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转向系 汽车构造 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020249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 转向系 汽车构造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十四章 转向系 汽车构造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十四章 转向系 汽车构造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十四章 转向系 汽车构造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十四章 转向系 汽车构造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 转向系 汽车构造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 转向系 汽车构造 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转向系,概述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动力转向,14.1概述,功用: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组成: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分类,机械转向系,转向盘,转向轴,转向万向节,转向器,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转向节,梯形臂,横拉杆,转向梯形,机械式转向系的工作过程,动力转向系,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转向摇臂,转向器,转向减振器,转向横拉杆,转向油罐,转向油泵,转向控制阀,转向油管,对转向系统的要求,1、要求工作可靠,操纵轻便。 2、转向机构还应能减小地面传到转向盘上的冲击,并保持适当的路感。 3、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转向装置应能减轻或避免对驾驶员的伤害。,钢球,塑料保持架,转向管柱

2、,14.2转向器,功用: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节的力,并改变力的传递方向。概念:正向传动:作用力从转向盘传到转向摇臂的过程。逆向传动:转向摇臂将地面的冲击力传到转向盘的过程。极限可逆式转向系: 当地面冲击力很大时,冲击力才能传到转向盘上,即正效率远大于逆效率的转向器。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动转向盘消除传动副之间的间隙后,车轮才偏转,此时转向盘空转过的角度为转向盘自由行程。,一、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第一级螺杆螺母传动副,第二级齿条齿扇传动副,循环球式转向器工作过程,特点:正传动效率很高,操纵轻便,使用寿命长。但逆效率也高,容易将路面冲击力传到转向盘上。,二、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转向过程:转向盘转向轴万

3、向节转向器转向轮,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构成,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工作过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特点:,简化传动机构,不需要转向摇臂和转向横拉杆等。应用:奥迪上海桑塔纳天津夏利南京依维柯轻型货车,三、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作业,1、什么是转向盘的自由行程?它的大小对汽车转向操纵有何影响?一般为多大?2、目前在轻型轿车和货车上为何多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14.3转向传动机构,功用:将转向器输出的力传给转向轮,且使二转向轮偏转角按一定的关系变化,实现汽车顺利转向。要求: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吸收振动、缓冲分类:后置式、前置式非独立悬架配用转向传动机构、独立悬架配用转向传动机构,一、与非独立悬架配用转向传动机构,1

4、、转向摇臂大端与转向摇臂轴相连,小端与转向拉杆绞接。,摇臂与摇臂轴安装时要对正记号,以保证摇臂从中间向两边摆动时摆角大致相同。,摇臂轴,摇臂,球头销,2、转向主(纵)拉杆,在转向轮偏转而且因悬架弹性变形而相对于车架跳动时,转向直拉杆与转向摇臂及转向节臂的相对运动都是空间运动。因此,为了不发生运动干涉,三者之间的连接件都是球形铰链。,接转向节臂,球头座,螺塞,弹簧,转向摇臂球头销,主拉杆体,3、转向横拉杆,两接头借螺纹与横拉杆体连接。接头旋装到横拉杆体上后,用夹紧螺栓夹紧。横拉杆体两端的螺纹,一为右旋,一为左旋。因此,在旋松夹紧螺栓以后,转动横拉杆体,可改变横拉杆的总长度,来调节前轮前束,二、与

5、独立悬架配用转向传动机构,1转向摇臂;2转向直拉杆;3左转向横拉杆;4右转向横拉杆;5左梯形臂;6右梯形臂;7摇杆;8悬架左摆管;9悬架,14.4动力转向器,功用:在转向阻力较大时,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改善转向系统的技术性能。分类:按工作介质分液压式: 工作时无噪声,工作滞后时间短,且能吸收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气压式: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并采用气压制动的车。,按机械式转向器、转向动力缸和转向控制阀三者在转向装置中的布置和联接关系的不同分类:整体式:机械式转向器、转向动力缸和转向控制阀三者设计为一体。半整体式:把机械式转向器和转向控制阀设计在一起,转向动力缸独立。分离式:机械式转向器独立,把转向控制阀和转向动力缸设计为一体。,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示意图,一、液压动力转向器,工作原理:,直线行驶,右转向时,左转向时,助力转向工作演示,二、转向油泵,进油口,出油口,叶片式油泵,叶片式转向油泵工作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