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教学大纲15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KB
约11页
文档ID:30998686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教学大纲15_第1页
1/11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英文名称:The Study of Chinese Ancient Novels课程代码: 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  分: 2 学时:36 (理论学时:36 )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3.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语文教育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中国古代小说史概论》自编教材参考书:《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 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中国古代小说史》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1973 年《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人名文学出版社,1975 年二、课程介绍《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是使中文系学生能够正确地阅读、分析、理解与阐释中国古代小说并对中国古代小说从先秦神话到晚清谴责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中国古代小说鸟瞰第一讲(上) 上古神话【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神话的产生及发展情况。

教学要求:掌握神话的类型及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内容提要】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二、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三、 《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一、神话的类别二、神话蕴含的精神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一、以己观物、以己感物二、具体、形象的思维三、伴随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四、隐喻和象征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一、神话被历史化二、神话发展为仙话三、后世文学的素材四、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阐述神话传说的发展情况教学难点: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神话?2.神话的类型包括哪些?3.神话的功能4.神话演变的结果第一节(下) 魏晋南北朝小说【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魏晋南北朝小说发展情况教学要求:掌握志怪与志人小说内容提要】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一、 “小说”的最早出处与本义二、中国小说的起源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一、志怪小说二、志人小说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和影响第三节 《世说新语》一、 《世说新语》的编辑二、 《世说新语》的内容三、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小说的发展情况。

教学难点:志人小说思想的复杂性复习思考题】1.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产生和繁荣的原因2.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第二节 明清经典长篇小说概述(一)教学内容:一、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1、史传色彩--世俗文学的历史依傍 中国的史官文化异常发达,源出于“纪实”的传统小说,与史官文化有着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传的烙印,史传性是中国传统小说最重要的民族特征尽管明清小说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无论从衍说故事之形式还是从讽寓教化之动机出发,都深深地受到了史传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题材的史传性 观念的史传性 小说艺术的史传性 2、惩劝教化--儒家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典小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长久深远,而将这种影响合理化、具体化者,则是小说理论中的“惩劝教化” 说几乎可以说, “惩劝教化”模式笼罩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小说创作。

重视小说的教化作用 惩劝模式牢笼创作 3、神妖仙道--佛道思想的濡染 小说描写空间的拓展 小说人物画廊的丰富 小说情节的奇谲变幻 教学难点:小说版本第二讲古典小说经济文献学(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古典小说经济文献学的概况教学要求:掌握小说反映经济的基本常识内容提要】 第一节 古代货币关系第二节 古代作家生计第三节 古代小说传播印刷【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古代货币概况教学难点:古代经济文化现象与文学创作联系复习思考题】1.通俗小说与商品经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2.怎样认识古代士子在社会中的地位?3.列举古代小说中的一些经济现象 第三讲红楼梦版本学研究内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红楼梦版本学及文献学的概况教学要求:掌握以脂砚斋评点为代表的脂本与程本的差异内容提要】 第一节 古代版本文献学第二节 古代小说的创作流传第三节 红楼梦的版本概况一、红楼梦版本系统:脂本、程本;二、红楼梦版本演变源流;三、红楼梦版本真伪、优劣等;四、红楼梦文本校雠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脂本的概况教学难点:脂本与程本的差异复习思考题】1.脂本与程本的基本差异 2.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红楼梦版本3.列举古代小说中的一些不同版本差异现象的由来第四讲传记文学研究——曹雪芹家世生平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曹雪芹生年、生父考辨,江宁织造【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曹雪芹《红楼梦》的创作。

教学要求:掌握《红楼梦》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内容提要】 第一节 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一、曹雪芹的生平二、 《红楼梦》的版本第二节 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一、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和大观园的毁灭 二、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 三、贾宝玉和人生悲剧 第三节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一、人各一面 二、性格内涵的丰富性 三、展示心灵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教学难点:《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复习思考题】1. 《红楼梦》怎样描写了贾府的衰败和没落?这样描写有什么社会意义?2.怎样认识宝、黛爱情悲剧? 3.简析宝玉、黛玉、宝钗的形象4.试述《红楼梦》的艺术成就5. 《红楼梦》在哪些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写法第五讲《红楼梦》艺术论(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作者简介知识要点:作者的家世及经历,一部伟大的小说,红楼梦的思想内涵第二节 人物形象分析知识要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的分析第三节 艺术成就知识要点: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古代小说艺术的高峰《红楼梦》的叙事艺术一、写实与诗化融合 二、浑融一体的网状结构 三、叙事视角的变换 四、个性化的文学语言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认清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课内实验、实践环节及要求无第六讲 古代小说理论批评脂本批语研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古代小说批评的唯一方式教学要求:掌握小说创作艺术特征及人物形象塑造理论内容提要】 第一节 古代小说评点一、李贽(李卓吾评点) 二、叶昼评点第二节 脂砚斋评点石头记的学术价值第三节 金圣叹评点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小说的艺术特征及人物形象塑造教学难点:小说主题复习思考题】1. 古代小说评点理论的代表人物?2.简述《红楼梦》的评点理论的成就3. 《金瓶梅》 《西游记》等评点研究(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发展经过,学会分析以神魔形式出现的人物中包含的社会内涵第七讲传统文化视角《红楼梦》研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古代小说批评的唯一方式教学要求:掌握小说创作艺术特征及人物形象塑造理论内容提要】 一、《红楼珍馔》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二、《红楼梦》的建筑文化:以西为贵;三、红楼梦的服饰文化,四、红楼梦的医药文化净饿疗法以及平肝养胃的传统五行医药观念五、红楼梦中的百花意象六、红楼梦的满族文化【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小说的文化艺术特征及人物形象塑造。

教学难点:小说主题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复习思考题】1.《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描写了哪些思想内容?2.简述《红楼梦》的文化艺术成就3.分析红楼梦的建筑美食骨牌形象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世情小说的发展经过,学会分析以现实生活形式出现的人物中包含的社会内涵第八讲《红楼梦》校勘学、辑佚学(共 2 学时)第九讲《西游记》(共 2 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教学要求:掌握《西游记》的艺术特征及人物形象塑造内容提要】 第一节 《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一、玄奘取经题材的神化与孙悟空形象的演化 二、 《西游记》的作者和版本第二节 寓有深刻人生哲理的主题第三节 神异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一、神异世界的奇幻美二、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三、 “以戏言寓诸幻笔”第四节 《封神演义》等其他神魔小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小说的艺术特征及人物形象塑造教学难点:小说主题复习思考题】1.《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描写了哪些思想内容?2.简述《西游记》的艺术成就3.分析孙悟空形象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神魔小说的发展经过,学会分析以神魔形式出现的人物中包含的社会内涵。

第十讲《水浒传》(共 2 学时)(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教学要求:掌握《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内容提要】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一、水浒故事的流传与发展 二、作者和版本 第二节 奸逼民反与替天行道一、一曲“忠义”的悲歌二、丰富的思想内涵第三节 用白话塑造传奇英雄的群像一、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 二、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 三、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四、连环勾锁、百川入海的结构第四节 《水浒传》的社会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教学难点:《水浒传》的思想复习思考题】1. 《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比《三国演义》有哪些进步?2.试述《水浒传》艺术成就3.分析宋江、李逵、林冲、武松、鲁智深的形象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地学习,了解水浒传成书的具体情况,学会分析小说里的人物形象第十一《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共 2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情况教学要求:掌握《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剖析主要人物形象内容提要】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一、三国故事的长期流传与发展 二、罗贯中的生平三、 《三国演义》的成书和版本 第二节 在理想和迷惘中重塑历史一、 《三国演义》的主旨 二、 《三国演义》的内容三、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四、在悲怆和迷惘中追寻传统第三节 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一、虚与实的结合二、非凡的叙事才能三、全景式的战争描写四、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五、历史演义体语言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影响一、历史演义的繁荣二、 《三国演义》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三国演义》的主题复习思考题】l.如何理解《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 2.如何看待《三国演义》所宣扬的“义”? 3.试述《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艺术及其不足4.试述《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色5.分析诸葛亮、曹操形象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地学习,使学生理解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正确理解分析历史人物和小说人物的关系第十二讲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共 2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教学要求:掌握《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内容提要】 第一节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第二节 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