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生”职业高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99691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校生”职业高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校生”职业高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校生”职业高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校生”职业高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校生”职业高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校生”职业高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校生”职业高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校生”职业高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54 分)1 2 3 4 5 6 7 8 9D C B D D B A A D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B B C A C B D C C9.答案 D。A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B不堪设想:指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坏到极点。C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D按下葫芦又起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与成语应接不暇意思相近。12、 【答案】C。【解析】A依据

2、“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可判断“也就是”不正确。B “独立创造艺术”之“独立”缺乏依据。D “选择就是创造”错了,原文是“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 。13、 【答案】A【解析】原文第四段说“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 ,且文中还说“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 ,由此可判断。14、 【答案】C【解析】按本文信息,物变成人通常叫做“拟人”A “潜” B “厌言” D “ 愁” 。第二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96 分)三、文言文阅读。 (12 分)15B、 (署:代理)16D(D“乃” ,前后两个均为副词, “才”。A“以” ,

3、前一个介词,“因为”;后一个介词“在” 。B“于” ,前一个介词“到”,后一个介词“ 在”。C 前一个代词, “他的” ;后一个表示商量的语气助词, “还是”。 )17C(说明陶元淳忠于职守不为武力所迫。是崖州人夸2赞陶元淳的话。是陶元淳儿子的行为。 )18C 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便定了他“检察失实”的罪名。附:参考译文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因为疾病而没能参加考试。康熙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在朝廷策对中,他论述西北地区赋税轻而徭役重,东南地区徭役与西北地区相同而赋税较重,希望减免超出额度的粮税,免除没有益处之费用。阅卷者认为他的话很愚直,将他置于二甲中

4、。康熙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广东昌化知县,到官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厘定赋税徭役,把各种实物田赋统一为交稻米,把应服的徭役均衡到田赋上。裁减、革除各种杂税,百姓纷纷以努力耕作为业。昌化县隶属于琼州,与黎族交界,过去设置土舍,限制黎人出入,官吏得以趁机做坏事,元淳到任后立即撤去土舍。统一了测定物体轻重大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黎人对此感觉很方便。城中居民,原来不满百家,到此时户口渐渐增多。元淳常常步行到乡间,详细询问百姓疾苦,亲切温暖如一家人。琼州地处海外,军中将领大多骄横,崖州尤其严重。元淳曾经代理崖州事务,守备黄镇中用酷刑杀人,游击余虎却放纵不管;而且贪婪,要求黎人进献财物。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

5、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总督石琳下令琼州总兵会同审讯陶元淳,元淳在申述的文书中说:“私人的揭发不应该交付审讯,守备的大臣不应侵犯地方官的职守,3(你们这样做)必将会压制执法的正气,让办事的人灰心。我应当放弃官职来保全政体,而不能屈服于武臣,让州县蒙羞。 ”当初审讯这场官司时,黄镇中命令甲士一百多人佩刀闯入崖州官署,元淳按着桌案怒叱到:“我奉命治理崖州事务,守备竟敢命令甲士劫持,这是藐视国法。 ”黄镇中的气焰被震慑下去,急忙命令甲士撤去,最终审判定罪,依法判处黄镇中、余虎有罪。崖州人因此说:“崖州虽有余虎,却敌不过陶公一怒。 ”总督最终因为元淳性情倔强,

6、就以不认真考查、审理不合实情为由将其治罪,恰好赶上大赦而被免罪。总督又想在对官员进行三年政绩考核时趁机罢免他,巡抚萧永藻刚被任命,曰:“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 (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替元淳在总督面前说话,总督才罢休。元淳生活非常节俭,为官时每日只需供应一束韭菜。元淳喜欢接交读书人,常常讲学论道到深夜也不疲倦。元淳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没被允许,最终因积劳成疾而死在官任上。昌化规定的田地数目是四百多顷,但一半沦陷于海中,赋税不到二千,而超额的田赋占到三之一,百姓十分困窘。元淳对超过的田赋做了考核,多次向上级官吏请示,请求免除超额的田赋,但无人理会此事。乾隆三年,元淳的儿子陶正靖做

7、了御史,上疏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最终得到皇上旨意,免除了这些超额的田赋。四、诗歌鉴赏。(共 3 分)参考答案:19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4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2 分)20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的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1 分)五、古代诗文默写。 (10 分,每空 1 分)21、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22、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3、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24、多情应笑我 一尊还酹江月25、

8、小桥流水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6-30 题。 (20 分) 参考答案:26、 (1)因为“我”是农民(或“对乡村生活有浓厚的感情” ) ,牛粪引发我对乡村生活的亲切感和想马上看到“牛粪”时的急切的心情。 (2 分)(2)乡村的牛粪出现在美丽的城市花园里, “我”很好奇。 (1 分)【解析】第(1)点中, “我”对乡村生活的感情,学生可根据文章主旨回答,也可根据后文的“一股熟悉的遥远乡村的气息扑鼻而来”来回答。本句有三个“举动”:翻、抓、闻,体现“我”的急切的心理。虽然两者感情指向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心情是有差别的。5所以设置 2 分,一点 1 分。第(2)会被部分学生遗漏

9、,就算对牛粪再怎么亲切,如果不是因为出现地点的奇特,一般农民也不会如此急切地“抓”着“闻” ,所以街心花园这个地点,让“我”好奇地“翻”进去;文章第段“城市能见到这种东西我有点不敢相信,城市人怎么也对牛粪感起兴趣”也有所提醒。27、 (4 分)(1)“我”逃离乡村、背弃朴实的生存方式。 (1 分)“我”在城市生活得很窘迫。 (1 分)【解析】第点只要学生说出“我”逃走(或离开、背弃、仍掉)乡村、农村、乡村文化、朴实生活方式等即可。第点“我”在城市生活得很窘迫,可以从“挟”包“在人群中奔波”中看出。(2)城市人饱读诗书,而我没有文化底蕴,生存境况明显处于劣势。 (1 分)“我”伪装得不像农民,混

10、迹于城市文人的队伍。 (1 分)【解析】第(2)小题:第点意思相近即可。第点:结合文章第段中有相关的信息“伪装得不像农民” 、 “并混到文人作家的行列中” 。28、 (4 分)(1)排比,运用“耕” 、 “拉” 、 “驮”这个动作描写,强调了牛辛劳的命运和奉献的精神。 (2 分)(2)拟人,将牛比作“老工人或劳动模范”来城里旅游,与牛被宰杀的悲惨命运形成了反差,表达“我”对牛的悲悯和自身生存状态6的反省。 (2 分)29.(4 分)(1)承上启下(或“呼应开头、照应结尾” ):承接开头“我”在花园里发现牛粪,引出下文邀请朋友亲近牛粪。(2)坐在牛粪上的“我”被城市人忽视,说明繁华工业城市对乡村

11、事物的漠视,引出了作者对于文明冲突这一主旨的思考。30、 (5 分)【参考答案】“城市牛哞”更合适:(1) “牛哞”与“牛粪”相比,显得文雅。(2) “牛哞”是“我”在喧嚣的工业城市中因逃离乡村的苦闷心情的宣泄,是 “我”对乡村文化的深厚感情的流露和表达,而牛粪无法起到“宣泄”的作用。(3) “牛哞”呼吁工业城市对于乡村蓬勃生命力的重视,进而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而牛粪无法起到“呼吁”的作用。“城市牛粪”更合适:(1) “牛粪”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而牛哞只在文章中间出现。(2) “牛粪”与“城市”对举,在视角上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的感官造成强烈冲击,从而更好地表现了城市和乡村文明冲突这一主旨。而“牛哞”缺乏强烈视觉的冲击力。(3) “牛粪”是乡村蓬勃生命力的养分的象征,也正是工业城市发7展中欠缺的。而牛哞是“呼吁”的象征,但缺乏呼吁的具体内容。七、语言知识运用。 (共 3 分)31、参考答案:机遇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机遇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机遇是山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32、参考答案:人类应该善待自然;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们的活动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不能只顾自己而忽视自然。解析 这是一道语感题,考查的是“听”的能力。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意思对即可。八、作文。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