攻长安,若不 济,走未后也。 ”众以为然。后 诩为左冯翊,李傕 等欲以功侯之,固辞不受。又以 为尚书仆射, 诩曰:“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 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乃更拜诩尚书,- 4 -典选举,多所匡济。 后从太祖。太祖战官渡,粮方尽, 问诩计焉出, 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 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 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

11、,须臾可定也。 ”太祖曰:“善。 ”乃并兵出, 绍军大溃,河北平。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 东稽服矣。 ”太祖不从,军遂无利。太祖后与韩遂、马超战于渭南,又问诩计策,诩曰:“离之而已。 ”太祖曰: “解。 ”一承用诩谋。卒破遂、超。 是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 违子道。如此而已。 ”文帝从之,深自砥砺。太祖又尝屏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 与卿言而不答,何也?” 诩 曰:“ 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 ”太祖曰:

12、“ 何思?”诩曰:“ 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文帝即位,问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对曰:“陛下应期受禅,抚临 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 矣。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文帝不纳。后 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 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评曰:贾诩,庶乎算无遗策,其良、平之 亚欤!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行归乡里 间:抄小路。B.典选举 典:主持。C.李傕等欲以功侯之 侯:王侯。D.一承诩谋 一:全部,完全。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诸君弃众单行 B.问诩

13、计焉出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C.乃并兵出 D.其良、平之亚欤今君乃亡赵走燕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10.下面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阎忠认为贾诩有张良陈平一样的奇谋,但评论者认为他比张良陈平还是要逊色一等。B.董卓败后,贾诩劝大家不要各自逃散,不如率众而西以攻长安,如不成功再逃不迟。C.贾诩在太祖战官渡、战渭南、立太子等大事上的计策与建议都很正确并获得成功。D.从贾诩对太祖文帝征战江东的建议和给文帝的自固之策来看,他是主张德安天下的。四、 (23 分)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

14、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 (6 分)译文:_- 5 -_ (2)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 (4分)译文:_ _ 12.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水龙吟 登滕王 阁 元张野画檐丛翠凌霄,暮云还送西山雨。千年陈迹,一时胜 概,东南宾主。佩玉鸣銮,西风吹入,江声柔舻。漫登临赢得,征鞍倦客,离思乱,乡心苦。 一梦繁华何许。空留得悲凉今古。雄文健笔,星辉日映,鬼呵神护。倚遍阑干,有心也待,留题新句。见一双白鸟,苍烟影里,背人飞去。(1)谈谈词中“空留得悲凉今古 ” 中的“ 空”字的表达效果。(2 分)答:_ _ (2)你认为词中“见一双白鸟,苍烟影里,背人飞去”与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哪句更好?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