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凡杰中学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032548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凡杰中学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爱凡杰中学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爱凡杰中学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爱凡杰中学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爱凡杰中学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凡杰中学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凡杰中学语文中考模拟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爱凡杰中学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污涩(s) 逞(chng)能 悲怆(chung) 剽(pio) 悍B.怅(chng)然 肌腱(jin) 劝诱(yu) 遒(qi)劲C.红绫(lng) 甜腻(n) 沟壑(h) 妒忌(j)D.蜷(qun)伏 娴(xin)熟 不羁(j) 相觑(q)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驯良 抽搐 恍惚 妄下断语 B.窥伺 庇荫 苍穹 进退维谷C.疮痍 犷野 怂恿 略胜一筹 D.观瞻 畸形 悲楚 眼花潦乱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

2、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C.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D.高翔的男中音和刘丹的手风琴伴奏相得益彰,更富有艺术感染力。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B.斑羚不但有肌腱发达的四条长腿,极善跳跃,是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而且就像人跳远有极限一样,在同一水平线上,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五米远。C.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D.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

3、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 马。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猫的作者家里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B.斑羚飞渡写了斑羚们由于种群数量过多而面临生死抉择时的举动。C.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的作品还有 昆虫记。D.狼选自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长篇笔记体小说。6.综合性学习活动。(9 分,每小题 3 分)为了更好地认识狼,了解狼,你所在的班级为此举行了一个以“走近狼”为主题的班会。下面我们来共同参与。(1)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写一个开场白。(2)班上要建立一个“与狼共舞 ”的网站,目的是希望每个喜欢狼的人都能了解狼。这

4、个网站上目前已经设立了以下三个栏目及栏目宗旨:栏 目 栏目宗旨王者的魅力 收集狼的图片及生活习性历史的背影 介绍狼的历史发展远方的哭泣 有关狼的生态保护以及措施交流但大家均认为栏目太少,内容不丰富。你认为可以再增添哪些栏目?(3)狼在中国有悠久的生活历史,我们汉语也与狼有密切的关系。汉语中有许多关于狼的成语,如“狼吞虎咽”“如狼似虎”等,请你再举出两个这样的成语,并说说这些成语的含义。二、阅读理解(36 分)(一)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 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

5、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顾野有麦场 顾:顾及,顾虑 B.止有剩骨 止:通“只”C.屠自后断其股 股:大腿 D.一狼洞其中 洞:动词,打洞8.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3 分)例句:而两

6、狼之并驱如故。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无丝竹之乱耳。 D.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9.对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B.路上有两只狼,紧紧在后面跟着。C.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D.路上遇到两只狼,跟随着走了很远。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狼一文节选自蒲松龄的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B.狼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 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第二部分是议论。C.聊斋志异这一书名中的“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称, “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记述的故事。D.清朝的蒲松龄,号柳

7、泉居士,唐朝的李白,号青莲居士,唐朝的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二)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 分)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

8、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 !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

9、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1.阅读文段,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故事发展的过程,用 5 个小标题归纳出来,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2 分)12.“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良心的针

10、”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3 分)13.下面语句中的“似乎”“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4 分)(1)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2)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14.“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 分)15.从作者对自家猫的判断错误一事中,你有什么感想?(3 分)(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 分)蜘蛛的智慧英 奥利弗 哥尔斯密在我观察过的独居的昆虫中,蜘蛛最聪明。坚硬的甲胄,柔韧的皮甲,强壮的脚爪,宽大透明的眼睛和嘴巴上的钳子,都是装备在蜘蛛身上的战斗武器,而它编织的网更是它主要的武器。因此,

11、它总是要竭尽全力,把丝网织得尽善尽美。当蜘蛛开始织网时,为了固定其一端,它首先对着墙壁吐出一滴汁液,慢慢硬化的丝线就牢固地粘在墙上了。然后蜘蛛往回爬,这根线越拉越长;当它爬到线的另一端应该固定的地方,就会用爪把线聚拢来以使线绷紧,也像刚才一样固定在墙壁的另一端上。它就这样扯丝拉线,固定了几根相互平行的丝,准备好了网的经线。为了做成纬线,它又如法炮制出一根来,一端横粘在织成的整张网最牢固的第一根线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墙壁上。所有丝线都有黏性,只要一接触到什么东西就可以胶住。对于网上容易被毁损的部分,我们的织网艺术家懂得织出双线来加固它,有时甚至织成六倍粗的丝线来加大网的强度。三天以后,这个网就完成

12、了。我想这个昆虫在新居生活,一定欢乐无比。它在周围往返横行着,仔细检查丝网每一部分的承受力,然后才隐藏在它的洞里,不时出来探视动静。不料想,它碰到的第一个敌手,竟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蜘蛛。这个敌手没有自己的网,也可能已经耗尽了积蓄下来的汁液,因而现在不得不跑来侵犯它的邻居。于是,一场可怕的遭遇战立刻由此展开。在这场拼搏中,那个侵略者似乎占了体大的上风,利用一切战术,引诱对手从坚强的堡垒中爬出来。这个辛勤的蜘蛛被迫退避,假装休战而去,不一会儿又转身回来,当它发现计穷智竭以后,便毫不怜惜地毁坏了这个新网,这又引起了另一次战斗。与我的估计相反,这个辛勤的蜘蛛终于反败为胜,成了征服者,杀死了它的对手。有时

13、,苍蝇落入它的陷阱时,这个蜘蛛并不急于出击,只是耐心等待着,直到有把握捕捉对方时,它才动手。如果它立刻逼近苍蝇,将会引起这只苍蝇更大的惊惧,还可能导致这个俘虏奋力逃走;所以,它学会了耐心等待,直到这个俘虏因无效挣扎而精疲力竭。有一次,我把一只黄蜂放进蛛网中,但当蜘蛛照常出洞捕食时,先是观察一下来的是个什么样的敌人,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它立刻主动上前解除紧紧束缚对手的丝线,以放走这样一个强大的敌手。当黄蜂得到自由后,我多么希望那个蜘蛛能抓紧修理蛛网被破坏的部分。可是,它似乎认定网已无法修补了,便毅然抛弃了那个网,又着手去织一个新网。我很想看看一只蜘蛛单独靠自己的储备能够完成多少张丝网。因此,我破

14、坏了它织就的一张又一张的网,那蜘蛛也织了一张又一张。它的整个储存消耗殆尽后,果然不能再织网了。我看见蜘蛛把它的腿像球一样旋动,静静地躺上几小时,一直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外界的动静。当一只苍蝇碰巧爬得够近时,它就忽然冲出洞穴,攫住它的俘获物。(根据奥利弗 哥尔斯密同名作品改编)16.第 段有何作用? 请简要回答。(2 分)17.文中用了“织网艺术家”“俘虏”和“侵犯”“欢乐无比”等词语来写蜘蛛和它的对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 分)18.蜘蛛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2 分 )19.从蜘蛛的智慧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4 分 )三、写作(40 分)20.根据要求作文。请用“马,人类无言的朋友”为题写一篇命题作文,表现人和马之间的关系,表达你对马的看法等,文体不限,篇幅不得少于 6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