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诊断试题9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04641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诊断试题9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届高三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诊断试题9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届高三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诊断试题9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届高三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诊断试题9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届高三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诊断试题9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诊断试题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诊断试题9(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学军中学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粗犷(gung) 船舶(p) 卷帙(zh) 色厉内荏(rn)B剖析(pu) 雇佣(yng) 蓦然(m) 剜肉补疮(wn)C押解(ji) 拎起(ln) 投奔(bn) 三缄其口(jin)D龋齿(q) 弄堂( lng ) 角逐(ju) 叱咤风云(ch)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联合国宪章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各国主权平等原则。所有国际法文件,包括国际人权法在内,都附丽于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国家主权原则之上。B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和机遇,我们要学习发扬钉书机精神,认准目标、齐心协力,团结一心,不动摇、不懈怠。C尽管楼市观望、僵持的氛围浓厚,但是还没有一家开发企业敢做出头鸟,名目张胆的大打降价促销牌。D近日,众商家以“健康”为噱头的促销方式各异,其中一款打着“抗静电”口号的女士内衣,价格不斐却引来不少人询问购买,让人咋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青春、时尚、流行,似乎成了某些选秀类节目的清规戒律,以致脱离了它的艺术为上、全民舞台的属性,渐渐滑落到时尚娱乐至上的地步。B在老子看来,最高明的管理就是看似无为,实则无所不为。什么事情都办成功了,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C国台办 10 月 27 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3、。杨毅强调,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台湾方面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继续全力搜寻失联的 20 名大陆游客。D. 他没有过多地安慰,只是对她说,你没事,吉人自有天相。听了他的话,她似乎振作了许多。Ks5u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春宝永真片,益气养阴,安心宁神,有助于改善气短、心慌、胃口差、失眠等,青春宝永真片值得为你所有。B日前,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网站公布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由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和住房建设局两部门联合制定,将从十三个方面落实国务院的楼市调控政策。C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盲目求快不行,丢掉了大方向乱改更不

4、行。 D近 20 年来,中国大学里的学术腐败行为和观念,似乎越演越烈,大有燎原之势,已经引起社会广泛的议论和民众的强烈不满。5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文后的横线上写一句结尾句:(3 分)美国密西根大学行为科学家丹尼逊把人才分为七个层次:第一等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经常想出机智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等善于用新的首创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能提出很多好意见; 第三等比一般人有较多的新意见,并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第四等能发挥别人的见解,但自己的见解却多是陈旧和众所周知的; 第五等在搞一项新工作时经常向同事讨教,并依靠别人的建议; 第六等无明显的首创性,很少提供新见解,习惯于老一套的工作方法。 第七等

5、满足于让干啥就干啥,工作方法老一套,不适时宜也不想修改。年轻的朋友,如果你想成为一流的人才,那么请你 。6常见对成语进行巧妙曲解从而达到某种修辞效果的语言现象, (如:度日如年,形容某些人日子过得很好,每天都像在过年。 )请你模仿例子,举出两个典型的成语(包括熟语)曲解:(4 分)7 下面是高三(1)班李明同学给在学校电视台担任编辑的同班同学王亮的一张纸条:“王亮:我昨天傍晚散步时,在学校门口捡到一只黑色钱包,右上角有点破损了,内有银行卡一张、人民币 185 元(一张 100 元、一张 50 元、一张 20 元、三张 5 元) ,还有一张号码不清的饭卡和一本手写的通讯录。到现在没有找到失主,请

6、你在今晚的节目中插播一行字幕,及时为我招领。谢谢!李明 11 月 1 日。 ”这个招领启事应该怎样写?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 分)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 (12 分)尽管萨依德被认为是美国社会中东利益最主要的、最雄辩的代言人和鼓吹者,但萨依德绝不是一位藉由鼓吹巴勒斯坦独立以对抗美国或西方世界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即使在晚年,在贝鲁特美国大学的一场毕业演讲中,萨依德一方面呼吁阿拉伯青年一代,要走出阿拉伯被征服、被殖民的历史阴影,不要成为过去历史的受难者;但一方面也坚决反对美国的决策者基于自身利益,不顾阿拉伯人民不同意

7、见和观点而提出“自以为是”的所谓“中东解决方案”。萨依德指出(就美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而言) ,他的基本主张不是诉诸文明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对话” ,但这种对话是平等对待者之间和平的、批判的对话,而不是强权者与弱势者之间好战式的、叫嚣式的对抗。 萨依德是一位游离于东西文化边界上的世俗批评家,他通过“反写”策略,在西方文化强势主导的当代世界中,瓦解并拆穿了西方文明深处那种自我优越的假象。他建立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论述批判” ,一种包括民族的、历史的、殖民的、小说的阅读与批评策略。其著名的东方主义论述批判 ,对各种经典文本和小说如何被运用于权力压制与权力合法化的分析与理解,对西方的殖民事业与西方对待巴

8、勒斯坦问题的方案,构成了强烈的质疑与挑战。东方主义 (Orientalism)一书是萨依德的成名代表作。东方主义,扼要来说,是指西方对东方的一种帝国主义论述形式,是西方知识精英建构东方世界的一种文本书写与修辞策略;它是一种在东方现实上找不到它的对应物但却始终是关于东方的研究与学说;尽管东方主义主要是由虚构和再现构成,但却拥有持续的历史威力,它助长并参与了西方帝国主义的形成,在近代历史上,它与西方对东方的殖民统治相互辉映、相互支持与相互运用。 萨依德说过,东方自古以来就不是欧洲的对话者,而是其“沉默的他者” 。因此,对东方论述以及其作为殖民时代有机组成部分的挑战,就是对一种把东方作为客体并加诸其

9、上的“缄默性”的挑战。从这意义来说,萨依德写作东方主义的目的,是从一个生存事实遭到扭曲和否定的东方人的立场,对帝国主义论述进行一场“书写反击” ,打破百年静寂的沉默,摆脱东方被“集体误现”的他者地位。 8.下列关于萨依德的评价,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萨依德是代表美国的中东利益的最主要的、最雄辩的代言人和鼓吹者,他反对鼓吹巴勒斯坦独立以对抗美国或西方世界。B关于美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萨依德的基本主张不是诉诸平等对待者之间和平的、批判的“文明的对话” 。C萨依德在西方文化强势主导的当代世界中,瓦解并拆穿了西方那种自我优越的假象。D萨依德对各种经典文本与小说的分析与理解对西方的殖民事业与西方对待巴

10、勒斯坦问题的方案,构成了强烈的质疑与挑战。 9.根据文意,下列对“东方主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东方主义,是西方知识精英建构的用文本和修辞来美化东方世界的一种论述形式。B东方主义是一种在西方的现实上找不到对应物,始终只是关于东方的研究与学说。C 东方主义是萨依德的代表作,扼要来说,这是西方对东方的一种帝国主义论述形式。D东方主义助长了帝国主义的形成,与西方对东方的殖民统治相互辉映、支持与运用。10. 联系全文,解释“他者地位”的内涵。 (3 分)11. 根据全文内容,说说萨依德的主要身份和立场。 (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 (20 分) 班主任王厚宏报到、缴费、注册、

11、编班,然后一个新的集体的成员们整整齐齐坐在初一丙班的教室里。相互之间好奇而又拘谨,个个正襟危坐,等待着班主任的出现。“我叫杨兆祥,做你们的班主任,也教你们的代数。 ” 我带着一点紧张,认真地端详了这位班主任。他身材颀长,皮肤黝黑,衣着朴素但很整洁,很认真地表述每一句话,不露一点笑容,好像要把一种固定的表情坚持到底,讲话也没有丝毫的幽默感。我说不清对他是喜欢还是畏怯,一切都平平实实,没有任何鲜亮的特征。我在班里年纪最小,成绩却名列前茅,所以在别的老师那里往往得宠,忘乎所以。可是,见了这位杨老师,我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不言自威的震慑力。虽说四个月中没挨过他的一句批评,不过也没有得过他的任何表扬和夸奖

12、。他到底是个怎样的老师?那年冬天严寒,河面结了冰。不知是谁提议:何不在冰上溜一溜?我只从书上知道溜冰这项活动,怀着好奇心带头向冰上走去,没走几步,一脚踩进冰窟窿,幸好很快起腿上岸,湿淋淋的裤筒和鞋袜,贴在腿脚上,冻得我浑身发抖。我恳求大家别报告杨老师。谁知下午上课之前,杨老师叫班长通知我去他的房间,我预感大事不好,心想任凭他责骂和处罚,我不吭声就是。我是第一次去他房间。这房间墙壁的石灰斑驳陆离。一张学生使用的木床上,用竹竿撑起有些歪斜的蚊帐,床下放了一口旧木箱。窗户前摆放了一张老式办公桌,桌上堆满了教科书和我们的作业本,还有一盏煤油灯。这是他全部的家当。我不免觉得有些寒酸。见我进来,杨老师半晌

13、没有说一句话。这可反而把我急了。他终于说话了。语调微微颤抖,轻声问我:“你知道我是你什么人吗?”真没想到他别出心裁地从这儿下手对我开涮。这还用问吗?我一字一字地吐出:“班主任,还教代数。 ”我一说完,他突然 大声嚷了起来:“我是你表哥!”啊!我惊呆了。我从来不知道有这样一位表哥。我的脑子里翻腾着:表哥?从没听说。但老师不会讲假话吧?父母亲为什么不告诉我?他渐渐恢复了平静。他可能看出了我心里的疑团。接着,他细细地道破这门亲缘的来龙去脉。然后说:“就是担心你天不怕,地不怕,我同你父母亲才商量,不让你知道我们是表兄弟。你说,今天你要是真的出了事,我怎么交代?”他告诉我,他家住在霞西乡农村,靠他一个人

14、拿工资,尽量让几个孩子把书念出来,日子过得去就行,人要知足。他还告诉我,他大我二十七岁。临了他叫我不要对别人透露我们是表兄弟。奇怪的很,自从我知道这层关系后,我不仅没有“天不怕,地不怕” ,反而对他更加敬畏。是我犯了错误心亏?还是怕他因有这层关系而更加方便地向我父母告状?好像都不是。我依然感觉他身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震慑力,而且愈来愈强烈。我对他的生活细节多了一份注意,他似乎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每天晚自修的时候 ,常常见他默默地从后门进来,有时轻声地辅导一些学生的作业。三年中,我从来没有见过他的妻子来学校探亲,也没见过他请假改动课程表。在食堂买饭菜,他比其他老师更节省,而且烟酒不沾。他好

15、像没有念完大学,所以比别的老师更加认真的备课。课堂教学和批改作业,与他的做人风格很想像,一丝不苟,严谨而没有丝毫张扬。我对数学的爱好,以及日后真的去念数学专业,也许受到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三年很快过去。临毕业时,我曾经打算报考全省有名的芜湖中学和屯溪高中,他又找我谈了一次话,批评我看不起母校,忘了恩。我听了他的话,就地升了高中。至今想来,我也说不清他的意见对不对,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不是就地升学,后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将使我被迫辍学。1995 年春节前夕,我回到家乡,把当年的老师请到住处,感慨万千又饶有兴味地畅叙当年师生情谊。杨老师时已年近八旬,不方便参加聚会。待到夜深人散之后,我打着手电筒

16、,提着礼品,由我的表妹引路,找到杨老师的住处,他还是一个人,还是住着一个小房间,就着昏暗的灯光,我看见依然只有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加上极为简单的炊具和一些杂物。对于我的探望,他有些兴奋,喃喃地说:“这样忙,何必来看我? ”我说:“别的人可以见不着,您,我一定要上门看望。 ”我再也说不出更多的感激的话。他也没有用任何言语表达他的欣慰。但我注意到他脸上始终露着笑容。我离开了与他四十一年前的小房间很想像的小房间,走在夜深人静的小道上,心里被塞得沉甸甸的。表妹一直在唠叨,但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心里却想着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这次拜访成了我与班主任杨老师的诀别。三年前,他在乡下的家中宁静地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