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二衬)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020143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交底(二衬)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技术交底(二衬)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技术交底(二衬)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技术交底(二衬)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技术交底(二衬)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交底(二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交底(二衬)(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 隧道工程施工 分(部)项工 程 隧道交底内容 隧道二衬施工 接受交底班组 隧道机组交底内容安全技术交底1、隧道钢筋绑扎(钢筋工)1)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2)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 2 米区域内禁止行人。人工绞磨拉直,不准用胸、肚接触推杠,并缓慢松解,不得一次松开。 3)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4)人工断料,工具必须牢固。切断小于 30 厘米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 5)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

2、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斜和塌落。 6)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7)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绑扎高层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应搭设外挂架。8)起吊钢筋,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钢筋降落到离地 1 米以内始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2、混凝土工程(砼浇筑工)1)设备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电力系统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规程,接地良好,漏电保护可靠。2)严格按照混凝土搅拌操作规程要求,对设备安装调试,场地应符合规范要求。3)各类材料标示清晰,防止材料混合标示

3、不清,造船质量事故。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时应均匀进料,防止单边进料,造成模具变形。5)振动棒的电源应采用电缆,同时应有漏电保护装置,严禁拖拽电缆,严禁电缆放置水中。6)下料的串通和料斗应连接牢固,料斗应设置拦挡板,防止混凝土散落,以免伤害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 隧道工程施工 分(部)项工 程 隧道交底内容 隧道二衬施工 接受交底班组 隧道机组交底内容7)浇筑 2m 以上的框架、过梁等,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横板或支撑件上操作。8)振动器停止使用,应立即关闭电动机,搬动电动机应切断电源,不得用电缆线拖拉扯动电动机。9)电缆线上不得有裸露之处,不允许在电缆线上堆放其他物品

4、和车压人踏。10)严禁用振动捧撬钢筋和模板,操作时勿将振动棒头夹到钢筋里或其他硬物而受到损坏。11)用绳拉平板振动器与平板应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源开关应安装在手把上。12)浇灌混凝土使用的溜槽及串筒节间必须连接牢固。操作部位应有护身栏杆,不准直接站在溜槽邦上操作。13)浇灌框架、梁、柱混凝土,应设操作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14)使用振动棒应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现象。15)动器必须安装有漏电开关。3、混凝土支模(支模工)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2、安装或拆除模板,临边必须有防止人员、材料坠落伤人的措施,禁止无任何防护措施拆除或安装模板。

5、3、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模,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4、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即可拆除。5、结构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强度未达到设计标号应加设临时支撑。6、单块拆卸时,应将支承连杆和零件逐件拆卸。墙、柱、梁模板应逐块拆取传递,一般应后装先拆:先拆侧模板,后拆底板;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平台模板可单块拆卸,亦可分段分排拆卸。为了避免平台模板突然整块塌落伤人,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 隧道工程施工 分(部)项工 程 隧道交底内容 隧道二衬施工

6、 接受交底班组 隧道机组交底内容必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后,才能拆除支撑。操作人员应站在头顶上没有模板的位置,循序前进,逐块拆除。7、拆下的配件应分类收齐,拆下的模板应按指定的位置堆放,及时装运,并均按有关模板管理办法清理粘结的灰浆和修理校正损坏变形的部件。严禁挪作他用以及拖掷、撞击、脚踩、填衬等损伤模板的行为。8、组装成片模板整体拆模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轻拆拼接两片模板的零配件,待模板离开构件表面后再行至指定位置,按规定清理和堆放。堆放时应平放。9、拆除时不用橇棒、重锤等硬物硬击。10、装拆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高度超过 3.5m 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过程中,下面不

7、得站人。11、禁止在模板横肋及支承杆件上攀登上下。12、装拆模板时携带工具袋和工具箱。不使用的工具应随手放入袋内,不得在模板、杆件或脚手架跳板上放置工具或配件。13、脚手架上不得堆放模板,应随拆随运,上下有人接应。作业中途停歇时,应把已安装的部件固定牢靠,在活动部件拆卸完毕后,方可停歇。14、拆除模板时,应拆一块传递一块,不得连块合拆,严禁任意抛掷零件、杆件及模板。15、使用钢模板,对电线和电灯等各类用电装置应有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砸坏电线造成触电。4、输送泵安全操作1)如输送泵是按电动机或柴油机作动力时,应遵守“电动机安全操作规程”或“柴油机安全操作规程”有关使用部份。2)输送管道应有牢

8、固的支撑,各接头应联结牢固,不得在管道上加压或悬挂重物。3)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完好,各种仪表是否正常,传动安全保护装置和料斗滤网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 隧道工程施工 分(部)项工 程 隧道交底内容 隧道二衬施工 接受交底班组 隧道机组交底内容及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各部位操作开关、按钮、手柄等均应在正确位置上。4)检查各联接部位是否松动,传动链条的松紧度要保持在规定范围内。5)打开放出阀门,开启电机空转 2-3 分钟,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旋转方向是否正确。6)泵送过程中,随时注意压力表指示,超过规定压力应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7)应注意检查球阀,阀座或挤压管的磨损,如发现漏浆应停机

9、检查修复或更换后,方可继续作业,发现堵塞现象,应及时检查处理。8).因故障停机时,应打开泄浆阀使压力下降,然后排除故障。混凝土泵压力未降到零时,不得拆卸空气室、压力安全阀和管道,更不得把手伸入阀体操作。9)在机器运转中,禁止进行任何调整与保养工作,不得攀登或骑在输送管道上。10)生产结束后,应先停止送料,将泵内混凝土及浆全部送出,并按以下顺序停机:1)停止泵送,同时给蓄能器蓄压。2)关掉动力源。11)停泵后,立即清除料斗内和管道中混凝土,清洗(水洗或气洗)泵机、料斗阀箱、管道等。在清洗时,人员要离开排料管口及弯管气接头处,以免发生事故。12)人工清洗泵内转动部位,应注意站在安全位置,慎防滑落入

10、搅拌槽(斗)内。清洗泵机外壳时,注意不要使水进入电气箱、电磁阀等部位。清洗后把电气箱、机罩外部的水擦干净。13)清洗工作结束后把各种电路开关闸刀断电才能离开。5、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紧袖扣要扣,纽扣要整齐。2)开动搅拌机前的检查1、电器设备是否完好,检查升降油压、搅拌轴、搅拌叶片及其他转动部分有无故障和是否洁净。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 隧道工程施工 分(部)项工 程 隧道交底内容 隧道二衬施工 接受交底班组 隧道机组交底内容2、检查所搅拌的物料是否符合配方要求。3、搅拌桶或搅拌缸必须固定紧,否则不能开机。4、主搅拌机启动时应在轻负载状况下启动,不许重

11、载启动。3)搅拌操作注意事项:1、开机时非直接操作者应远离搅拌机,当升起或者下降搅拌机时操作者不要站在搅拌机下,以防发生意外事故。5)有些物料需要先点动后搅拌,有些则要先慢速,后快速。6)在搅拌下料时要特别注意安全。1、操作人员要防止自己身体受到碰撞。2、要将所加物料包装(如编织袋、纸袋、桶)抓牢,防止掉进料桶中缠绕在搅拌机上,一旦发生此意外时须立即停机加以排除,严禁在运转中向外拉扯,以防止意外的人身事故。3、搅拌轴上升或下降时不允许操作人员离开搅拌机,以免升降位开关失灵发生事故。4、设备在运转中搅拌轴不能升致过高位置,以免将漆油搅出。5、搅拌机不允许短时间内频繁的启动主机。6、设备在搅拌运转

12、时,应及时清理搅拌轴上的漆油(应停机处理) ,以免将衣袖卷到搅拌轴上发生安全事故。7、搅拌桶应接导静电装置,接地应良好。8)设备在搅拌时,应注意控制箱上电流电压变化,注意观察负载电流大小,负载电流不得超过规定的额定电流。9)机器不用时,应将搅拌机轴洗净,将搅拌轴降到最低位置。10)搅拌完毕及时将搅拌机擦洗干净,恢复停放位置,关闸断电方可离开。6、其他安全技术(1)夏季加强生活物资管理的食堂卫生,不使用过期和变质食品,防止发生食物中毒。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应按当地政府要求处理,严禁污染土体和水系。(2)加强生活区生活用电管理,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做到人走灯灭。(3)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应有消防设施,防止发生施工和生活火灾。(4)与当地政府及时了解易发病和传染史,做好防治地方病工作。(5)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施工安全规程和规范,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6)施工现场合理布置,制定防汛、防洪预案,以防万一,确保人员、机械的安全。防汛器材、防雨材料、防护用品、抽排水设备等材料备足,配备发电机确保供电,以防汛期交通受阻,影响工程正常施工。积极掌握气象动态,及时了解汛情,以便做好整体工作安排和防雨防汛工作。坚持汛期防汛抗洪值班制度,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修。培训评估安全负责人 交底日期接受交底人 见会议签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