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大桥水中墩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027588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河大桥水中墩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海河大桥水中墩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海河大桥水中墩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海河大桥水中墩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海河大桥水中墩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河大桥水中墩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河大桥水中墩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海河大桥南引桥段钻孔桩基础)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中铁十五局集团天津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第一合同段项目部二 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天津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海河大桥南引桥段钻孔桩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简述第一节 编制范围和依据1.1 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范围为天津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津沽一线立交疏港二线立交)海河大桥南引桥段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1.2 编制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2)天津集疏港公路工程招标文件;3)设计图纸4)本合同段工程施工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的技术标准;5)现场施工实际情况;6)现场的机械配备现状、施工技术力量;7)以往类

2、似工程的施工经验;8)天津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9)天津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意见 ;10) 对本桥的现场踏勘及调查周边环境所获得的资料。11) 我们拥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装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在市政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科研及管理经验。第二节 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2.1 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海河特大桥工程为海滨大道工程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集疏港交通跨海河主通道,同时也有过境交通和区域交通,直接服务于天津港和滨海新区。本段为高架快速路,高架桥以集疏港交通和过境交通为主,设计速度V=80km/h,双向八车道。本桥位于海河入海口处,新

3、港船闸和防潮闸内侧,现状建有双向四车道特大桥一座,桥宽 23m,桥梁起点位于海河南岸现状海河大桥收费站处,终点止于新港二号路,与成区段高架桥相接,桥梁全长天津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海河大桥南引桥段钻孔桩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030 米,其中跨海河主桥采用独塔斜拉桥,利用河中岛屿布置主塔,主跨为310 米,具体跨径布置为 46+348+310 米,主桥全长 500 米。两侧引桥为预应力 T 梁。鉴于现状海河大桥桥面宽度较窄,车道数少,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本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的桥梁结构,将其作为本工程的西半幅桥梁使用,在现状桥梁的东侧新建一座大桥作为另半幅。桥梁宽度 22 米。跨海河采用 310米的独塔

4、斜拉桥,新桥结构与原桥基本相同,主塔位置对称布置。辅助采用50+50+40+40 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引桥结构采用预应力 T 梁,桥墩与原桥墩保持在同一墩位线上。跨径有 30、40、40.3、46、48、50、50.2 米,主桥与原桥保持桥面净距 12 米,引桥桥面净距 2 米,之间采用平曲线过度。进港铁路一线将随着于家堡中心商业服务区的规划建设逐步拆除。设计根据铁路现状条件实施,铁路净空按 7.96 米控制。跨径按现状海河大桥的引桥位置采用 46、50 米简支预应力 T 梁布置。 2) 主要技术指标1、作用(荷载)标准可变荷载:A、汽车荷载:公路级B、温度效应:体系温度:桥址年平均温度

5、1112计算合拢温度:20体系温差:钢结构:46(升温) ;-21(降温)混凝土结构:34(升温) ;-10(降温)日照温差:温差效应遵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取值。索梁温差:(10115 )塔侧温差:5 C、风载:按 100 年一遇(重现期为 100 年)设计基本风速:31.3m/s基本分压:0.6KN/m 2、偶然荷载天津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海河大桥南引桥段钻孔桩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A、地震作用:基本烈度: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15g;主桥设计烈度:8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2g 按实测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抗震分析2、通航标准满足规划小万吨级船舶通航,具体通航净空为:最高通

6、航水位:2.50m(大沽水准)通航孔净宽:160.0m通航孔净高:37.0m3、设计洪水频率:1/300.4、主桥纵坡、横坡:主桥的桥面纵坡 3.8%,3.2%;桥面横坡为双向1.5%,PE 线横坡 2%。5、桥梁宽度:0.5m(墙式护栏)+21m(车行道)+0.5m(墙式护栏) ,全宽22m;6、净空高度:主线跨越进港铁路一线:7.96 米;主线跨越航一路,新港二号路:5 米。地面辅道:4.5 米。7、设计基准期:100 年。8、设计安全等级:一级9、环境类别:工程场地环境类别为类,属于滨海环境、除冰盐环境。3) 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数量(见下表)4) 工程地质情况勘察最大深度 80m,揭示了

7、全新统(Q 4)及上层新统(Q 3)部分底层,地基土层按时代、成因和工程地质综合分析,可划分如下:第一层:填土层(Qml):本层为人工堆积,单孔揭示为素填土。素填土:层厚 1.7m,层底标高 2.08m。第二层:新近沉积层(Q 43Nal)本层为新近沉积,主要为黏土。层厚 1.8m,层底标高 0.28m。第三层:第海相层(Q 42m)本层为海相沉积,主要含有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可分为三个亚层:天津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海河大桥南引桥段钻孔桩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 粉质黏土、黏土:层厚 7.0m 左右,层底标高-6.72m。-2 黏土:层厚 8.10m,层底标高-14.82m。-3 粉质黏土:

8、层厚 3.8m 左右,层底标高-18.62m。第四层:第陆相层(Q 4lalQ 3eal)本层为河流相沉积,主要为粉质黏土、粉土,细砂,分为三个亚层。-1 粉土:层厚 2.10m 左右,层底标高-20.72m。-2 粉质黏土:层厚 2.00m,层底标高-22.72m。-1 粉土、细砂:层厚 4.9m 左右,层底标高-27.62m。第五层:第海相层(Q 3dal)本层为海相沉积,本层主要为粉砂、粉土、局部含有偏粉土的粉质黏土夹层,层厚 14.1m 左右,层底标高-41.72m。第六层:第陆相层(Q 3eal)本层为河流相沉积,主要为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细砂,分为三个亚层。-1 粉砂、细砂:层厚

9、 3.2m 左右,层底标高-44.92m。-2 粉质黏土、黏土:层厚 4.9m,层底标高-49.82m。-3 细砂:层厚 7.6m 左右,层底标高-57.42m。第七层:第 III 海相层(Q 3bm)本层为海相沉积,未揭穿,揭穿厚度 8.80m.主要含有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分为三个亚层:-1 粉土、粉砂:层厚 2.8m,层底标高-60.22m。-2 黏土、粉质黏土:层厚 4.00m 左右,层底标高-64.22m。-3 粉砂:未揭穿,揭示厚度 2.0m。第八层:第陆相层(Q 3aal)本层为河流相沉积,仅 N2 孔有揭示,未揭穿,揭示厚度 8.50 米,揭示范围主要为粉砂。钻孔灌注桩桩

10、基工程数量汇总表桩基钢筋数量汇总(t)桩号墩台号桩基明细 延米 C35 砼 量 m3 钢筋合计 永久钢 护筒 m =10mm声测管60*4*8000(m)HRB335 32(kg) =8 =25 =22 =20 =12 =10K11+026.94 0 111.0 462 363 24.92 44 2.54 1.930 20.2 0.250 K11+056.94 1 81.2 400 452 27.02 32 613.2 461.2 2.039 20.2 0.214 4.11 K11+086.94 2 81.2 400 452 27.02 32 613.2 461.2 2.039 20.2 0.

11、214 4.11 K11+116.94 3 81.2 400 452 27.02 32 613.2 461.2 2.039 20.2 0.214 4.11 K11+146.94 4 81.2 400 452 27.02 32 613.2 461.2 2.039 20.2 0.214 4.11 K11+176.94 5 81.2 464 524.8 31.40 32 709.2 704.4 2.345 23.5 0.247 4.607 K11+326.94 8 81.5 496 876.8 49.44 32 757.2 805.2 3.266 38.7 0.269 6.4 K11+366.94

12、9 81.5 496 876.8 49.44 32 757.2 805.2 3.266 38.7 0.269 6.4 天津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海河大桥南引桥段钻孔桩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海河大桥水中墩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数量汇总表桩基钢筋数量汇总(t)桩号墩台号桩基明细 延米 C35 砼 量 m3 钢筋合计 永久钢 护筒 m =10mm声测管60*4*8000(m)HRB335 32(kg) =8 =25 =22 =20 =12 =10K11+226.94 6 81.5 496 876.8 49.44 32 757.2 805.2 3.266 38.7 0.269 6.4K11+276.94 7

13、81.5 496 876.8 49.44 32 757.2 805.2 3.266 38.7 0.269 6.4K11+406.94 10 81.5 496 876.8 49.44 32 757.2 805.2 3.266 38.7 0.269 6.4K11+456.94 11 81.5 512 904.8 29.74 32 781.2 805.2 3.266 18.9 0.269 6.5K11+506.94 12 81.5 512 904.8 29.74 32 781.2 805.2 3.266 18.9 0.269 6.5K11+556.94 13 81.5 512 904.8 29.74

14、 32 781.2 805.2 3.266 18.9 0.269 6.5K11+606.94 14 81.5 512 904.8 29.74 32 781.2 805.2 3.266 18.9 0.269 6.5K11+656.94 15 81.5 528 932.8 29.77 32 805.2 805.2 3.465 19.2 0.269 6.5 K11+706.94 16 81.5 528 932.8 29.77 32 805.2 805.2 3.465 19.2 0.269 6.5 K11+752.94 17 81.5 512 932.8 29.74 32 781.2 805.2 3.

15、266 18.9 0.269 6.5 K11+800.94 18 81.5 528 932.8 29.77 32 805.2 805.2 3.465 19.2 0.269 6.5 K11+848.94 19 81.5 528 932.8 29.77 32 805.2 805.2 3.465 19.2 0.269 6.5 K11+896.94 20 101.5 600 1060 39.7 40 916.5 880.5 3.92 46.8 0.322 7.742.2 施工条件水文地质及场地土类别、地震基本烈度、地震液化判别本工程沿线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海水补给。场地环境为类。地

16、下水位埋深 0.21.5m 左右,相当于标高 4.342.82m。该工程场地浅层主要为新近沉积的黏土和海相沉积的淤泥质土,综合评定为类。该工程沿线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时,本工程沿线仅存在极少量可液化点,且折减系数为 2/3 或 1,沿线可按不液化场地考虑。第二章 海河大桥南引桥段水中墩桩基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和测量方案1.1 工程概况海河大桥桥址位于海河入海口处,新港船闸和防潮闸内侧。桥梁起点位于海河南岸现状海河大桥收费站处,终点止于新港二号路,与城区段高架桥相接,桥梁全长 2030 米,其中 6#、7#、10#19#墩属水中墩施工, 6#、7#墩位于渔船闸引河河道内,16#19#墩位于海河主河道内,承台顶高程均低于河床清淤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