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000776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分析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分析及对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 777 健康网 点击数: 1540 更新时间:2006-7-6 我国中学生心理辅导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不少中学设立了心理辅导机构,也适时地开展了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工作,使得心理辅导比较正式地纳入了教学系统,这确实是教育史上的伟大进步。然而,由于对心理辅导这一观念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缺乏专业的心理人员,心理服务不够规范,课题钻研不够深入,组织管理缺乏有机性,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从而使得心理辅导在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心理辅导简单的等同于为学生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信息,导致心理辅导走向课程化、知识化的错误

2、倾向。心理辅导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它着眼于发展性辅导目标,以中学生成长为主题,以学生自我探索为主线,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我教育。心理辅导不同于传统的学科,它主要不是传授纯粹的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辅导活动使学生获得解决自己成长中的问题的成功体验与经验。在心理辅导时,教师固然需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学知识与信息,但是学生所需求的远非仅仅是一种知识,教师的着眼点应放在由某一问题可能引发的学生的认知或情感方面的困惑与烦恼。心理辅导老师应敏锐地从学生的外在表现领会到学生的诸多心理需要,要知道,心理辅导的目标可不是让学生通过什么心理学知识的考试或培养其成为心理专家,而是在成长中找到

3、更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积极的内在动力。二、把心理辅导看做是师生间的一种谈心,使心理辅导走向了“咨询化”的道路。心理辅导必须是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诚然,在学校中师生之间的谈心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重要形式,是教师用于解决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的一剂“良药”,然而在课间、家访乃至日常交往中所开展的师生谈话,往往是表面和肤浅的,这样的谈心就其内容而言,对多数学生确实是适用的,但没有特别的针对性,就其深度而言,许多时间仅仅停留在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的“公理”上,这些所谓“公理”,学生人人都懂,如考前严重焦虑抑郁,学生本人也认为那是不正常的,他甚至也会开导别的同学,可自己就是跳不出那个心理怪圈。事实上,

4、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若用一般的传统式道理说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解决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就得需要专职人员运用心理咨询的专业技术来进行,这恰是国内学校最为薄弱的阵线,也是今后急需加强的。三、心理辅导教师缺乏必需的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及实践经验。由于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工作起步较晚,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不乏工作经验和热情,但是,大部分辅导教师是半路出家,没看上几本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也未在心理辅导方面接受过专门的训练,缺乏心理学理论方面的知识。目前从事学校心理教育的工作者主要来自于德育工作者或班主任老师,还有许多是其他学科的任课老师,因此中学心理辅导人员专业化问题是今后

5、几年亟待努力和发展的工作。四、把心理辅导看成是单纯给学生做心理测验,然后将测试结果告知学生。有不少心理辅导老师一旦发觉学生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偏差或者少许性格内向,就会马上机敏的想到运用心理测验去给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然后以权威的方式,告知其各项心理指标,并为其提供一些改进或完善心理状况的建议和措施。这样,往往心理辅导老师仅仅是以一般人的心理思维方式去硬性取代当事人的痛苦感受与烦恼,并用侃侃说教的形式去发表议论,最终只能让学生迷失心理航向,而学生反过来却认为自己无能,形成自卑的心理,并因此关闭自己的心灵大门。有的辅导老师往往总是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上,大讲特讲生活工作中的大道理,有

6、时还搬出一套套他自己的辩证法。事实上,往往心理存在稍许偏差的学生,并非不会逻辑思维,而是其逻辑推理建立在一个错误的主观前提之上,并深信不移的坚持。许多寻求辅助的学生的确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一个肯定的答案,希望辅导员为其指明其前进的方向,然而这样做却违背了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 :使学生自己获得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的方法。辅导员应协助当事人从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到肯定自己、接纳自己,从而达到完善个体人格的目的,心理上得以不断的健康成长。由以上这些偏差和误区的分析来看,加强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建设工作就摆到了一个重要的迫切的位置。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充分重视,另一方面,针对现阶段存在的

7、问题,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应承担加强心理辅导建设的责任。建议对策如下:一、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辅导机构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完善有关机制。心理教育发达的国家,心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及日常工作均有一定规定。以丹麦为例,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学校心理服务机构,其人员配备一般为 :1 名主任心理学家,2 名助理心理学家,2 名临床心理学家,1 名社会工作者。虽然我国近年来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建设发展较快,特别是发达地区,许多中学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等服务机构,但往往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我国至今缺乏一个权威性的工作效率较高的学校心理辅导

8、机构或者相关社团协会,这就极大的限制了为学校心理工作者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教育服务。二、加强中学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我国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是缺乏专业人员。依据美国中学心理学协会的一项估计,各州从事学校心理服务的人数已达两万五千以上,学校心理教育的社会效益日益增大。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匮乏,表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从量上看,以全国 2 亿中学生计算,以 2000 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推算,全国共需十万名学校心理教育专业人才,而当前我国的院校毕业生和专业工作者相加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从质的角度看,我国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

9、对学校心理工作者的资格提出三项要求:(1)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 (2)有 5 年以上的教学经验。 (3)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在我国,只靠现有的心理学科毕业生是非常有限的,难以满足学校心理辅导的实际需要。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学校心理工作者队伍,已成为制约心理辅导发展的最大障碍。三、加强中学心理辅导模式与方法的科研力度,成立多种发展性心理研究机构。学校心理辅导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应用学科,辅导的质量与方法往往与理论研究的水平与实践经验密切相关。课程研究的深度可以解决理论应用的有效性,课程研究的广度又可不断开拓心理辅导的各个领域,为丰富、更新、充实心理辅导的理论打基础。因此,没有科学严谨的理论作指导,学校心理辅导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建立教育工作者与各方心理专家的联盟,也是学校心理辅导开展的一个重要保证。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