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肌注射研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999038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肌注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角肌注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角肌注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肌注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肌注射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角肌注射部位的选择及应用解剖摘要:目的:为三角肌不同部位安全注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以分别经过肱骨小结节和肩峰后外侧角垂线为标志,将三角肌分为前部,外侧部和后部三部分。按照三角肌注射的部位及深度在 30 具(60 侧)成人尸体上进行解剖观测。结果:三角肌起点前端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73.46.9)mm,后端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97.78.4)mm,止点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148.77.2mm。前后部较薄外侧部较厚。外侧部深面横过的血管神经束上、下径为(18.04.8)mm,此束上缘与外侧部中垂线交点到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51.87.2)mm。后部深面液神经后支入肌点到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

2、49.68.3)mm,与三角肌后缘垂直距离为(26.76.1)mm;在后部深面有桡神经向下行走,桡神经与大圆肌下缘交界处距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72.66.5)mm 处。结论:三角肌注射首选部位为外侧部,此处肌肉较厚,操作安全方便,有利用药液吸收。关键词: 三角肌;注射;应用解剖肌肉注射给药能迅速被机体所吸收,并使血液及时地获得有效浓度。 但由于部位选择不当和操作不当而常造成神经麻痹、休克、感染等注射事故 1-3,所以加强注射安全区的理论教育和技术训练非常必要 4。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肌肉丰满,其深面大的血管和神经干较少,是小剂量肌肉注射的理想部位,但其深面有重要的腋神经及与之伴行的旋肱后血管行

3、走。本文对三角肌形态及与其相关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测,以供临床参考。1 材料和方法经甲醛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共 30 具(60 侧)其中男尸 20 具,女尸 10 具。采用边解剖边观测和记录的方法,对三角肌的形态分部、厚部与腋神经前支的毗邻关系和进针部位进行了观测。测量工具游标卡尺(精确度 0.01mm) ,其统计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2 结果2.1 三角肌位置分部和形态(图 1)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起于肩胛冈外侧部、肩峰和锁骨外侧 1/3 部向下止于肱骨体外侧的三角肌粗隆。起点:三角肌前上端距肩峰外侧角间距为(73.46.9)mm、后上端距肩峰外侧角间距为(97.78.4)mm,止点

4、:距肩峰外侧角间距为(148.77.2)mm。三角肌上界为起点前后端经肩峰的连线,前界为起点前端与止点的连线,后界为起点后端与止点的连线。以分别经肱骨小结节和肩峰后外侧角垂线为标志将三角肌分为前部、外侧部和后部三部分,它们依次位于肩关节前方、外侧和后方(图 1) 。三角肌前、后部较薄,外侧部较厚,见表 1。2.2 三角肌前部深面有关结构(图 2)腋神经前支及末段由后外向前内行于三角肌深面(图 2) ,其终点位于肩峰2平面下(55.37.9)mm,三角肌前界外侧(32.07.4)mm,此处没有血管伴行。腋鞘位于三角肌前界内侧为正值、前界外侧为负值。见表 2。2.3 三角肌外侧部深面的有关结构(图

5、 2)旋肱后动、静脉前支与腋神经前支伴行横过三角肌深面(图 2) ,血管神经束从上到下依次为:旋肱后静脉前上支上分支,旋肱后动脉前支上支,旋肱后静脉前上支下分支,腋神经前支,旋肱后静脉前下支上分支,旋肱后动脉前支下支,旋肱后静脉前下支下分支。此血管神经束上下径在外侧部中垂线相交处为(18.04.80)mm,此束上缘与外侧部中垂线交点到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51.87.2)mm,腋神经前支与外侧部中垂线交点到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60.87.3)mm。表 1 三角肌各部厚度(XS)mm进针位置 前部中垂线处 外侧部中垂线处 后部中垂线处肩峰下 1cm 处平面 8.73.4 12.73.5 8.43.

6、6 腋神经前支上 1cm 处平面15.94.4 8.94.3 15.64.1 腋神经前支下 1.5cm 处面 18.54.5 20.64.6 18.24.8 表 2 腋鞘与三角肌前界间距(XS)mm腋鞘位置 左侧 右侧 P 值三角肌肩峰下缘起点平面 26.31.1 27.11.1 0.01p0.05三角肌中点平面 30.50.7 31.31.0 0.01三角肌止点平面 40.91.1 42.00.8 0.012.4 三角肌后部深面有关结构(图 3)三角肌深面从上到下有冈下肌、肱三头肌长头、小圆肌、大圆肌附着部和桡神经,以及出入四边孔的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及其后支经过。出入四边孔血管神经束在小

7、圆肌下缘处(出孔处)上下径为(12.42.9)mm,前后径为(11.63.2)mm,出孔处与肩峰平面间距(52.57.6)mm,与三角肌后界间距(41.66.1)mm。后部深面液神经后支入肌点到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49.68.3)mm,与三角肌后缘垂直距离为(26.76.1)mm。后部深面,大圆肌下缘、肱三头肌与肱骨之间,有桡神经从前向后、从上向下穿行,桡神经与大圆肌下缘交界处距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72.66.5)mm 处。33 讨论三角肌传统注射区域选择上臂外侧,肩峰下 23 横指处,显然不够准确。肌肉注射并发症中神经性和血管性损伤列于严重并发症首位 5,安全区选择不当针头直接刺伤注射区内血

8、管是血管性损伤的根本原因。杨晓春虽然从临床角度对三角肌注射部位的选择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但没有提供解剖学依据 6。3.1 三角肌注射安全区的选择3.1.1 三角肌前部进针安全区三角肌前部注射安全区位于三角肌前界以前,距肩峰平面下方(55.37.9)mm 以上的三角肌部,范围约为三角肌前部的上 1/3。由于腋鞘位于三角肌前界内侧最近距离左侧为(26.31.1)mm,右侧为(27.11.1)mm,从上到下逐渐远离,所以在此区进针不会损伤腋鞘。进针深度不宜超过(8.73.4)mm,这样可避免将药注入肩关节内和三角肌深面的间隙内。下部肌肉较小不宜注射。3.1.2 三角肌外侧部进针安全区三角肌外侧部注射

9、安全区定界,只要避开三角肌外侧部上 1/3 平面下 3cm区域均为安全区。因为三角肌外侧部深面的血管神经束位于肩峰平面下(51.87.2)mm 及以下(18.04.8)mm 区域。上部注射深度应在(12.73.5)mm 内,以免药液注入肩关节,中下部注射深度不宜超过(18.94.3)mm。3.1.3 三角肌后部进针安全区三角肌后部注射安全区应选择三角肌后界以后,肩峰平面下 49.68.3mm平面以上区域最好稍偏内侧,范围约为三角肌后部的上 1/3。此部三角肌深面为冈下肌,无血管神经行走,所以注射不会损伤四边孔内结构、腋神经后支和桡神经。3.2 三角肌注意事项神经损伤的原因除针头直接剌伤外、药液

10、弥散至神经处毒性作用可能更加重要 7。据观测三角肌注射首选部位为外侧部,此处肌肉较厚,血管神经束行走集中且恒定,操作安全方便又有利用药液吸收。前部肌肉较薄对操作的掌握要求较高,对药液吸收也不利。后部肌肉虽薄,如果注射过深,药液会被注入冈下肌,所以对药液吸收没有较大影响故与前部相比仍是较理想的部位。参考文献1 郭娟,周艳.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29(4):292-293 2 周秀新,崔文露,常奎芳肌内注射硬结的临床防治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2):19-203 杨孟丽. 护生在肌肉注射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8(

11、6):494-4954王建萍.医院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体会.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6,18(2):157-1595 Sandra P.SmallPreventing sciatic nenre injury from intramuscular injections:literature review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4,47(3):287-2966 杨晓春.三角肌注射部位的选择和安全性探讨.护理研究,2008,22(8):723-7247 Hakan Hadi KadiogluInjectioninduced sciatic nerve injury:is it a complication? 4AUTD2004,36期:65-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