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本)》阶段练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997033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本)》阶段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济法(本)》阶段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济法(本)》阶段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济法(本)》阶段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济法(本)》阶段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本)》阶段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本)》阶段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经济法阶段练习二、名词解释1. 经济法法律关系主体答: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又称经济法主体,是指依法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并享有经济权利并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2. 经济法答:经济法就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答: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4. 经济义务答:经济义务-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具有自己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5.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答: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

2、包括物、行为和科学技术成果。三、简答题1、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答:-经济法调整三大关系:第一,经济管理关系,它是指国家在管理经济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是以国家为管理主体的经济管理关系。第二,市场竞争关系,它是指国家在实现竞争政策的过程中,为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机制活力,采取措施维护和促进以及限制竞争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第三,经营协调关系,是指国家在实现总体经济规划、区域经济规划以及其他重要经济发展目标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2、 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答:(1)调整对象范围不同:经济法调整的是在国家调整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并不调整人身关系;民法调整的是作为平等主

3、体的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特点是平等性和私人性。(2)主体不同:经济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企业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和公民,大部分主体具有公共性;民法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这两者都是私人。(3)作用不同:经济法是为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而制定,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主,是一种社会整体调整机制的法;民法作为市场调节机制之法,以维护自然人和法人的利益为主。(4)调整方法不同:经济法的调整方法结合了奖励和惩罚两种调整方式,对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的行为给与各种鼓励和优惠。就惩罚而言,经济法采取了追究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相结合的制裁形

4、式;民法对于因不履行民事义务而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法人,采取民事制裁的形式。3、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答:(1)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调整的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行政法调整行政管理关系。之所以由经济法来调整宏观调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而不依靠行政法来调整,是为了使微观经济管理关系即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和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即国民经济管理关系之间协调发展。宏观经济管理关系由经济法调整,有助于使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直接管理转向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间接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建立2现代企业制度。(2)主体不同:经济法的主体包括企业内部组织;行政法的主体不包

5、括企业内部组织。(3)作用不同:经济法对于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和直接的作用;行政法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对于政治体制的规范和由政策指引的经济活动。经济法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行政法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4)调整方法不同:经济法的制裁方式包括追究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法的制裁方式主要是行政制裁。4、 简述作为法律事实的经济行为。 答:(经济行为指经济主体有意识进行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常变动的活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1)合法行为。是指符合经济法律规范要求的行为,主要包括:经济决策行为、经济组织行为、宏观调控行为、管理登记行为、监督

6、行为、经济仲裁和司法行为。(2)经济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是指违反经济法规侵犯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行为。如偷税漏税、破坏自然资源、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等行为。二、名词解释1、股份有限公司答:是指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公司全部资产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仅就其所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2、有限责任公司答:是我国公司法所确定的公司基本形式之一,是指依公司法设立的,由法律规定的一定人数的股东出资组成,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3、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简称为合作企业答:是指外国的

7、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简称外国合作者)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中国合作者) ,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按照签订的合作企业合同确定合作条件、收益或者产品的分配、风险和亏损的分担、经营管理的方式和合作企业终止时财产的归属等事项的企业。4、破产答:是企业的资产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法院通过法定程序将债务人所有财产强行向债权人清偿,并使债务人资格消灭的一种法律制度。5、重整答:是指在法院主持下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制定重整计划,允许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继续经营,并按计划清偿债务的拯救性法律制度。三、简答题1、公司股权资本的类型有以下几种注册资本、发行资本、实缴资本

8、。答:注册资本是指由公司章程载明的、经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股东出资。发行资本是指公司已向股东发行的股本总额。实行法定资本制的国家要求公司章程所确定的资本应一次全部3认足,其发行资本一般等于注册资本。实行授权资本制的国家并不要求注册资本都能得到发行,其发行资本小于注册资本。实缴资本是指股东出资购买公司发行股份而向公司实际缴纳的现金或其他出资的总额。如股东一次全部缴清其认购的股份,则实缴资本等于注册资本;否则,就小于发行资本。2、所谓资本三原则,指公司法所确认的资本确定、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三项资本立法原则。公司法中许多规则都集中体现和反映了资本三原则的精神和内涵。答:(1)资本确定原则。资本确定原则

9、是指公司在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做出明确规定,并须由股东全部认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2)资本维持原则。资本维持原则又称资本充实原则,是指公司在其存续过程中,应经常保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3)资本不变原则。资本不变原则,是指公司的资本一经确定,即不得随意改变,如需增减,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3、破产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答:(1)破产是在企业出现破产原因时才适用的一种法律制度。(2)破产的目的是实现债务的公平有序清偿,债务人的个别清偿行为和债权人的个别追偿行为均受到严格限制。(3)破产是一种总括执行,它是以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对各种债务按照法定顺序进行的一次性清偿,

10、而并不考虑债务能否被全部彻底的清偿。在财产分配完毕以后,债务人的主体资格归于消灭。(4)破产是在法院的指挥和监督之下实施的。破产是关系债权能否公平实现和债务人“生死存亡”之大事,故法律规定破产宣告只能由法院作出方为有效,整个破产程序也必须在法院的指挥与监督之下进行。二、名词解释1、税收答:是指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强制性无偿地按照法律规定获取财政收入的活动。2、累进税答:是指税负的承担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的,如个人所得税等。3、增值税答: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新增价值或者商品附加值为征税对象的税种。4、票据答:是出票人签发的,约定由自己或者委托他人,在见票时或者一定时期,无条件支付一定的金额

11、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一种有价证券。三、简答题1税收具有以下特征:答:(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纳税主体没有决定纳不纳税的自由,也没有决定纳多少税的权利,即不是以纳税主体的意愿为转移的。(2)无偿性。无偿性是指国家对纳税主体征税后,并不返还给纳税人,这里的返还是指直接返还,是一对一4的返还,或者按照某种比例返还。(3)固定性。也可以称为法定性,是指国家在征收税收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收的种类、征收的对象、征收的数额或税率等基本要素。2、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答: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

12、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3、票据的功能答:(1)票据的汇兑功能票据的汇兑功能是票据的原始功能。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超越了国家的范围,全球正在实现商品、贸易、服务、金融的自由流通,票据所承担的汇兑功能越发重要。(2)票据的支付功能票据的支付功能,是票据作为“商人货币”的作用的具体体现。它大大节约了货币的使用,减少了流通的费用,并且通过债务的相互抵消,简化了结算手续,最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加速了商品流转。(3)票据的信用功能票据的信用功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将账面债权转化为票据债权,

13、实际上使出票人获得了相应期限的贷款。(4)票据的流通功能票据的目的就是代替货币进行流通。票据的种种制度设计也是围绕票据的流通功能来设计的,如票据的无因性,票据不具有贮存的功能,创造它就是为了转让,实现流通。4、保险合同的概念与特征。答: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是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给投保人保险金的义务的依据。具有以下特征:(1)保险合同是“最大善意合同”(2)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3)保险合同是格式合同(4)保险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四、案例分析题20 岁的张某为父亲投保简易人身保险。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向他讲解了简易人身险条款后,询问被保险人健康状况,夏某称父亲身

14、体健康,能正常上班工作。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同意他为其父投保。张某当即填写了投保单,保险期限 15 年,每月交费 24 元,保额为 5000 元,起保日期为 1995 年 8 月 1 日。1997 年 1 月 5 日,投保人张某携带被保险人死亡证明到保险公司报案登记,填写了出险通知书,要求死亡给付。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经调查发现被保险人投保前患有严重心脏病,曾住院治疗多年,并在体内埋藏心脏起搏器,病情缓解出院后仍不能正常工作。请问保险公司该如何处理?答: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

15、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5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因此,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本案投保人在填写投保单时,故意隐瞒了被保险人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事实,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是欺诈行为,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不负保险责任。二、名词解释1、限制转售价格答:指制造商(供应商)通过协议限制销售商(分销商)向消费者售出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的行为。2、消费者的权利是答:指消费者在购买

16、、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依法享有的所有权利的总称。3、产品责任是答:指生产者、销售者因其生产、销售的产品有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该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而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4、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三、简答题1劳动合同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征外,还有其区别于其他合同独有的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2)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其内容是明确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3)劳动合同具有较强的法定性,劳动合同的内容主要以劳动法律、法规为依据,且具有强制性规定。2、 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从事的几种有奖销售行为:答:(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3)抽奖式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