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020116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说明书(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楚州区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 交通运输专业 2301070217 薛长松- 1 -第一部分 交通运输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行政区域概况图 1-1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地图如图 1-1 所示,楚州区、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四个区)以及金湖县、盱眙县、涟水县、洪泽县(四个县)同属于淮安市管辖,其中楚州区位于江苏省中部,介于东经 1185911937,北纬 3363345之间,东邻盐城市阜宁、建湖两县,西与洪泽县和淮安市清河、清浦两区接壤,南接扬州市宝应县,北与淮安市涟水县交界。全区东西长 64 公里,南北宽 43 公里,全区总面积 15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11.23 万亩,其中水田面积 92

2、.27 万亩,旱田面积 18.95万亩,人口大约 120 万,辖 21 个镇、5 个乡。楚州区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 交通运输专业 2301070217 薛长松- 2 -行政区划2009 年底,楚州区辖 21 个镇、5 个乡。如图所示,具体列示如下(表 1-1):表 1-1 楚州区所辖乡镇序号 乡镇 序号 乡镇1 淮城镇 14 博里镇2 平桥镇 15 马甸镇3 上河镇 16 席桥镇4 朱桥镇 17 复兴镇5 溪河镇 18 季桥镇6 施河镇 19 仇桥镇7 车桥镇 20 南闸镇8 泾口镇 21 范集镇9 流均镇 22 建淮乡10 苏嘴镇 23 茭陵乡11 钦工镇 24 宋集乡12 顺河镇 25 城东

3、乡13 林集镇 26 三堡乡自然地理楚州区地处淮河下游,江淮和黄淮两大平原交界处,属淮河水系。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坡降,坡降近万分之一,大小沟渠纵横成网,全市有运河道13 条,大沟 226 条,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在境内总长 147公里。境内有流域性河道 5 条,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里运河纵贯南北,将全区分成渠南、渠北、运西三个自然片。楚州北距亚欧大陆东桥头堡连云港市 120 公里,南距江苏省会南京市 168公里。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亚市的同三高速公路,淮江公路等国家重点交通干线均穿境

4、而过。到上海、北京、南京行车分别仅需 3.5 小时、8 小时和 2 小时,辅之以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水上运输,楚州素来扼东西南北、水陆交通之要冲,自古乃兵家重地、商贸重埠,其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气候条件楚州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具有明显季风环流特征,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北部属半湿润亚热带鲁淮气候区,南部属湿润的亚热带江北气候区,均具楚州区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 交通运输专业 2301070217 薛长松- 3 -季风性、不稳定性、过渡性的气候特征。冬干冷,夏湿热,春秋温暖,四季分明。影响的天气系统有北方的西风槽和冷涡、热带风暴以及江淮切变线和气旋。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960.4m

5、m,多年平均蒸发量 1385.4mm。降水量空间变化不大,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较大。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 月份) ,占年降水量的 70%左右。全区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 14.1,年均无霜期 220 天,全年太阳辐射量 115.45 千卡/平方厘米。区域内春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季多东风和东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东风。区域构造市境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苏北坳陷的北缘。构造线主要方向以 NE 向及 NEE 向为主,并被较亲的 NW 向平移断层所切割。褶皱和断裂较发育。市境次一级

6、的构造主要是建湖隆起和涟阜凹陷,为一隆一凹的构造形态。水文地质市境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新生代松散沉积岩类孔隙水。工程地质根据地貌形态、岩组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市境可分为 4 个工程地质区(堤内滩地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冲洪积平原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冲湖积水网平原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和泻湖平原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 ,各区又有一定的工程地质层组成。楚州区市区及周围地段属于冲洪积平原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其主要工程地质层有亚砂土、亚粘土层。亚砂土层层厚 25 米,贯入击数 69 击,地基容许承载力为 1014 吨/平方米。亚粘土层层厚 24 米,含水率 23.2%,湿容重 1.98 克/ 立方厘米,干容重1.

7、51 克/立方厘米,比重 2.68,天然孔隙比 0.68,饱和度 0.96,凝聚力 0.16 公斤/平方厘米,内摩擦角 220,贯入击数 1724 击,地基容许承载力为 1624 吨/平方米。地貌特征楚州区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 交通运输专业 2301070217 薛长松- 4 -楚州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高程一般在 47 米,平均约 6 米(以废黄河入海口为零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境最高点位于徐杨乡小埧废黄河滩,真高 9.7 米;最低点位于流均镇湖荡地区,真高仅 1 米。境内河渠纵横,水网密布,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苏北灌溉总渠横穿东西。地质钻探资料表明,楚州区境内是典型的冲积平原,近一千

8、万年来地壳以沉降为主。2、交通区位楚州素来扼南下北上、东出西进水陆交通之要冲,自古乃兵家重地、商贸重埠,其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楚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区,路网发达交通便捷,本区东南距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上海市 400 公里,北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 120 公里,西南距江苏省会南京市 168 公里,南距扬州市150 公里,东距盐城市 100 公里。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沿海大通道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的新长铁路、淮扬镇铁路(即将开建) 、连盐淮铁路(即将开建) 、京沪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亚市的同三高速公路,宿淮盐高速公路、盐徐高速公路、淮江公路等国家重点交通干线均

9、穿境而过。航空运输便捷:楚州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建设中的淮安涟水机场行车分别仅需 3.5 小时、8 小时、2 小时和 15分钟。水运条件优越:楚州位于江淮平原东部,邻江近海,全区地势平坦,由西向东南坡降,境内水网密布,大小沟渠纵横交错,全区现有运河道 13 条,大沟226 条,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淮河故道) 、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在境内总长 147 公里。3、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据 2009 年淮安市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 年,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7.92 亿元,按可比价

10、格计算,比 2008年增长 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1.59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74.79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61.54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7.2%、16.9%和 1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6846 元,比上年增长 14.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楚州区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 交通运输专业 2301070217 薛长松- 5 -由上年的 17.9:48.6:33.5 调整为 18.8:44.5:36.7,工业在 GDP 中的比重提高到 35.6,服务业在 GDP 中的比重提高到 36.8%。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 72.

11、8%,比 2008 年提高 2.6 个百分点。年末全区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 4611 户,从业人员 99035 人,注册资本82.65 亿元;个体户 24278 户,从业人员 46221 人。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年末城市化水平达 36.1%,比上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新增就业6085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2%。 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全年总产量达 93.77 万吨,比 2008 年增加 1.12 万吨,增长 1.2%。其中夏粮 36.19 万吨,增长 1.

12、1%;秋粮 57.58 万吨,增长 1.3%。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49.3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2008 年增长17.4%。规模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 139.21 亿元,比 2008 年增长 35.9%;实现增加值 34.11 亿元,比 2008 年增长 21.9%。企业数量已由 2008 年年末的210 家发展到 243 家。全区全年用电量 9.54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8.4%,其中工业用电 5.12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7.4%。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 12.8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2008 年增加10.4%。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广州路一期、华西路

13、辅道二期、杜康桥路西延等道路顺利竣工,省道 237 楚州段扩建工程、河下大桥、入海水道大桥等交通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通达工程继续推进,投入 6681 万元,建成农村四级公路 115 公里、公路桥梁 21 座。民用汽车拥有量特别是私人车辆增长迅速。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 1.79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 1.53 万辆。2009 年楚州区除去土地出让金收入实现财政收入 15.75 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8.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6%。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 9.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3%;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3.07 亿元,增长63%;非税收入 12.9

14、4 亿元,增长 512.7%。国税、地税收入和财政征收部分比上年分别增长 18.1%、29%和 293.5%。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全年财政支出 20.5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5%。楚州区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 交通运输专业 2301070217 薛长松- 6 -人口与计生工作协调推进,人口出生率 8.5,计划生育率 95.1%,连续八年保持和稳定低生育水平, “世代服务室”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 116.23 万人。常住人口 99.5 万人,其中城镇 35.92 万人。城乡居

15、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302 元,比上年增长 12.7%;人均消费性支出 9164 元,比上年增长 15.1%。农民人均纯收入6455 元,比上年增长 11.2%。 ;人均消费支出 4094 元,比上年增长 14.8%。人均储蓄 7467 元,比上年增长 23.9%。4、客运站规划情况“十一五”期间,楚州区新建、改建或扩建农村汽车客运站 11 个,具体是:2006 年,完成流均、宋集、泾口三个乡镇农村客运站的改建任务(已实施完成) 。2007 年度,完成车桥镇农村客运站的新建任务。2008 年度,完成林集镇和顺河镇的农村客运站的改扩建和新建任务(含林集交管所) 。

16、2009 年度完成朱桥镇、施河镇的农村客运站的改扩建和新建任务(含朱桥交管所) 。2010 年度完成博里镇、溪河镇、复兴镇、钦工镇农村客运站的改扩建和新建任务。具体情况如下:(1)楚州区车桥汽车客运站建设车桥镇基本情况:车桥镇现有人口 6.37 万人,面积为 6400 万平方米,该镇现共有工贸企业 207 家,主要为电子、机械加工、粮食加工类工贸企业,年国民生产总值约 48498 万元,地处楚流路南侧,目前,自该镇始发的长途客运班线有 3 条,从业车辆 3 台,日发长途班车 3 个,经过该镇的农村客运班线为 1条,车辆数为 29 台,日发班次 116 个,客流以本地居民购物赶集、外出经商和学生等为主。该镇原建有车桥汽车客运站,系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下属单位,始建于1986 年,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场地破损严重,已不能继续使用,前几年在原站址(车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