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020583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是综合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说,提高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然后提出增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对贫穷地区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指导教师:

2、 (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院长: (签名) 年 月 日论文题目: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以毕节市为例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市 场 营 销 班 级 06 级(1)班 姓 名 王* 学 号 200604030049 指导教师 赵* 填表日期 2009 年 1 月 20 日 二 00 九 年 十二 月研究的现状:农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自 1998 年“三农”问题提出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注,人们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要解决现在

3、的“三农”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林毅夫,2005) 。如何解决农民增收困难这一问题呢?有学者认为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也非“三农”问题所能涵盖,而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如何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张车伟等,2004) 。一些学者认为国家要通过政策、金融等手段把资金引导到农村,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领域为农民增收开辟第四条渠道(徐祥临,2001) 。还有学者认为调整农业组织结构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王乃学,200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 2005 年 9 月 22日中国信

4、息化推进大会上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村劳动力人口,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众多学者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的研究当中,有人强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有人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对目前农产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国内市场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并不是增加农民收入。有的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总结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宋洪远等,2000) 。有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在微观层面上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但在宏观层面则没有效应(王萍萍,2001) 。也有学者将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归于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而对整个国家的农业

5、总量扩大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张明林等,2002)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行政体制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效应的发挥(谭秋成,2003) 。另有学者认为,近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的货币化程度;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农产品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始终保持增长;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纯收入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李国祥,2005) 。研究目的和意义: 毕节市总人口 712 万(2003 年统计) ,其中 93.8%是农业人口。这样一个农业大市,既要千方百计增加毕节市的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论文依据贵州

6、省统计资料和毕节市统计资料,通过对毕节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的深入分析,找寻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提出毕节市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为未来毕节市农村、农业发展找准方向,进而为边远贫穷地区的农民增收提供参考,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加大,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日趋突出。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是综合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7、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像毕节地区这样的落后山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框架结构: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前言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内研究现状1.2.2 国外研究现状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分析方法 1.4.1 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1.4.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第二章 毕节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分析2.1 毕节市农业概况2.2 毕节市农民收入的变化及特征2.2.1 低水平快速增长阶段2.2.2 高速增长阶段2.2.3 平稳增长阶段2.2.4 下滑回落阶段2.2.5

8、 滞涨性恢复性增长阶段2.3 毕节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分析2.3.1 城市居民收入高速增长2.3.2 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巨大2.3.3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扩大2.3.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偏小2.4 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结构考察2.4.1 传统农业收入比重有所回升2.4.2 劳务收入比重快速上升第三章 影响毕节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3.1 结构性因素3.2 素质性因素3.3 市场性因素3.4 灾害性因素.3.5 闲置性因素第四章 毕节市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4.1 农业区域结构调整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4.2.1 种植业结构调整4.2.2 畜牧业结构调整4.2.3 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4.

9、3 增强农业科技含量4.4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五章 结论参考文献三、研究重点和难点:1. 研究重点(1) 当前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增收难的原因(2) 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2. 研究难点(1) 关于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增收难的原因(2) 关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研究方法、手段: 1、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农民收入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研究农民收入,一方面要分析农民收入变化的普遍性规律,即农民收入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又要分析它的个性特征,即毕节市的农民收入变化规律。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农民收入问题可以通过农民的收入变化来定量的进行比较,但是有些潜在的投入是不可以量化的,对这些不能量化的指标进行分析就需要一

10、些统计分析方法,从中找出不同的规律。 3、数据统计分析法。4、比较研究。将毕节市农民收入与周边市(县)进行比较研究。5、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进行文字处理及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进度: 2009 年 11 月 23 日 论文导师集中指导,说明毕业论文的写作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根据专业知识选择论文方向。并安排写作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2009 年 12 月 18 日 指导老师审阅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并提出修改意见,老师并安排论文初稿的写作。2010 年 1 月 19 日2008 年 3 月 1 日,进行实地调查并写作论文初稿。2010 年 3 月 15 日 交毕业论文初稿给论文导师审阅论文第一稿,老师

11、提出修改意见。2010 年 3 月 28 日 交毕业论文第二稿给论文导老师审阅,老师提出修改意见。2010 年 4 月 9 日 交毕业论文第三稿给论文导老师审阅,老师提出修改意见。2010 年 4 月 15 日 交毕业论文第四稿给论文导老师审阅,老师提出修改意见。2010 年 4 月 19 日 交毕业论文第五稿给论文导师审阅,并定稿。2010 年 5 月 26 日 毕业论文答辩。文献综述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当前国内外关于农民增收的研究的文献较多,已经取得的成就也较为显著,本文作者通过查阅有关文献,采纳了有关专家关于研究方法、一些有利于农民增收的

12、观点及数据等,主要有以下专家的研究成果。自 1998 年“三农”问题提出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注,人们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要解决现在的“三农”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林毅夫,2005) 。如何解决农民增收困难这一问题呢?有学者认为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也非“三农”问题所能涵盖,而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如何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张车伟等,2004) 。一些学者认为国家要通过政策、金融

13、等手段把资金引导到农村,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领域为农民增收开辟第四条渠道(徐祥临,2001) 。还有学者认为调整农业组织结构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王乃学,200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 2005 年 9 月 22 日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村劳动力人口,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众多学者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的研究当中,有人强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有人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对目前农产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国内市场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并不是增加农民收入。有的把农业结构调整的

14、经济效应总结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宋洪远等,2000) 。有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在微观层面上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但在宏观层面则没有效应(王萍萍,2001) 。也有学者将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归于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而对整个国家的农业总量扩大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张明林等,2002)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行政体制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效应的发挥(谭秋成,2003) 。另有学者认为,近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的货币化程度;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农产品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始终保持增长;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纯

15、收入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李国祥,2005) 。综上所述,我国对农民增收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但多数学者的研究多是基于针对整体的、大区域的旅游研究,具体的县域的实地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参考文献:1.王萍萍贝虹.2001 年,第 7 期.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统计研究.16-182.张明林黄国勤.2002 年,第 6 期.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学思考及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243.谭秋成.2003 年,第 5 期.对当前农村政策与改革的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234.1994 年.中国农村人口发展新格局.中国人口出版社.33-355.张红宇.2001 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问题研究报告 ,载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国际研讨会论文.34-366.宋洪远.2000 年,.第 2 期.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中国农村.12-157.国家统计局.2000 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第 1 版.中国统计出版社8.国家统计局.1999.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 1 版.中国统计出版社9.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 2001.第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