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0081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戊戌变法课程标准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一、戊戌变法产生的时代背景1背景(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基础思想的传入;思想的直接影响。(4)康、梁维新变法的准备工作创办学堂,聚徒讲学:广州万木草堂。著书立说,力倡维新:新学伪经考 、 孔子改制考 、 变法通议 、 仁学 、 天演论 。上书皇帝,恳请变法:公车上书、 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创办报刊,传播维新:与时务

2、报 。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和保国会。展开论战,挑战顽固: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2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四个方面。二、无力回天变法失败1失败标志:戊戌政变。2失败原因分析(1)根本原因:的力量弱小;旧势力的力量强大(悬殊的力量对比是根本原因)。(2)重要原因:脱离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变法手段单一:单纯的的“和平”方式;存在幻想依赖:对帝国主义的幻想,依赖的没有实权等等。三、维新时期的遗产变法的历史意义1性质:是一次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政治: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3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解放运动,具有

3、启蒙性。4经济:有利于的发展。5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新式学堂)的发展。6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知识点一甲午的震撼、维新思潮的兴起1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所说的“大梦之唤醒”表现为()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运动B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富强C暴露清政府的腐败,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D认识到日本的先进,大批知识分子赴日留学2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出版后不久被清政府毁版,其

4、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D损害了孔子的威信知识点二公车上书、强学会与时务报3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主要是模仿西方的()A经济模式 B议会政治C教育制度 D统治制度41895 年,由文廷式出面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宣传“中国自强之学” 。强学会的成员中有()维新派地主阶级开明人士洋务派传教士革命派A BC D知识点三百日新政5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主要是因为他们()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 ,难以实行立宪制度D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6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

5、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奉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帝是()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知识点四无力回天、维新时期的遗产7百日新政失败的客观原因是()A袁世凯告密 B光绪帝被囚禁C顽固派的强大 D帝国主义的破坏8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A变法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B变法采取的是改良的形式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题号 1 2 3 4 5 6 7 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变法通议材料二人人封章

6、,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戊戌政变记请回答:(1)材料一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质内容是什么?(2)材料一中的主张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是怎样体现的?(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4)根据材料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10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是。(图三)但是,这

7、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图一图二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完成下列问题:(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年轻国君与“秀才”共谋国事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3)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 ,而是用“画上了休止符 ”,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1.(1)马关条约(3)西方近代早期维新(4)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外纪闻强学会兴民权二、2.(1)民族资产阶级(2)自上而下皇帝三、想4中国资本

8、主义5教育事业6时代新风对点训练1A理解原始史料,认识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开始陷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2C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利器,奠定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3B“议郎”即议员,要求设“议郎”一职,实质上是要求建立议会,实行议会政治。4A强学会是一个推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政治团体,不主张进行革命,故不正确。5D百日维新期间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体现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反封建不彻底,但变法部分触动了封建制度,故 D 项为最佳选项。6C百日维新是在光绪帝主持下进行的。7CA 项是失败的直接原因,B 项是失败

9、的表现,C 项是失败的客观原因,D 项没有史实支持。8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因为戊戌变法促进了人们的觉醒。综合提升9(1)中心论点: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实质内容: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革。(2)鼓励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开办大中小学堂,废除八股等。(3)说明变法法令中“准许士民上书言事”得到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拥护和响应,反映了人们对光绪帝变法维新抱有很大幻想和要求改变君主专制统治的愿望。(4)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0(1)清政

10、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兴起。(2)光绪帝召见康有为讨论维新变法事宜,戊戌变法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摆脱民族危机,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维新派的主张。因此,戊戌变法是一场通过变法而进行的现代化运动。(3)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使“变革”成为不可遏止的思想潮流,中国的近代化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止步。解析结合图文材料不难回答第(1)和第(2)问中的前一小问;第(2)问中的后一小问要结合该事件的突出特征进行思考回答;第(3)问实际是要求回答戊戌变法运动的

11、深远历史影响。教材问题解答课中思考1联系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想一想,他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1)其目的是利用古代圣贤、经典著作的影响力来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寻求救国道理;(2)在顽固派旧势力还很强大,封建传统观念在许多人的思想中还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借用儒家学说和孔子作偶像对外进行宣传可以减少阻力和压力,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斗争策略;(3)康有为的维新活动一开始就抱住孔子的理论权威和皇帝的政治权威,也表明他所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尝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答案大意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无法抗拒的社会变化规律。面对恶

12、劣的生存环境, “任天为治” 、无所作为的态度是不足取的。只有发愤图强、 “以人持天” 、 “与天争胜” ,才能在竞争的世界上生存发展。3想一想,强学会有哪些作用?答案一方面联络官员中赞同变法或主张革新的人介绍西学,宣传维新变法,刷新了一时社会风气;但另一方面,强学会成员来源不一,逐渐出现了派系各异、政见不一的情况,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影响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4想一想,支持变法的都有哪些人?为什么慈禧太后起初同意光绪帝变法?答案(1)维新派和帝党。(2)一种说法:是光绪帝当时陈述的新政方案对她刺激不大,且面临内忧外患,她也有心革新政治、加强国力,故同意变法。另一种说法:富有政治斗争经验的慈禧虽

13、对光绪的夺权欲望、变法要求暴跳如雷,但她最终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先放手让光绪帝变法,在变法激起顽固派势力更大更普遍仇恨的时候,再下手解决。这种让权,也是慈禧被迫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给光绪帝设下的一个新圈套。同时也说明光绪帝手中的权力是有限的。当然光绪帝毕竟从慈禧口中得到可独自办事的承诺,并有第三者为证,又不能不对慈禧产生一种约束。5这些问题说明什么?答案说明顽固派势力的强大,且有总后台慈禧撑腰,光绪帝的权力有限,变法与反变法斗争异常激烈;也反映出维新派急于求成,在变法进程上缺乏通盘考虑,应循序渐进。6 “六君子”被杀后,时人评论“谭嗣同待死,杨深秀寻死” ,你怎么看待谭、杨二人的献身精神?答案二人的献身精神表现了维新志士为国家强盛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阅读与思考阅读以上材料,你是否同意梁启超的解释?如果不同意,你的看法是什么?答案不同意:过快、过激的改革,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维新派犯了激进主义的错误,他们急于求成,缺乏通盘考虑, “除旧布新”与循序渐进、抓重点、分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改革并不矛盾。同意:(1)面对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维新派以追求完美至善的精神制定出纲领性的改革规划,但在种种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归于失败。(2)不能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