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02956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3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3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3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3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张涓* 李永莉* 周凤琴*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 (510080)*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100875)【摘 要】 在跨越式语文课堂中,打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是广大试验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写作前的适时引导是教师想实施却又怕浪费时间的环节,为此本文进行了“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研究表明:在总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写作前的指导会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相对来说,写作前的指导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效果最为显著;教学上的改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关键词】 跨越式,小学作文,写作指导语,

2、作文效果,实验研究 在低年段跨越式语文课堂中,打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几乎每节课都有 810 分钟的打写时间。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时候,同样的打写主题,同样的题目呈现方式,同样的时间,但是由于教师“指导语”的不同,会导致学生的作文质量有很大的差别。教师恰当的启发能够使学生迅速抓住题意进行打写,而“一语不发”使得部分学生苦思冥想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一些问题不禁油然而生:教师的“指导语”会影响学生习作的质量吗?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成绩是否都得到了提高? 笔者期望通过“写作指导语对作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能对以上问题能够做出回答,并给跨越式的作文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

3、的意见。一、实验设计本实验为 23 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中,被试内因素为作文方式,有两种方式:直接打写和指导后打写。被试间因素为作文水平: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因变量为作文总体质量成绩。研究假设:指导后打写能够提高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作文成绩,低水平学生作文提高幅度比高水平学生大。二、研究方法(一)被试选择被试为广东省东风东路小学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均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项目”试验班的学生,具备人手一机的硬件条件,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在本实验中,实验班被命名为 A 班,为 45 人,非实验班被命名为 B 班,2为 40 人。说明:由于本实验在结果分析的时候,做了配对样本 T 检验

4、,剔除了部分前测或者后测成绩不全的学生,故统计分析的人数与被试人数不一致。(二)实验材料1. 为本次测试出的看图作文题各一套,分前测和后测(1) 前测题目.看图编故事,题目自拟。时间:25 分钟。(2 ) 后测题目.看图编故事,题目自拟,时间 20 分钟。 (另有 5 分钟的指导)2. 写作指导语的具体步骤由于本实验中只在后测对实验班进行了指导,下面就以后测的看图编故事为例,来说明具体的指导步骤。 观察画面,分清主次,确定中心采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就好像你手头现在拿着望眼镜,看整幅图。整体:这是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画面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局部:拉进镜头。仔细观察

5、小动物的表情,小鸭子是怎样的动作和表情?小猴子是怎样的动作和表情?树上的小鸟呢?整体:拉出镜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故事要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展开合理想象,丰富故事内容(1)想象画面的内容:小鸭子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小猴子有什么样的表情?书上的小鸟又在干什么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小技巧:在想这些小动物的心理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当成小鸭子,小猴子,小鸟,这样你就明白他们在想什么了。 】(2)把静的想成动的。将瞬间的情景拓展开去,想前因,看后果。想象小3鸭子和小猴子碰面以前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见面以后会有什么故事发生。 抓住重点,按照顺序,合理构思画上的主要人物以及这些主要人物

6、之间发生的事情要详细写,突出主体。另外要注意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故事,做到意思联贯,语言流畅。注意给你的作文起一个题目,对于画面中的小动物可自己起名。3. 作文评分细则评分项 满分卷 一类卷 二类卷 三类卷 四类卷具体内容构思精巧,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想象合理丰富,内容充实,充满童真童趣;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能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描写内容具体;句子通顺,用词准确,能运用所学的好词好句;标点符号运用基本正确。结构完整,条理基本清楚;句子基本通顺;内容较具体,有一定的想象力;用词基本准确,能用上一些好词好句;标点符号运用基本正确。结构基本完整,但条理不太清楚;内

7、容不太具体,句子基本通顺,但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运用基本正确。立意不明确;结构、条理不清;内容空洞;标点乱用,错别字频繁出现。分值范围 满分:100 分 85-99 分 70-84 分 60-69 分59 分及以下扣分项 每 10 个错别字扣 1 分。(三)研究过程 确定作文题目的难度。 前测。 实验班和控制班就同一个看图作文题目打写一篇作文。时间为:25分钟。此为前测,教师不作任何与写作有关的提示,打写完毕当堂收集学生的作文。 后测。 实验班和控制班就同一个看图作文题目打写一篇作文。时间分配与前测略有不同。实验班,教师先进行 5 分钟的指导,然后再进行打写。控制班还是和前测一样,不作任何的提

8、示。打写完毕当堂收集学生的作文。(四)实验控制 被试因素: 被试均为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学生作文水平基本一致。 作文题目难度确定: 先给出一系列的看图作文题目,通过与其他老师商量确定每个题目的难度,最后再选择难度系数最为接近的两个题目作为前测和后测题目。4 评分控制: 每篇文章由三人按照给定的评分标准分别进行打分,其中一位为熟悉本实验的小学一线教师(非东风东路小学) ,一位为课题组的专家,另一位是语文教学的专家。然后求得三人的平均分作为每篇文章的最终分数。 疲劳因素 :两篇作文打写时间间隔一周。三、结果与分析对于本次的试验数据,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主要是采用统计软件 S

9、PSS 的“独立样本 T 检验”和“配对样本 T 检验”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前后变化比较大的“低、中、高”三个层次的作文进行了个案研究。(一)利用 SPSS 进行数据分析1前测结果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前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A班前测的平均分为69.1,B班前测的平均分为:61.7。(2) Levene方差齐性检验,F14.872, P=.0000.05,故可认为控制班前测与后测没有显著性差异。(二)利用 “文本分析法 ”进行分析以上仅仅为数据上的分析,下面我们还将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一年级的实验班指导后的变化做一个总结(说明,以下的六篇

10、习作均为原文,未做任何改动。原文括号中的文字是本文作者为便于阅读而插入的)。总体来说,经过指导之后,学生的作文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 观察更加细致;(2) 能够分清画面的主次,抓住重点来叙述;5(3) 想象更加丰富,更有创意;(4)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下面就以几篇文章来看一下前后的变化:【生 1】 前测作文小青蛙和小金鱼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小青蛙在捉虫子,小金鱼碰见了小青蛙,小金鱼说:小青蛙你在干吗?小青蛙说:我 后测作文小鸭和小猴(xioyhxiohu) 一(y)个(g)难忘的一天,小鸭子流着眼泪,走到一棵大树下,小猴子问小鸭子:你怎么了?小鸭子说:刚刚有两只鸭子说我

11、很伤心。有一个乌鸦偷听,乌鸦捂着耳朵,乌鸦听到了一点点声音,他听到小鸭子怎么伤心,他一(以)后在也不偷听了。【分析】 该生的作文水平比较低,前测作文得了 54.7 分(注:此为平均分,以下同),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完整,观察不够具体,描述不够生动。在经过教师集体指导之后,该生得到了 66 分,提高了 11.3 分。从内容上可以看出,该生后测作文结构完整,观察更加细致,能够注意到小动物的表情“流着眼泪”和动作“捂着耳朵”,但由于受自身水平的限制,语句仍不够通顺。【生 2】 前测作文青蛙和鱼早上青蛙和鱼在说话,小鱼说:“今天会不会下雨呢?”小青蛙说:“今天不会下雨啊,是艳阳天啊!小青蛙说:“今天是星期

12、几啊?”小鱼说:“今天是星期 5 啊!”湖边有 4 朵喇叭花在叭叭叭的叫。 后测作文哭哭啼啼的小鸭子在阳光灿烂一天,小鸭子的球掉进了一个树洞里,小猴问:“小鸭子你为什么要哭哭啼啼的啊?”小鸭子说:“我的球掉进了树洞里了,”乌鸦在树上偷听,小猴子眨眨眼睛想,“我们去湖里运些水去,于是小猴子把水焘(倒)到树洞里,于是小猴子把球搞出来了,小鸭子说:“感谢你啊小猴子!”【分析】 该生的作文水平属于中等,前测作文得了 67.7 分,主要问题是观察不够细致,没有注意到主人公的表情;叙述的内容缺乏逻辑性。在经过教师集体指导之后,该生得到了 76.7 分,提高了 9 分。从内容上可以看出,该生后测作文观察更加

13、细致,最关键的是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鸭子哭哭啼啼的原因是因为球掉到树洞里去了,而小猴子想出了办法,认为把水倒到树洞里,球就可以浮上水面,这里面包含了两次的逻辑判断推理。6【生 3】 前测作文早晨,湖面上有一只青蛙和一条小鱼,他们在说话,小鱼问青蛙:小青蛙,你为什么一直呆在荷叶上呢?小青蛙说:我想在这里捉蚊子吃可是一只蚊子也吃不到,小鱼又说:那你去另外一片荷叶上啊小青蛙到了另一片荷叶上还是捉不到蚊子吃,他自己有(又)跳到另一片荷叶上,最后终于抓到蚊子吃了,大家都说小青蛙很聪明! 后测作文小鸭和小猴有一天,小鸭伤心的走到森林,给小猴看见了,说:小鸭!你怎么哭的那么伤心啊?小鸭说:刚刚我和我

14、的好伙伴在池塘里游泳,突然来了一个猎人,用枪,把我的伙伴打死了小猴又说:那你可以回去叫所有的鸭子来攻击这个猎人啊!可是我妈妈不愿意啊,她怕把所有的鸭子都打死了!小猴说:说的也是这时来了一只乌鸦,蹲在树上偷听,后来给小猴发现了说:乌鸦你在这干吗呢?是不是在偷听啊!乌鸦说:是啊!还是我说给你听吧!小猴说完了以后,乌鸦说:还是我来帮忙吧!最后终于把猎人赶走了大家都活蹦乱跳的庆祝!【分析】 该生的作文水平由于中上水平,前测作文得了 71.7 分,前测故事叙述比较完整,但是想象不够丰富,也没有抓住人物的表情展开合理的想象,缺少标题。后测该生得了 87.0 的高分。主要是因为该生的想象比较有新意:小鸭伤心

15、的理由是因为猎人把伙伴打死了,是为他人而伤心,而不是出于个人的得与失。另外,文中还包含了两个推理,其中一个是直言推理,另一个是假言推理:直言推理 强者会战胜弱者。 (命题 1,全称直言判断,大前提)“猎人用枪射击”与“鸭子集体攻击”相比是强者。 (命题 2,单称直言判断,小前提)所以猎人会战胜“集体攻击”。 (结论)假言推理如果让鸭子集体攻击猎人会造成更大的伤亡。(命题 1,这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大前提)不想 “所有的鸭子都被打死了”, (命题 2,单称直言判断,小前提)所以,妈妈不愿意鸭子集体攻击。 (结论)四、结论与教学启示1在总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写作前的指导会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

16、在本实验研究中,实验班后测保证了总时间和前测一致,尽管写作的时间7少了 5 分钟,但是由于有 5 分钟时间的指导,所以学生写作的成绩普遍得到了提高。全班的平均分较前测提高了 2.2 分,用配对样本 T 检验也可以得知,实验班前后两次作文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班的学生后测平均分较前测降低了1.7 分,用配对样本 T 检验,控制班前后两次作文没有显著性差异。这给了我们的课堂习作一定的启示:在 8-10 分钟总的打写时间内,适当地进行启发,虽然时间有所减少,但却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2相对来说,写作前的指导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效果最为显著总的来说,写作指导对各个分数段的学生作文成绩都有所提高,但是相对来说,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高的幅度最大。以下是一年级实验班后测各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