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977788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课时)知识目标 1、描述我国人口现状和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 能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并分析有关资料,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2、认同计划生育政策。重 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难 点 收集有关资料说明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知 识 点 1、我国人口现状和前景。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 试 点 1、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2、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能 力 点 探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易错易混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

2、学技术的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2、近几十年,我国人口仍继续增长,预计到 20 世纪中叶我国人口达到高峰 15 亿左右,然后开始下降。训 练 点 1、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教 法 与 学 法 情景、问题引导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 学 模 式 五步教学模式教 具 粉笔、电脑。教 学 流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PPT 展示周末我国某城市的一通往商场的路上的人流拥挤的状况。学生思考:1、这种拥挤不堪的情况体现了我国人口的什么现状?2、如果你在一个拥挤不堪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感受?3、我国人口增长对环境

3、有哪些影响?学生思考、讨论、回答:1、人口多。2、易烦躁等。3、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发挥学生的想象,活跃学生思维,了解人口多的一些现象及影响。二、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知识点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指导学生阅读 P118图及 P119】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增长方式有几种?2、人口的增长近几百年来接近哪种方式?使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人口消长规律与自然界中物种的消长方式完全一样吗?【教师补充】人是生物界的一员,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生物种群的增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

4、一般生物:人有发达而善于思考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影响环境并改造环境的能力,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任何其他动物。所以,生物种群的增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也就是说,人口增长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受人类社会自身因素的制约。4、简述我国政府在控制人口增长所采取的一些措施。5、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1、两种:S 型增长和 J型增长。2、接近 J 型增长方式。因为人类没有天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环境、医疗设施都有很大改善,出生率高而死亡率下降,加之人口基数过大,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3、不一样。4、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全面推行了计

5、划生育工作;1982 年,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001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从而把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5、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通过人口的增长方式与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方式的比较,理解人口近几百年来急剧增长的原因。理解人类的消长规律与自然界中的种群消长规律不完全相同的原因。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及在较长时间内人口发展前景。知识点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试叙述我国人口增长前景。【讨论探究】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导学

6、生阅读 P119图6-2】1、试将人口增长与耕地、开垦土地、植被、气候、作物单产量、燃料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联系起来。2、开垦土地,增加耕地的做法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3、燃料需求增加造成哪些危害?4、为什么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精神生活的提高,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6、我国人口基数大,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我国人口发展目标是:2010 年,人口总数不超过 13.6 亿,2020 年,人口总数控制在 14.5 亿以内,21 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 亿左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讨论回答: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学生阅读、讨论回答:1

7、、2、森林、草原面积减少,引起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3、大气中 CO2 含量上升,造成温室效应。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业、工业、人们在引导学生用概念图将人口增长导致的一系列结果清晰地展现出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清事件或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解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而进行的开垦土地、增加燃料需求、精神生活提高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通过身边气候异常耕地减少开垦土地 燃料需求增加植被破坏+人口增长需更多劳动力作物单产量减少5、结合生活实际,说出你生活地区的湖泊、河流有哪些变化?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何?6、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善

8、环境?关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教师引导补充、总结】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 采取的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例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环湖,防治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生态农业【教师引导分析实例】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的生活用水量增加,污水也相应增加,造成水资源日益缺乏;精神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增加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和体育等设施,这就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5、河流污染、植被减少、空气质量变差,野生动物种类、数量下降。6、当地政府采取了污水治理、减少废

9、弃的排放、禁止燃烧秸秆、植树造林,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学生发表建议。生态环境的变化,切身感受人口的增长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危害。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为下一节的学习埋下伏笔。通过总结和知识建构,使零散的知识系统、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加剧植被破坏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水、矿产资源短缺 (1)16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 a 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表现为图中的_曲线,该曲线与 a 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由图可以看出,人口消长规律与自然界中物种的消长规律不

10、完全相同,原因是_。(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_相适应,我国现阶段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并把它作为一项_,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4) 影响人口数量的主要原因是_,20 世纪 70 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原因是_。【引导分析】近几百年来,世界人口呈 J 型增长,结合生活实际,说出人口剧增给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带来的巨大压力。人是生物界的一员。种群的消长规律适用于人口的消长规律,但人能学生识图,讨论回答问题:(1)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植被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2) b

11、 环境阻力(资源和空间)人口增长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资源和空间、出生率、死亡率等) ,又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如计划生育) 。(3)资源环境条件 基本国策 延长世代长度,降低出生率。(4)出生率和死亡率 人口基数大。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习题,既培养学生的识图、比较能力,又能将人口增长与自然界中的物种增长规律相比较,明确人口消长的特点,并能说出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政策能够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及意义。abc时间人口数量主动的影响环境,改造环境,能主动的控制人口增长,所以,人口的消长规律不完全与种群的消长规律一致,它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应同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

12、条件相适应。计划生育之所以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延长世代长度,降低出生率。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人口仍处于增长状态。【拓展思维训练】下表是 2004 年我国人口主要数据:指标 数据出生人口 1993 (万人)出生率 12.29%死亡人口 832(万人)死亡率 6.42%净增人口 761(万人)自然增长率 5.87%年末总人口 129988(万人)男性 66976(万人)女性 63012(万人)0-14 岁 24947(万人)15-16 岁 92184(万人)65 岁以上 9857(万人)(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是通过影响(降低)_,而不是增加_来控制人口数量的,所

13、以,人口消长规律与自然界中物种消长规律不完全相同。(2)人口性别比例接近 1:1,原因是_。(3)根据年龄组成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仍属于_型。原因是_。(4)试举出由于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粮食、燃料、资源等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1)出生率 死亡率(2)精子有 X 精子和 Y精子,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相等,所以,产生男性和女性的比率相等。(3)增长型。我国人口基数大。(4)学生讨论、发言:水体:化肥、农药、洗衣粉等的大量使用 富营养化 赤潮,水体含氧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表格、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CO2 增多

14、SO2 增多温室效应 酸雨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燃料需求增加教学反思:本节内容较简单,并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合作学习意识,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三、知识总结,将知识进行系统联系。四、知识建构,形成体系五、当堂达标练习【教师归纳、总结、拓展】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人口增长方式,人口消长规律与自然界中物种消长规律不完全相同。我国人口现状、前景、人口快速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板书体系】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五)梯度训练,巩固提高本节内容较简单,主要分两个层次进行训练:A

15、类:基础知识题;B 类:综合拓展题。学生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浓缩知识点,并将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及时理解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加强速度和有关方法训练。环境污染加剧全球气候异常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人口增多土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燃料需求增加资源利用增加废弃物增加原因 现象 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 草、还湖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农业境关系及人口增长与自然界中种群的消长的区别,认识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及较长一段时间内人口继续增长的原因及发展前景。【梯度训练】基础题:1、 下列有关计划生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计划生育B 1982 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C 2000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D 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2 下列关于人口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