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母校—白河三中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041422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念我的母校—白河三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怀念我的母校—白河三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怀念我的母校—白河三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怀念我的母校—白河三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念我的母校—白河三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念我的母校白河三中怀念我的母校白河三中我是 1976 年 9 月进入白河三中念高中的,师范毕业后又回校从教 6 年,在那里度过了 9 年难忘的校园生活。如今浪迹社会几十载了,可对母校的一草一木,仿佛并不陌生,偶尔听说母校的人和事,心里就痒痒的,情结使然。毕竟,自己对母校是有很深感情的。欣慰的是,每次回老家路过偶尔看看,在有说不出喜悦的同时,思念仿佛也倒回了自己在母校的往事。上学的时候,年龄还小,那时我算是比较调皮的学生了,晚上息灯前,我们一帮小同学都不太遵守学校的纪律,爱讲话,好几次都被老师抓个正着。记得有个晚上,息灯了,都准备入睡,我感觉徐家国的床头有个老鼠,于是我大喊一声:“抓老鼠啊”

2、,谁知?本来静悄悄的宿舍一下呼声一片,后来,全宿舍同学被值勤老师罚个绕操场跑三圈,这还不要紧,到了次日,又被班主任老师处罚我们全体义务劳动,记得那时候,自己感到莫大的愧疚,觉得有愧与同学,还好,舍友们都没有责怪,些许给些安慰!如今想想,真的很怀念那段日子。不为什么,只为了那段真实纯真的友情!就读高一和高二的时候,正碰上母校学“朝农” ,在桃园寨上修路、辟地、种粮,修出了“庆五路” ,建成了一号、二号学农基地。自然,我们不是毕业班,劳动任务重,除了劳动课,每月住一号地劳动一周。累是累,苦是苦,却很少同学有怨言,我看得出来,校长和老师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一次,我们高一一班第 9 小组负责抬大

3、粪上山,我和同学柯玉林、谷涛将大粪倒在了河里,老师知道后,罚我们负责班上一个星期的值日。当时我真的没埋怨老师,因为自己错先,没话说!还感谢老师的教诲,其实做人何尝不是这样呢。比起现在的学生来,我们当时劳动多得多,其实,从劳动中可以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劳动也快乐。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为学校栽了许多法国梧桐树,毕业任教时已成地方一大风景,如今好象是没有树了,可惜。母校不仅风景秀丽,水也纯天然,在校师生饮大井水,真的很幸福。当然,用大井水做饭也香。记得那时饭堂是大桶大灶,开饭 10 人一桶,简直和喂猪没什么两样。在母校 9 年的学习、工作,教过或指导过我的老师很多,直到现在,每位老师我都能记起来,有些印象较深,担任过我的班主任有高一的陈文质老师;高二的李 XX 老师;校长张治选,教导主任刘世业,还有王照明、曾欲明、邹正华、锁运强、谢清明、董白洁等,他们学术严谨,工作积极且充满激情,着实不愧是一代名师!在我的母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甚多,近 30 年来,历任的校长都是三中的学生,培养了一大批在县、市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当然,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才能有三中今天骄人的成绩。光阴荏苒。昨天,校园里,绿荫下,留下了我们求学的身影;今天,天地间,征途上,处处有我们创业的激情。风筝高飞离不开那根线,我们走远不会忘您的恩。祝母校永远风光,愿母校前程似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