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急诊医学现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010792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急诊医学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急诊医学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急诊医学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急诊医学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急诊医学现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不平衡。但是,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专业逐渐为政府和医学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在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中,急诊科成为各医院考察的重点科室,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不平衡。但是,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专业逐渐为政府和医学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在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中,急诊科成为各医院考察的重点科室,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我国现在每个二级以上的医院均设有急诊科,地市级城市均有急救中心或急救站。许多医学院校还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或急诊医学系。李教授认为,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尚未建

2、立急诊科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制度由于我们尚无独立的急诊医学专业化培养体系和准入制度,导致目前从事急诊工作的医师均来自于其他临床专业,急诊医学专业化培训相对缺乏。因此,很多急诊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急诊操作不规范,对最新的急诊医学发展也缺乏深入的了解。2. 急诊科结构模式混乱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急诊科的统一模式。在一些重视急诊科的医院,急诊科人员和设备配置以及学科发展情况稍好。但在那些急诊科不被重视的医院,人员结构不合理,设备配置严重不足。李教授认为,合理的急诊科结构模式应是院前急救、急诊病房和急诊 ICU 三维一体的结构模式。院前急救是急诊的突击队或先锋队,院内急诊科是急诊的桥头堡,而 ICU

3、则是大本营,三者相互依从,构成一个急救生命链,有利于急危重病的抢救。急诊科医师是“特种兵”李教授形象地比喻说,急诊科医师类似军队中的特种兵,要求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医疗环境中做出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定。具体而言,急诊科医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高度的责任心急诊科医师首先要求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很多急诊患者,特别是一些危重病急诊患者,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再加上应诊时间短,接诊医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全部病情。因此要求接诊医师多看、多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李教授认为,对于一个急诊科医师,责任心比医疗技术更为重要。2. 广博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急诊科医师不但要求掌握

4、广博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具备各临床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各种急诊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技术、现场急救技术、中毒抢救等。这些是急诊科医师的专业基础,能够保障其在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急症病情中,找出患者最关键的问题,做出正确决定。另外,急诊科医师还应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因为急诊科是一个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科室。3. 严谨的工作态度急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危急患者,诊治时间十分有限, 有的患者甚至一进入急诊室即先进入抢救过程,根本来不及了解病史。正因为如此,急诊科医师必须有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养成病历书写详细,勤查勤问,认真观察,反复思考等良好的工作习惯,并要求会诊医师认真写好会诊记录。这一

5、方面可减少由于工作疏忽耽误患者治疗,另一方面,也免于被起诉而陷入医疗纠纷。4. 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急诊科医师不仅要面对各种急诊患者,特别是对病情危急患者,其家属往往心情焦急,容易情绪失控,而且急诊科还经常会面对酗酒闹事者、吸毒者、打架斗殴者等。这都要求急诊科医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处乱不惊,有条不紊地按照科学方法和诊疗规范处理患者。李教授认为,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急诊而言最具代表性。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要求急诊科医师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果断决策。而这些素质的形成,有赖于平时临床经验的积累、对患者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急诊医学发展前景李教授指出,尽管目前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存在

6、许多问题,但急诊医学发展前景光明,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学科,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要求更快捷有效质量更高的急救医疗服务。2. 2. 随着社区医疗制度逐渐完善,很多慢性病、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望在社区医疗机构能得到有效诊治,而由社区转来的危急病救治则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责无旁贷的工作。3. 3. 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师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种疾病的专家,如冠心病专家等。而患者是一个整体,特别是老年患者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急性病,急诊科医师应该有成为解决

7、这些急症的专家。4. 4. 一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禽流感、 SARS 等,还有交通事故伤以及地震、海难等意外灾害事故都要求有常备不懈的灾难救治和急救医学队伍。另外,将于2008 年召开的奥运会对紧急医疗救援的需要也为急诊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5. 李教授认为,急诊医学较之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临床专业而言,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最具发展活力,急诊医学就像一块白色的画布,等待着急诊科医师去描绘出美丽的图画。6. 指南修订与规范化培训7. 李教授介绍,2007 年急诊医学分会的主要工作分为急诊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重要急诊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学术交流与继续教育三方面,但重点是前两方面的工

8、作,目的是使我国急诊科医师更专业化。8. 1. 修订急诊临床诊疗指南9. 李教授说修订指南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学会所有委员以及一些富有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的急诊医学专家都将参与指南的修订工作,特别对一些富有急诊特色的专题,如心肺复苏、中毒救治、创伤救治、危急病处理、小儿急救、院前急救、灾难医学等区别于其他临床学科的专题。10. 另外,学会还将参与急诊医学教材的编写,以及与中国医师学会和卫生部一起,参与急诊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制定和急诊医师培训基地的评审。11. 2. 急诊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培训12. 由于我国没有规范的急诊医学专业化培训,导致很多急诊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例如,心肺复苏技术(CP

9、R)是一项最具急诊特点的技术,在所有救命技术中,它是一项最易掌握、投入最少但见效最快的技术。13. 在美国,政府公职人员、学生、警察等都接受 CPR 的普及培训,医护人员更是需要定期(每 2 年 1 次)通过 CPR 专业考核后才能行医。14. 而在我国,能规范操作 CPR 的医护人员很少。在 2004 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参赛者发生猝死,但现场无人及时进行 CPR。我国医师对 CPR 的理论掌握得都不错,但是不注重有效的实践训练。例如目前都知道心外按压比例为 302,但在实践中能规范操作的医师并不多。因此亟待在全国进行 CPR 的专业化培训,首先规范化培训医务人员,且需要卫生部门考核发证,再由医务人员培训其他社会人群,一步一步推进,最后达到全民普及的目的。15. 3. 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16. 2007 年 5 月,学会在上海举行国际创伤急救大会,7 月将在长春举行全国危重病急救大会,8 月将在乌鲁木齐举行全国中毒复苏学术大会,10 月将与中国医院学会院前急救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奥运会急救培训。另外,2007 年还将完成 10多个国家级急救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