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综合能力测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019899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能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械能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机械能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机械能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机械能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能综合能力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能综合能力测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能力测试题一、选择题1物体在斜面上作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动能一定增大,重力势能也一定增大B它的动能一定增大,重力势能一定减小C它的动能一定增大,重力势能一定变化D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但 a 仍大于零,则物体的动能将逐渐变小2不同质量的两个物体由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动能竖直向上抛出,不计阻力,则两个物体 A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和最大势能都相同B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不同,但最大重力势能相同C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相同,但最大重力势能不同D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和最大重力势能均不同3质量均为 m 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在离地面高为 h 处以相同的动能在竖直平面内分别作平抛、竖直下抛、

2、沿光滑斜面下滑运动,则有 A三者到达地面时的速率相同B三者到达地面时的动能相同C三者到达地面时的机械能相同D从开始运动至到达地面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相等4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5如图 5-48 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为 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使斜面向右水平匀速移动距离 L,在斜面移动过程中,物块与斜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对物体做功大小为 mgsincos

3、B斜面对物体支持力做功大小为 mgsincosC斜面对物体做功大小为零D以上说法都不对6如图 5-49 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分别沿不同斜面由顶端 A 下滑至底端B,两次下滑的路径分别为图中的和,两次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不计路径中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到达 B 点时的动能 A第一次小B第二次小C两次一样大D无法确定7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D据 P=Fv 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率成反比8用拉力拉同一物体由静止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第一次用水平力拉,第二次用与水平力成斜向上方向的力拉,若两次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力作用下移动的

4、距离也相同,则有 A两次合外力的功相同B第一次合外力的功较大C第二次拉力的功较大D两次拉力的功相同9如图 5-50 所示,人造地球卫星在椭圆形轨道上运转,设 a 点为近地点,b 点为远地点卫星沿轨道作顺时针转动,则关于万有引力做功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卫星由 a 点向 b 点运行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B当卫星由 a 点向 b 点运行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负功C当卫星由 b 点向 a 点运行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D当卫星由 b 点向 a 点运行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负功10如图 5-51 所示,弹簧秤壳的质量为 m,秤钩和弹簧的质量可忽略,质量为 m 的物体挂在倒置的秤的拉环上,用竖直向上的

5、恒力 F 拉秤钩,使物体由地面静止提起,经时间 t 物体升高 h,则此刻拉环对物体作功的功率等于 11一架自动扶梯以恒定的速率 v1 运送乘客上同一层楼,某乘客第一次站在扶梯上不动,第二次以相对于扶梯的速率 v2 沿扶梯匀速上走两次扶梯运客所作的功分别为 W1 和 W2,牵引力的功率分别为 P1 和 P2,则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12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运动的物体,它只受水平力的作用,其他力的合力为零,则 A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B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C物体的动能不是增加,就是减少D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13某人用力 F 从地面由静止匀加速竖

6、直向上提起一重物,重物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 a,那么当重物上升的高度为 h 时,重物的动能为 AFhBmahCmghD(F-mg)h14如图 5-52 所示,在一个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上穿过一根质量为 M 的环形链条,在链条竖直部分有一只质量为 m 的猴子拉着链条开始向上爬,并保持高度不变,则猴子发出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 5-53 中的 擦阻力的情况下,A 物体自 H 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当物体 A 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距地面的高度是 它们具有相同的初动能,抛出时间 t 时,这两物体都在上升,此时比较它们的动能及重力势能,则 A动能较大的是 AB动能较大的是 BC势能较

7、大的是 AD无法判定17如图 5-55 所示,小球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的 A 点被水平抛出,抛出时小球的动能为 6J,则小球落到斜面上 B 点时的动能为 A12JB18JC14JD无法计算18一物体从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取地面的重力势能为零,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作功为 W1,阻力对物体作功为 W2,其他力对物体作功为 W3,则 A物体的动能为 W1+W2+W3B物体重力势能为 W1C物体机械能为 W2+W3D物体机械能为 W1+W2+W319质量为 m 的物体以 2g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 h 距离,则 A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 2mgh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2mgh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2mgh

8、D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2mgh20如图 5-56 所示,物体以 100J 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向上运动,当它通过斜面某点 M 时,其动能减少 80J,机械能减少 32J,如果物体能从斜面上返回底端,则物体到达底端时的动能为 A20JB48JC60JD68J21如图 5-57 所示,小球分别固定在长度均为 l 的轻杆和细线的一端,杆与线的另一端悬挂在 O 点,要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且都能通过圆周的最高点,那么在最低点应给杆和线上的球的最小速度 v1 和 v2 分别是 22质量为 m 的汽车从 A 点出发作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 R,汽车绕行一周后又回到 A 点,若路面对汽车的阻力是车

9、重的 k 倍,则绕行一周汽车克服阻力作功等于 A0BmgRCkmgRD2kmgR23一木块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中,当子弹进入木块深度达到最大值 2.0cm 时,木块沿水平恰好移动了 1.0cm在上述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子弹损失的动能之比为 A12B13C23D3224一条长为 l,质量为 m 的匀质轻绳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在缓慢提起全绳的过程中,设提起前半段绳人作的功为 W1,在把后半段绳提起的过程中人作的功为 W2,则 W1W2 等于 A11B12C13D14图 5-58 所示,D 点在 C 点的正上方,距地面高度为 3R,现让一个小滑块从D 点自由下落,沿轨道刚好能

10、滑动到 A 点,则它再从 A 点沿轨道自由滑下,能上升到的距地面最大高度是(不计空气阻力) ARB2RC在 0 与 R 之间D在 R 与 2R 之间26在粗糙水平面运动的物体,从 A 点开始受水平恒力 F 作用作直线运动到 B 点,已知物体在 B 点的速度与 A 点速度大小相等,则在此过程中 A物体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F 始终与摩擦力方向相反CF 与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为零D摩擦力对物体一直做负功27如图 5-59 所示,一单摆的摆长为 L,摆球质量为 m,悬点 O所挡,可摆过 B 点忽略摆线的质量和线与钉子之间的摩擦,则上述摆动过程中 A摆球在 B 点时的重力势能是在 P 点时的一半B摆

11、球在 C 点时的重力势能是在 B 点时的一半D摆球在 C 点时的重力势能比在 P 点时少 mgL28如图 5-60 所示,A 球拴接在长为 L1 的橡皮绳的一端B 球拴接在长为L2 的细绳 2 的一端, L2 L1,橡皮绳和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同一点 O 处将二者匀速拉至水平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橡皮绳和细绳的长度恰好相等,则两小球在最低点速度大小 vA 和 vB 的关系是 AvAvBBvA=vBCvAvBD都有可能29将单摆摆球移到悬点所在的水平位置,摆线水平伸直,然后无初速释放,摆球自下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当竖直速度达到最大时,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应满足 30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由静止

12、开始作直线运动,则此质点在任意时刻的动能 A与它通过的位移成正比B与它通过的位移的平方 s2 成正比C与它运动的时间 t 成正比D与它运动的时间 t2 成正比31关于机械能守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机械能守恒时,一定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定守恒C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中,物体受重力外还受其他力时,其机械能可以守恒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加时,必定是有重力以外的力对它做了功32如图 5-61 所示,人在高 h 处,斜上抛出一质量为 m 的物体,物体到最高点的速度为 v1,落地速度为 v2,人对这个物体做的功为 33如图 5-62 所示,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恒力

13、F 通过绕过固定在物体上的滑轮的绳,拉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位移 s,使其速度达到 v,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且不计绳与滑轮的轴之间的摩擦和滑轮的质量则 A拉力 F 对物体做的功是 FscosB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mg-Fsin)s34如图 5-63 所示,一个物体以初速度 v1 由 A 点开始运动,沿水平面滑到 B 点时的速度为 v2,该物体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 v1 由 A点沿图示的 AC 和CB两个斜面滑到 B点时的速度为 v2,若水平面、斜面和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且 AB的水平距离与 AB 相等,那么 v2 与 v2 之间大小关系为 Av2=v2Bv2v2Cv2v2D无法确定35如图 5-64 所示,A、B 两斜面的高度都是 h,倾角为 ,有两个物体质量都是 m,与斜面的动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