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题精选4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98577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题精选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题精选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题精选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题精选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题精选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题精选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题精选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高考历史模拟题精选(四)1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 、 任地 、 辩土 、 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 。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2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 “自为枝辅,以卫王室” ,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分封遗风 宗法观念 皇权思想 世袭制度A B C D3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长 987 米,高 03 米,画中各色人物超过 2000 个,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等生活情致,天平山、运河、古城墙

2、等地标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个画卷充满江南的山青水绿之美。仇英这幅画作是()A古代最早的风俗画作品 B江南工商业发展的反映C对两洋绘画技法的尝试 D明末进步思潮流行的体现4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依亲手挽郎行。 ”这首诗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 B辛亥革命推动女权运动C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 D新式婚礼成为流行形式52014 年底,台湾军方推出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 1942 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而此前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1943 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一五零师师长许国璋名列其中。 (如

3、图 5)这说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 B国共联合抗战增进了民族感情 C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的历史事实 D “一国两制”政策得到切实执行6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断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 ”国内阶级关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共八大的召开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7有学者指出,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这里旨

4、在强调()A雅典民主制因外敌的入侵而消亡B雅典民主传统仅通过著作流传后世C雅典民主制对近代民主政治有重大影响D雅典民主制战胜了中世纪的封建专制818 世纪中期以后,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它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 “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 , “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在风格上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9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A肯定人性 B信仰上帝 C提倡理性 D宣传科学10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英镑一

5、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到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世界市场体系的完善 B世界经济霸主的更替C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 D国际金融制度的优劣111967 年 7 月,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至成为使美国感到极为不舒服的竞争对手。 ”这些话()A与当时的历史事实基本相符 B说明法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C说明欧共体的成立步履维艰 D证明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2015 年高考历史模拟题精选参考答案(四)1、 【解析】 吕氏春秋是秦

6、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故 A 项错误;吕氏春秋是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包括农业方面的知识,说明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故 B 项正确;农业科学体系形成于汉朝时期,故 C 项错误;题中材料并不能反映百家争鸣,故 D 项错误。 【答案】B2、 【解析】 “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体现了分封遗风,故正确;“刘姓子弟为王”体现了宗法观念,故正确;“自为枝辅,以卫王室”体现了皇权思想,故正确;“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体现了世袭制度,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D3、 【解析】古代最早的风俗画作品出现于宋朝,故 A 项错误;“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等生

7、活情致”体现了江南工商业的发展,故 B 项正确;题中未有两洋绘画技法的反映,故 C 项错误;题中不能体现明末进步思潮,故 D 项错误。【答案】B4、 【解析】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只是表面现象并非实质,故 A 项错误;题中并未有关辛亥革命的论述,故 B 项错误;“无媒婚嫁始文明”体现了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故 C 项正确;民国初期新式婚礼并未成为流行形式,故 D 项错误。【答案】C5、 【解析】国民党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故 A 项错误;题中材料不能体现国共联合抗战增进了民族感情,故 B 项错误;台湾和大陆军方都重视牺牲的烈士,不分党派,体现了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的历史事实,故 C 项

8、正确;“一国两制”在台湾还未实行,故 D 项错误。 【答案】C6、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指新中国成立,故 A 项错误;八大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不是导致“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故 B 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 1954 年,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故 D 项正确。 【答案】D7、 【解析】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 ,故 A 项错误;雅典民主传统并非仅仅通过著作流传后世,对近代产生重大影响,故 B 项错误;“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

9、世纪而到近代”体现了雅典民主制对近代民主政治有重大影响,故 C 项正确;雅典民主制战胜了中世纪的封建专制题中并未反映,故 D 项错误。 【答案】C8、 【解析】 “18 世纪中期以后”不属于古典主义特点,故 A 项错误;“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故 B 项正确;现实主义侧重于对现实的批判,与题目不符,故 C 项错误;现代主义表现怪诞、悖离传统,故 D 项错误。 【答案】B9、 【解析】肯定人性属于文艺复兴,故 A 项错误;信仰上帝属于宗教改革,故 B 项错误;“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指的启蒙运动,故 C 项正确;宣传科学不符合题意,故 D

10、 项错误。 【答案】C10、 【解析】题中反映的是货币体系并不是市场体系,故 A 项错误;“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英镑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到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体现了世界经济的霸主从英国到美国,故 B 项正确;题目主要讲述货币体系的演变,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故 C 项错误;题目没有提及国际金融制度的优劣,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1、 【解析】1967 年,欧共体发展,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故 A 项正确;法国崛起只是冲击了两极格局,并未足以与美国相抗衡,故 B 项错误;欧共体步履维艰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世界经济是

11、全球化发展,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格局,故 D 项错误。 【答案】A12、 【解析】 (1)第一小问政治现象,结合材料一中的“鲁哀公下令”说明诸侯强大,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兴起;第二小问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中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琴”来做;第三小问文化现象,结合材料一中的“书册等保存起来” , “并且按岁时祭祀”来答。(2)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二中的四次祭孔可以得出特点,皇帝亲自祭孔;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在各级学校祭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秦汉政治、经济、思想和教育的举措来答。(3)第一小问继承,结合材料三中的信息可以得出沿袭传统祭

12、孔仪式(或者重视仪式) ;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第二小问创新,结合材料三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 “世界各地的 30 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CCTV 以特别节目的形式”作答;第三小问益处,可从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对世界的影响分析。【答案】 (1)共 6 分。每个领域任答一点。领域 信息政治现象 诸侯强大(祭孔) ;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崛起 (2 分)经济现象 衣冠车琴的生产;建造房屋(2 分)文化现象 儒学产生;祭祀文化流行;制作使用书册(2 分)(2)特点:皇帝亲自祭孔;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皇帝派遣特使专

13、程祭孔;在各级学校祭孔。 (4 分)原因:政治上,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需要精神支柱;思想上,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孔子更受到尊崇;教育上,各级学校的建立,崇尚孔子的教育实践。 (6 分)(3)继承:沿袭传统祭孔仪式(或者重视仪式) ;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 (3 分)创新:由中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共同主办;世界各地的孔庙、文庙纪念地等的共同参与;CCTV 向全球直播活动实况。 (3 分)益处:有利于儒学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利于儒学走向世界,开展全球性研究与普及。 (2 分,其他言之有理者,亦可得分)13、 【解析

14、】 (1)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电灯、冰箱等”可以看出历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应用到家庭生活;“富美家”企业等信息可以看出, “富美家”等大型企业不断改进家用产品生产;材料一中的“20 世纪 50 年代西方国家普通居民的时尚厨房”可以得出实行经济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实行广泛的社会保障,提升国民福利。(2)结合材料二中的“我们村上没有诊所,我们也没有钱,于是我带上一些柴火去卖。卖了这些柴火,我就能买护士开的好药”可以得出家庭贫困化,如卖柴火是家庭收入来源;医疗条件差,如缺少诊所,买不起药品;生活负担重,如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创造收;“正因为缺乏其他产品,我才去卖柴火。 ”可以得出生存环境恶化

15、,如森林减少,面临沙漠化。(3)史论是正确的,辩证的看待科技带来的影响,全球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答案】 (1)条件:历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应用到家庭生活;“富美家”等大型企业不断改进家用产品生产;厨房设计理念的继承与创新;实行经济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实行广泛的社会保障,提升国民福利。 (8分。任答 4 点)(2)窘况:家庭贫困化,如卖柴火是家庭收入来源;医疗条件差,如缺少诊所,买不起药品;生活负担重,如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创造收入;生存环境恶化,如森林减少,面临沙漠化。 (8 分)(3) (3) 【史论】的看法是正确的。 (1 分)材料一反映了 20 世纪的重大进步,但这种水准当时只出现在西方国家,属于少数发达国家,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 (1 分)从材料二看,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危机一如南北半球贫富分化严重,不利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一如环境被不断破坏,人类生存面临挑战。这些都是人类发展的全球性危机。 (2 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贫富分化、环境恶化这些危机有扩大化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史论】是在全面观察 20 世纪历史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提出的忠告,具有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