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村创建旅游特色村总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97491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江村创建旅游特色村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临江村创建旅游特色村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临江村创建旅游特色村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临江村创建旅游特色村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临江村创建旅游特色村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江村创建旅游特色村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江村创建旅游特色村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临江村创建游特色村工作总结一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县旅游局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村继续推进旅游特色村的创建工作,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一批休闲农庄积极改造、提质、升级,旅游业已成为我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一、临江村概况五津镇临江村位于县城北部,距成都 30 公里,成雅高速公路出口 7 公里,幅员面积 10630 亩,辖 20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3558 人。本村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是成都人近郊赏花、休闲娱乐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通过每年的柚花节会等活动,逐步形成了以赏柚花、品柚花宴、观生态田园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产业,并取得良好的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凭借独特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等优势,以旅游业为主的临江村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相当明显。张大公馆有占地近千亩的柚树,景区内有大小农家乐 50 多家,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柚花 节” 。目前,我村基本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档次适中的旅游特色产品体系和服务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据统计,今年柚花节期间,临江村共接待游客 20 万人次,同比增长 30%;旅游经营收入达到 1000 多万,同比增长40%。全村人均旅游收入 800 余元,同比增长 30%.二、主要措施1、健全机构,明确职责。该村两委会班子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如何围绕吃、住、行、游、

3、购、娱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拓展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点,实现“创建” 和村集体、农民增收” 等多赢,按照县创建工作要求,村两委会将创建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村支书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会干部为成员的创建旅游特色村工作领导机构,使创建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并最终验收合格,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临江村领导班子对创建工作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进行了分工,并落实到专人,并采取了四定措施,即定负责人、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间,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小组成员还定期召开会议,传达创建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了创建工作有序、到位、高效地进行。2、完善

4、设施,优化环境。为不断加大对景区地保护性开发和综合治理,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临江村以创建生态文明村和环境优美村为契机,依托村通工程和土地整理项目,近年来新修道路 10 公里,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整个旅游环线达到 15 公里;对生活垃圾实行了集中收运工作,建了 8 个垃圾中转房和 12 个垃圾桶点,配备了 20 名保洁员,做到日积日清;另外,对景区道路、景点、农家乐等统一作了标识和说明牌等;新植柚树 200 亩,全村绿化覆盖率达 85%以上。通过近几年来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升。3、整合资源,引导发展。如何结合城乡统筹,通过乡村旅游经营户的示范带动,促使农民

5、向二、三产业集中,形成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以业主投资经营的、运用农村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进而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以来,按照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镇乡村旅游规划方案,村两委会一班人结合实情,采取以点带面、正确引导发展的措施,积极对上要政策、要项目,努力争取资金,加快临江村旅游经济发展步伐。每年一度的“ 柚花节 ”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 动:“游百年柚园 赏田园 风情” 开幕式文娱演出等旅游会节活动在我村拉开了帷幕。加大张大公馆景区内农家乐的管理力度,引导其从塑造自身形象出发,加大餐饮硬、软件改造,提升对外形象和接待档次,截止目前,有星级农家乐 3 家

6、,辖区内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为 78%。同时,通过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旅游理念,鼓励群众加快土地流转,改良果树品种。2010 年,全村农家乐共接待游客 15 万余人次,直接收入达到 700 万元以上,从事旅游业人数达 65%,人均收入年均增长 10%以上,就业满意率、增收满意率均在 98%以上。4、强化培训,规范管理。结合创建工作,临江村把提高全村群众综合素质发展生态旅游为重要抓手,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加大教育和培训。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新津县首个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站和科学普及站。每年举办旅游接待管理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业主诚信经营理念和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

7、;举办“果树种植技术培训班”,增加群众就业技能,促进农民有效增收。同时,为加大旅游管理力度,临江村还成立了村旅游领导小组,并设置景区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制定了景区旅游经营服务制度、环境卫生制度、游览安全制度,提升张大公馆风景区的对外形象,近年来,辖区内无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同时在景区设立了公开的咨询点和投诉点,确保游客的合理权益不受损害,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规范经营,进一步树立了张大公馆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三、存在的不足及 2012 年工作打算临江村将以创建验收为新的起点,继续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来抓,把发展乡村旅游摆在

8、重要的议事日程,围绕柚花节、观光休闲等特色项目,做好旅游品牌开发、包装、推广,切实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强化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营造出有不同特色、能吸引人来和留得住人的乡村精品旅游,以确保我村乡村旅游取得长效的发展。一、存在的不足1、品牌特色不突出。目前,临江村各特色点在内容和性质上存在设计雷同、内容简单、市场定位不明等现象,且经营特色不明显,在市场上至今未有响亮的品牌。2、档次不高,品位偏低。临江村乡村旅游景点发展规模较小、档次偏低、设施简陋,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缺乏礼仪接待、食品卫生安全等技能知识,服务质量不到位,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

9、。3、宣传促销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特色在宣传推介的形式、载体、信息化方面发展比较滞后,主动搜集旅游信息资讯的敏感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传播力度,力争促销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二、下一步打算1、结合旅游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根据新津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创建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发展乡村旅游,广泛挖掘资源,在20个村民小组之间合理布局,平衡地区性差异。2、推动品牌创建,提升精品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工作机制,开展农家乐的星级评定工作。多方渠道争取资金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努力打造成都市旅游特色村。3、推进规范管理,提升软硬件水平。一方面,对特色点进行提升改造,扩大经营规模,完善接待设施设备,增加文化内涵,平衡生态环境维护与经营管理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从经营服务理念、餐饮安全卫生、接待仪表礼仪等各方面提高景区人员素质,提升软环境。4、抓好宣传促销,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印制精美宣传促销材料,扩大纷发地域和受众群体;在其他相关网站及旅友论坛上,连接临江村乡村旅游专题栏目,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杂志、报纸、互联网等传媒,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我村乡村旅游的影响力;组织乡村风光摄影大赛活动,力争筛选一批表精美的摄影佳作,制作成乡村旅游画册。新津县五津镇临江村村民委员会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